長徵信念永存
曾幾何時,紅軍"嗒嗒"的馬蹄聲在這裡響起;曾幾何時,這裡留下了紅軍深深的腳印;曾幾何時,這流偉紅軍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幾何時,這裡留下了紅軍長征的精神!這裡是波濤洶湧的大渡河;這裡是獨具天險的瀘定橋;這裡是峰峰如劍,插入雲霄的婁山關;這裡是冰封雪蓋的夾金山;這裡是中國的搖籃!
紅軍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是戰爭史上的奇迹。到底是什麼使原本弱勢的紅軍衝破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使紅軍願意拋頭顱灑熱血,使紅軍歷盡艱辛,克服險阻也最後走向勝利呢?信念,是千千萬萬紅軍心中永存讓人民翻身做主人,過幸福生活的信念!
為了這心中永存的信念,他們克服重重困難,浴血奮戰。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紅軍才有了"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氣概!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親人送水來解渴,軍民魚水一家人"的溫情!
信念支撐着紅軍由劣勢轉為優勢,支撐着紅軍走向了勝利。長征的勝利不是偶然的、暫時的,而是必然的、永恆的。回顧歷史,歷史的一幕幕不禁重現在眼前。官渡之戰中曹操運用幾萬之眾大破袁紹十萬大軍;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不過數萬兵將卻火燒赤壁,大破曹操八十三萬大軍;淝水之戰中謝石、謝玄率八萬之眾勇擊苻堅百萬雄師……然而這些只是憑軍事家的謀略,而且他們無法改變中國戰亂的歷史。唯有紅軍以數萬之眾在共產黨領導下,心中永存信念,出奇制勝衝破了蔣介石百萬軍隊的圍追堵截,走向長征的勝利!走向中國革命的勝利!
牢記歷史
翻開卷帙浩繁的歷史這部大書,我們看到舉世聞名的中國工農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已經成為整整80年前的往事了。當年紅軍三大主力軍,在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的領導下,經過長途跋涉,同敵人進行了無數次的英勇戰鬥,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勝利地到達了陝北革命根據地,實現了一次偉大的戰略轉移。它是中國革命轉敗為勝、轉危為安的偉大轉變的開始,是歷史上一個偉大的轉折點,它對於中國和世界歷史的發展都產生了極其巨大的影響。
毛主席曾經這樣總結過:"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
我們要說:"長征是一部蕩氣迴腸的英雄史詩,長征是一幅壯麗無比的歷史畫卷。"為了抗日救國,為了建立一個獨立自主的中國,幾萬個民族英雄在長征的
路上倒下了,但他們的熱血沒有白流。中華民族將千秋萬代懷着敬仰的心情紀念他們。他們的光輝業績和不朽功勛將被我們銘刻在歷史的豐碑上永世不忘。
貴州是紅軍長征途中重要的一站。1934年冬,紅軍長征進入貴州。在這裡,中國共產黨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從此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中國革命撥正了航向。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從勝利走向勝利;在這裡,英勇的紅軍戰士取得了突破烏江天險、婁山關大捷、四渡赤水的勝利。打得敵人聞風喪膽、望風而逃。解放前的貴州,"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廣大的勞苦大眾,尤其是少數民族群眾,長期受軍閥、官僚、土豪劣紳的剝削壓迫,生活困苦不堪。是紅軍打垮這些反動勢力,救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紅軍戰士把這些老百姓當作自己的親人,留下了一段段動人的佳話。
我們作為貴州的少年兒童,更應該了解和牢記這段歷史。長征作為極其重要的革命傳統教材,它將教育我們一代一代地繼承長征的革命傳統,並將它發揚光大。要讓今天的人們記住昨天的歷史,只有這樣,長徵才可以顯示出它真正的意義,長征路上倒下的先烈們才可以真正地含笑九泉;也只有這樣,我們的共和國才可能有更輝煌、更燦爛的明天!
