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山水,才是文化的步履
——讀《文化苦旅》有感
適之中學 908班 汪逸秀
回望過往的時光,總會發現如此多的極好的詩文都是在文人墨客的足跡中誕生的。他們總會以自己的獨特感受寫出壯美的山河,而同時也會令一個個不為人知的美景躍入人們眼中。雖說如今有無數大學,圖書館講授着人文或古代文化,但那種就只是“紙上談兵”而已,真正的文化卻是這天地間的山山水水。
初讀《文化苦旅》,只覺作者的細膩的筆觸將我帶入了那些各異的景色之中:敦煌莫高窟,三峽,洞庭湖,天柱山,西湖……但他又不只是單單記錄景色這麼簡單而已,內里有着許多對過往人們故事的描寫,使得旅程中似乎又融入了一絲絲的沉重與思索。
也許是人生的經歷讓作者深感蒼老,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說:“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引發人生滄桑感。”坐着的心思或許正是古時文人的心思,都會在如畫的景色面前大發感慨。當自己的回憶與經歷與某地的自然、文化、人情相融合式便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思想。
如今的我們早失了那種與萬物融為一體的美妙感覺了。每天都為生計而打拚着,沒了欣賞和善河山的閒情逸緻,更沒了關注文化生活的心。我們都懼怕於闖蕩那些人煙罕至的地方,即使那裡有着非塵的美景,卻還是寧願身居嘈雜的都市,假惺惺地與別人相處,卻不願遠行,感受真性情。這是進步,亦是倒退?
而同時,國慶長假的各個景點令人望而興嘆的擁擠,一片片山林因旅遊開發而失了自己本真模樣,儘管有許多的人前去遊玩,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我們遊歷的似乎並不是自然的瀟洒,而是人潮的壯觀了。真正的欣賞不是這樣的。
古時文人墨客的遊歷總是伴隨着詩詞文化的欣賞,他們只微微佇立,便有了聯貫千年的力量。這力量只由少少的方塊字組成,卻能穿透時光,使人文的力量注入大地之中。這種微妙的力量是只有在遠離塵囂的寧和境地中才能真切感受到的。山水千萬年間不曾改變過,如今的我們也應只用與古人同樣的眼光打量世界,而非改變它們的面貌。
聽自然之聲,感受古風古韻。
賞美景如畫,回味人文悠長。
《文化苦旅》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余秋雨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凄苦的哲語,讓我們閱讀後留下了絲絲揮之不去的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
讀《文化苦旅》有感 標籤:文化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