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學習心得>讀細節決定成敗有感

讀細節決定成敗有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制度與執行

  ――《細節決定成敗》讀後感

  近來管理類書籍開始鋪天蓋地,反映了國內政府、國企、民企們對管理的認識加強,最初的一本轟動全國的書叫《誰動了我的奶酪》,此書一出,網上到處都是奶酪類副產品,什麼《誰能動你的奶酪》,《你能動誰的奶酪》,大有將奶酪進行到底的氣勢。從此以後,出版業發現了新的經濟增長點,通俗類管理書籍開始充斥各大書店的書架,彷佛全民開始學習管理,人人都要精通老闆和手下之間的推手拳術。

  汪中求的《細節決定成敗》一書是在這樣的心情下閱讀的,起先很不以為然,但待讀完幾天後細想,還是很符合中國國情的一本書,不禁為汪中求的良苦用心所感,遂成此文。

  中國人的性格是隨意,老子說,道法自然,又說無為而治。於是,“隨意”成為一種風範,大有白衣飄飄,仙風道骨之意。中國人還崇尚“含蓄”,喜歡點到為止,喜歡“讓你猜”,記得馬三立先生的《逗你玩》名段子裡面,一個小孩子把他媽媽氣得七竅生煙,估計最後着實挨了幾下板子。但在成人的世界,“讓你猜”不僅不會挨板子,相反會得到崇敬和敬畏。

  寫到這裡,你也許會說,這和《細節決定成敗》有什麼關係呢?其實太有關係。汪中求先生想來是對中國人的隨意、含蓄深有體會,這才以“細節”為藥引,下了一劑“良藥”。

  在我看來,全書的關鍵有兩點。第一是制度的建立。第二是制度的執行。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自從漢武帝時代董仲舒獨尊儒術以來,孔孟之學便被改造成了中規中矩的儒家學說。而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人們認為儒術成為纏住歷史車輪,阻礙前進的破布,便毫不留情地摒棄了它。文革期間,更是將孔孟之學視為牛鬼蛇神加以批鬥。80年代以後,經濟要發展,要變革,人們的思路要解放,再解放一些。於是,一個錯誤的觀點誕生了,嚴謹的作風被摒棄。項目上馬拍腦袋,還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行事作風。經營管理“以人為本”,以“個別人的思路”為本。因此,回頭想想,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中講究取捨,我們捨棄傳統迂腐文化的同時是否也斟酌過了得失呢?

  人無完人,但我們可以用健全完備的制度去約束人們無度的思想,彌補少數人的失誤、大意帶來的惡果,避免個人的錯誤成為全盤皆輸的誘因。

  良好的制度在現今企業的管理中成為至關重要的因素。制度不是一朝建立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個有生命力的制度必定是在不斷變化的,是在漸進趨向企業發展需要的。

  制度的建立需要對細節的認識和把握。

  而制度的執行更需要關注細節。

  制度由誰來執行,由誰來監督,拿什麼來評判是制度錯了,還是執行者出了問題?

  汪中求的書中舉了大量的例子,有因細節而成功,有因細節而失敗。可是在這些表象的背後,除去機會和巧合,拂弄的命運之手上刻着兩個字:“制度”。

  一個兩個例成功或失敗的例子說明不了什麼,如果一個企業重視制度的建立和修正,並且同樣重視制度的執行和監督的話。相信從大趨勢上說,企業是成功的。

  太多的管理書籍將人們引入歧途,沃而瑪的成功決不僅在於山姆。沃爾頓以身作則,省下每一張紙,每一截包裝繩。這些企業成功的背後都有着很好的開局理念,要把企業做大做精做好,就要建立強健的、實際、可行的制度。並且,背後有着非常順暢的監督體系和靈活的制度變更流程。

  人都是有弱點的,有私念,有目光短淺的時候。成功企業的員工們未必個個對企業絕對忠誠,也未必持有“企業是我家,發展靠大家”的主人翁意識,最終不過是僱主和僱員的關係。

  但制度可以彌補這些人性的弱點,和事實上不可掩飾的“員工和企業之間的距離”。

  制度的執行需要不折不扣,監督體系需要剛正不阿,需要透明直接。中國畫的“留白”在這裡不能算做是優點。

  而細節,只是制度的建立和制度的執行中應該重點強調的因素罷了。

  但是,制度本身沒有太多東西要說。汪中求先生太明白這點了,因此,另闢蹊徑,走“細節”路線,製造出了又一部成功的通俗管理暢銷書。

  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進入7月,天津分公司精心挑選被譽為2003、2004年影響中國企業的十大財經(經管)圖書之一的《細節決定成敗》一書分發到企業各主要領導、項目部及機關黨支部,組織廣大員工學習。作為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該活動在分公司範圍內再一次掀起了講認真,講細節,講落實的新一輪“創爭”熱潮。

  在當今市場經濟激烈的競爭中,很多事情往往就輸贏在細節之上。特別是施工企業常年與外界人打交道,接觸中的一句話、文件上的一個字、施工上的一個線頭,都可能導致競爭上的失敗。該公司在積極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中的同時,針對一些幹部員工在平時不注重細節的毛病,對症下藥,加大學習、宣傳、教育力度,使廣大員工深刻理解自己在企業生產中的一個小的失誤、壞毛病都有可能導致一個工程的失敗,甚至給企業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百分之一的疏忽,就可能導致百分之百的失敗”大家在學習《細節決定成敗》一書中有了共同的感想,體會到: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要重視小事、關注細節,把小事做細、做透,細中見精、小中見大的道理。把讀書的心得體會聯繫到各自工作中去,員工們對那些平時工作中被忽略的小節、見怪不怪的小事,引起了高度重視。

  時下熱銷的《細節決定成敗》一書提出一個概念:宏偉的戰略規劃是否能達到預期目標,關鍵取決於細節的設計與把握,而細節的不等式則意味着1%的錯誤會導致100%的失敗。對此,穩居國內行業霸主多年且圖謀世界乳品十強的光明乳業總裁王佳芬顯然深有體會。早在7年前,在業內率先與外資合作的光明乳業就開始苛求細節,並開始在公司全面鐵腕推行精細化、數字化管理。

  雅典奧運會,很多人只看到運動員獲得的獎牌和榮譽,而忽略了獎牌和榮譽背後的許多細節。其實,比賽中的每一個動作、教練的每一次指導和每一個小的比分對比賽的成敗都是至關重要的。中國男籃的外籍主教練哈里斯在中國隊與塞黑對比賽的前夜,當別人都安然入睡后,獨自一人去圖書館調了新西蘭打敗塞黑的比賽錄象研究,了解了比賽的細節,掌握了取勝的關鍵。在第二天的比賽中,哈里斯帶領下的中國男籃擊敗了強大的塞黑男籃,首次進入了奧運會八強。可以看出,對對手弱點等若干細節的研究能夠影響比賽的成敗,點滴的積累將成就成功。但是,我們大多數的人或多或少犯有大而化之、馬馬虎虎的毛病,社會上“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好像、幾乎、似乎、將近、大約、大體、大致、大概等等,成了“差不多”先生的常用詞。

  都說生於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人是沒有經歷過風雨的年輕一代,相對於我們的祖輩和父輩多了一分毛糙和浮躁。一心只想做大事,而不願意或者不屑於做小事。但事實上,正如汪中求先生在《細節決定成敗》一書所說的:“芸芸眾生能做大事的實在太少,多數人的多數情況總還只能做一些具體的事、瑣碎的事、單調的事,也許過於平淡,也許雞毛蒜皮,但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礎。”

  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說: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所以,無論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細節,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