勿忘長征精神
長征,它是一次當年令全世界震驚的行動,中國工農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沒有飯吃也是很平常的事,為了生存,他們吃草根,啃樹皮,有多少英雄好漢犧牲在那荒無人煙的草地和那皚皚白雪中。最終,二十萬大軍只剩下廖廖三萬人馬,他們都是靠着頑強的生命力和意志而活了下來。
在長征途中,常發生一些催人淚下的感人故事。就拿我們學過的一篇課文——《豐碑》來說,文中的軍需處長在過雪山的時候,把棉衣讓給了一位小戰士,帶着安祥的微笑死去了。他身為軍需長,如果他沒有棉衣穿,他可以去取,但他沒有那樣做,因為他為了讓別的戰士能穿上暖和的棉衣,正是這種精神,捨己為人團結互助的精神,鼓勵着紅軍走完了長達二萬五千里的艱難之路。他們自己不吃,讓給戰友吃,他們不穿,讓給戰友穿。有困難,大家齊心協力地解決。比如爬雪山,那些身強力壯的戰士有能力爬過那終年積雪的雪山,但他們沒有獨自爬過去,而是和老了、病了的戰友一起手拉手,肩並着肩,一同爬過了雪山。
因為有了紅軍戰士那種精神,長徵才能成功,長征成功就讓革命有了一次歷史性的轉變,我們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長征雖然已成為歷史,但它那捨己為人,團結互助的精神我們不能忘記。日常生活中那種精神也是不可缺少的,同學有困難,我們要及時給予幫助,不能只顧自己的利益,對同學置之不理。我們是祖國的花朵,只要有了這種精神,我相信,將來我們一定開得最鮮艷,為祖國建設做出巨大貢獻,我們國家肯定會更強大,一定要記住,長征精神不能忘,它永遠在我們的心中。
英雄的紅軍
我們的紅軍是可愛的,是英勇的,是不可戰勝的。在這二萬五千里的長征路上,戰士既要對付蔣介石的圍剿,又要面對雪山,草地這種惡劣的環境,有時紅軍一天就要行走一百多公里啊,而且都是山路,還有敵人的阻擋,這在現在是不可想象的。可是呢我們可愛的紅軍做到了,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紅軍飛奪過盧定橋啦,紅軍爬在幾根光光的鐵鏈上,你看那橋底下的江水,奔騰洶湧,如果一不小心掉下去,那性命沒有啦。要是我們站在上面腳肯定發抖,站都站不穩。可我們英勇的紅軍確要與對面那討厭的敵人勇敢的戰鬥着,並且勝利的打敗了他們。創造了人類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迹!
開學第一課上的英勇故事讓我感動不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誰給我們的?不錯!當然是我們那可敬可愛的革命前輩用鮮血換來的,你們看一個個紅軍在這長征路上遇上的千隻攔路虎,他們遇到困難時總能做到不慌不忙,沉着冷靜,機智勇敢地面對困難,克服困難,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樣的軍隊,紅軍不能戰勝的的啊!這本書讓我懂得了我們要學習紅軍長征的這種精神,那就是面對困難要勇於戰鬥,無堅不摧,重於求實,獨力自主,樂於吃苦,不懼困難,團結一致。
以前,我沒讀過這本書的時候,是一個非常不喜歡動腦筋的孩子,遇到困難,要不就不動腦筋,要不就去問媽媽,一點腦筋都不願意動,父母常說我的腦袋會生鏽了。遇到了攔路虎就只會退縮,不像紅軍那樣勇敢的去面對困難。當我讀完這本書後,我只要一遇到困難,腦袋裡就浮出一個畫面:就是經軍遇到困難的時候,是怎麼去克服困難的,每當這時我就會認真地思考怎樣找到更好的方法破解難題。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深深啟發了我,我知道了要克服困難,要不怕困難,讓長征精神發揚在我們的身上,陪伴着我們一起成長。
堅持不懈
在長征的路途中,會有敵人在前面堵,後面有敵人追,天上有飛機炸,紅軍只好一邊行軍一邊打仗,很多人都陣亡了,有時候,紅軍無吃的,無喝的,可為了生存下去,他們只好吃野菜,吃樹皮,吃泥土,甚至連自己的皮帶也煮了吃。還會在爬雪山時從山上滾到山下,被冰冷的雪蓋住,活活地凍死。
這麼艱苦的生活,紅軍不像是個縮頭烏龜一樣,見到困難就退後。他們斬關奪隘,搶險飛渡,殺退了千萬阻力,翻越高聳入雲的雪山,跋涉了遼闊無垠的草原,這種神勇艱苦的精神,充分地顯示了中國工農紅軍無比的生命力,表現了共產黨領導的軍隊無堅不摧的戰鬥力量。
現在長征雖然過去了,可是,長征精神是永遠過不去的。
每當我遇到困難時,長征精神就會來激勵我。
有一次,我在做一道數學題時,可把我給難住了,它像一座火焰山,擋住了我的去路,也像一個高大無比的巨人,讓我難以戰勝,還像是一座高大的珠穆朗瑪峰,讓我難以攀登。我想了半個多小時,還是沒有想出來,我正準備放下手中的筆。明天早上找個同學一抄。就在這時候,我想起了長征的事:紅軍只要有一點時間就來學習,沒有課桌,就用石頭當課桌,沒有筆墨,就用樹枝當筆墨,沒有本子,就用沙子當本子。在一次戰鬥中,一位紅軍見一本教科書要被炸彈炸壞,他連忙撲到了書上,自己犧牲了,而書還是完好無損。我有書有筆,有紙有課桌,難道我還能輸給他們,我認真的想啊,最後我終於想出了這道難題。長征精神真像是一個芭蕉扇,扇滅了火焰山的火。也像是一位超人,幫我戰勝了高大無比的巨人。還像是一架飛機,帶我飛過了珠穆朗瑪峰。
長征精神不僅僅是在學習上激勵我,它還在生活上幫助我。有一次,我早上跑步,可我跑到半路上時,滿頭大汗,氣喘吁吁。我想休息一會兒再跑。可我想起了紅軍渡黃河的情景:紅軍手握鐵鏈,一前一後地攀爬過去。對面的敵人還用槍打他們,可紅軍並沒有逃跑,還是繼續攀爬,有的被子彈打中了,可他們沒有鬆手還是一個勁地向前攀爬。我跑步難道有紅軍渡黃河那麼累?這一點累算什麼?"我雙手前後的擺動着,腳使力的蹬,一邊跑一邊想:今天我要是跑不到家去,我就不是中國人。"我跑啊跑啊,終於跑到了家。
