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米》有感
文/白鈺寧
在全書中,所有的人物和故事情節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唯獨米依舊散發著不變的清香,也是五龍一直不變的支撐。彷彿書中的一切,都是為了 五龍想衣錦還鄉的結果,只不過過程比較殘忍罷了。
在看書的過程中,總會對五龍的殘忍而心生怨恨,甚至不忍直視,不敢觸碰那無情的目光,但越往下看,恐懼就慢慢地減少了,漸漸地便產生了一種惻隱之心。五龍的報復心源於米店一家的自私,他原本打算真心對待積雲,原本打算踏實地為米店工作,原本以為米店一家是真心接納他的,但當五龍知曉這一切都是米店老闆的陰謀,他只是想等五龍娶了積雲后殺了他,讓積雲名正言順地生下六爺的孩子,解決一樁煩心事,此刻五龍的心是受到了沉重的打擊的,一切美好的願望都被摔得粉碎。至此以後,他才真正意識到米店裡每一個人的自私,為了自己而不顧他人,甚至這裡面充滿着謀害。五龍不希望自己為他人所謀害,便開始了有謀害他人的心機,他覺得只有這樣,自己才能得到真正的保護。慢慢地,報復心便填滿了五龍的內心。
其實五龍這一心理的轉變是很貼近生活的,生活雖沒有小說這麼戲劇性,但小說人物的心理還是很真實的。在生活中,當你樸實地對待別人,並未有過什麼一丁點傷害人的心思,但最後竟然發現別人居然在算計自己的時候,你受到的是人心的摧殘。它也許會讓你失去對人的信任,失去了對人性中善的相信,突然覺得世界一下子就黑暗了起來,還會讓自己覺得從前的自己很傻很天真。現在社會將這一打擊稱為某種"成熟"的途徑,當小年輕深信社會的一片光明的時候,一堆自以為社會經驗豐富的人站出來指其稚嫩。在他們的眼裡,真正成熟的人是了解社會黑暗社會複雜的人。那要怎樣才能成為?那就是受社會的打擊,寧願相信寒夜的刺骨,也不願相信冬日的溫暖。在這個社會的趨勢下,小年輕便踏上了走向"成熟"的道路,推着他們前進的不再是信念的追求,而是心中那份不安的危機感,覺得自己身邊處處有陷阱,自己隨時有危險。但當他們有一天醒悟的時候,他們也許會在某個深夜痛苦淚流,為什麼自己要每天生活在泥潭的掙扎中,到底是生活選擇了我還是我選擇生活。更何況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放下逝去的年華從頭開始。每當我們看到一些關於報復社會的新聞,我們總會唾棄他們的殘忍、無情和冷漠,總會無奈地感嘆:人性何在?其實我們只是忽視了他們的人性不再摧殘的痛苦中一點點被磨滅的事實。
五龍的報復心在他喪失人性的生活中表現出來,這一表現也深深地影響到他們的兒子柴生。柴生為了妹妹打自己小報告一事便殺死了她。自己到看這一段的時候,心裡的確很震驚,一個本應天真的小孩竟是這般的殘忍,報復之心怎會如此強烈,其實那一刻只是自己忽視了當年的狼孩。可見,身邊的環境是多麼的重要,以前總會安慰自己:我不會這樣的,可是到後來還是發現當年的自己已經死了。以前總相信只要人心正,一切都不會這麼輕易被改變,最後還是會發現自己的心不再清澈,並且是前所未有的渾濁。儘管柴生只是一個小孩,小孩是沒有足夠的判斷力的,但小孩子的天性怎會這個輕易被改變呢?言傳身教還是很有影響力的。
人性的喪失可以是自己內心不夠強大承受不了打擊而造成的,也可以是被"傳染"的。在感嘆五龍父子人性的冷血時,也漸漸懂得了心善的可貴,感恩自己還擁有一顆溫熱的心,身邊的人還散發著陽光的味道。從不一樣的視角看《米》,總能有不一樣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