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讀《資治通鑒》有感

讀《資治通鑒》有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讀《資治通鑒》有感

  (作者:周曉楊)

  《資治通鑒》由北宋司馬光所主編,是繼《春秋》后的一部編年體的史學巨著,記載的歷史達16個朝代,包括秦、漢、晉、隋、唐統一王朝和戰國七雄、魏蜀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等,共計1362年的歷史,逐年詳細記載。

  "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這是《資治通鑒》的宗旨,"資治"兩字意味着"幫助"和"治理"."通"則意味着博通古今的"通史","鑒"則有引為"借鑒"之意(以史為鏡),寓意深刻。

  在《資治通鑒》中遨遊,彷彿穿越時光,腦海中浮現出歷代風流人物;軍人武將們英明機智、英勇無畏,縱橫馳騁,殺敵衛國,哪怕是最終血灑疆場,馬革裹屍,也必是無怨無悔。文人墨客們或者縱橫捭闔,致力於國家大事,甘願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或者逍遙於世,縱情山水之間,在揮毫潑墨中間盡情舒發胸中豪情;這些人無論是他們的事迹,還是他們的作品都連同他們自己而流芳百世、美名傳揚。

  在《資治通鑒》中出現的眾多人物中,我唯獨對項羽情有獨鍾。

  司馬遷評價項羽: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峰起,相與並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之,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遂亡其國,自死東城,尚不覺悟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戰之罪也",豈不謬哉!

  劉邦對項羽的評價: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擒也。

  項羽雖然最終失掉江山,落得烏江岸邊自刎而死,身首異處的悲慘下場;雖然他也有很多的缺陷,也做出過很多讓我不敢苟同的事情,但他依然還是我最喜歡的人。在那風雲突變的年代,出生於名將世家的他不但精通兵法、武藝高強、力能扛鼎,竟也是才氣過人。年僅十一歲的少年面對國破家亡,立下了反秦之志,敢於對始皇誓言"彼可取而代之".垓下之戰。四面楚歌,他仍在烈烈的戰火中唱起生命的悲歌!雖然他不如劉邦那樣能屈能伸,審時度勢,重用人才,把握機遇,當機立斷;雖然帝王的史冊里沒有他的名字,可是西楚霸王何人能比?何人不曉?又何人能及呢?他剛直正義,一腔熱血和勇氣也能感天動地;他光明磊落,海一樣的胸懷讓敵人顫慄。他的一生可歌可泣——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古人云"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吸取經驗教訓,可以面向未來;以人為鏡借鑒古人得失,可以提高自己。齊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晉文公不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棄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廢徙木之賞,在他們身上,我懂得了人要守信用,守信方能立足,守信方能取信於人;韓信能忍胯下之辱,成就日後功名,讓我懂得了要學會忍耐,小不忍則亂大謀;劉秀登基,韜光養晦,這就不難理解為何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採取韜光養晦的政策;諸葛亮審時度勢,讓我明白應該知己知彼,把握機遇,方能百戰百勝……

  清人王鳴盛說:"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也。"指的就是《資治通鑒》。閱讀這樣的經典,感受經典的深厚魅力與內涵會使人受益匪淺。雖然在今天,我們的時代潮流、我們的方針政策、我們的大眾思想以及我們的追求目標都已然不同於古時候,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像《資治通鑒》這樣的經典就是失去了它的作用,無論是從國家的治理還是個人的修養以及長遠發展方面,我覺得依然有它的借鑒意義,依然有它鮮活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