在以後的日子裡,我的困難還有很多,我要用長征精神永遠激勵着我。"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我們高聲朗讀着毛主席的這首詩——《七律長征》。這是一首讚美紅軍的詩。
偉大的長征精神永存
"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喜踏岷山雪"等種種戰爭,死了多少紅軍,又倖存多少紅軍。
賀捷生奶奶是生命的奇迹,18天隨紅軍長征,賀炳炎老先生,毛主席致辭;唯一一位不用敬軍禮的將軍。他17歲獨自抓回47個俘虜;耿瑩奶奶的父親耿彪也是一位英雄。
如今104歲的老先生秦華禮曾被周恩來任命為南京郵電大學首任院長。1935年,紅軍長征路上共有三所學校,秦華禮先生就是在這三所學校中的通信學校上學。學校被人們稱為三無學校,沒有固定場所,沒有教材,沒有設備。秦華禮老先生說;‘’在他們上第一堂課時,老師拿着敵人手裡繳獲的一支鉛筆給我們看,誰也不認識。對他們最困難的學習就是英語單詞的學習,秦華禮他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倆個人一組,在背上掛個牌子,倆個人一前一後,後面人說英文,前面人說中文,不到一年,秦華禮等40餘人就都畢業了。就正式踏上了長征隊伍,開始了艱難的長征生涯。
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便是幾堂課的主題。
低下頭看看我們的紅領巾,作為祖國的新一代我們還要努力,我們必須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從前輩手中接過那金光閃閃的火炬,讓偉大的長征精神永遠存在,讓它在實現偉大的中華民族復興的新長征路上,在譜寫出新的奇迹,新的輝煌。
百折不撓 自強不息
從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的整整兩年中,中國工農紅軍離開了原來的根據地舉行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長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創造的英雄壯舉,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迹。長征以世所罕見的艱難困苦鑄造了舉世聞名的長征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象徵。
在漫漫長征路上,不僅有槍林彈雨,還有急流險灘、雪山草地,更有飢餓、寒冷、疾病等等難以想象到的困難。"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面對各種險惡的環境,紅軍廣大幹部戰士表現出了壓倒一切敵人、戰勝一切困難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靠着英勇犧牲、不屈不撓的革命意志,紅軍衝破了一道道敵人的封鎖,越過了一道道的艱難險阻。
1月15~17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在遵義舉行了政治局擴大會議,着重總結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經驗教訓,糾正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軍事上的錯誤,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制定了紅軍爾後的戰略方針,從而在最危險的關頭挽救了紅軍和中國共產黨。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歷史上一個偉大的轉折點。3月,組成了實際上以毛澤東為首,周恩來、王稼祥參加的三人軍事指揮小組。他們以中國共產黨中央、中央軍委的名義指揮紅軍的行動。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迹。在整整兩年中,紅軍長征轉戰十四個省,歷經曲折,戰勝了重重艱難險阻,保存和鍛煉了革命的基幹力量,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為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
今天我們進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新的長征。走在新長征路上,我們應繼承和發揚當年紅軍長征的精神,把長征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變成推動我們各項事業前進的巨大力量。作為一名新時代學生,我們要把長征的精神當作學習的動力,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大好時光,刻苦學習,全面發展,成為祖國有用的棟樑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