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讀《資治通鑒》有感2000字

讀《資治通鑒》有感2000字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歷史的經驗

  ——讀《資治通鑒》有感

  火星馬猴

  人們說陳年往事會自行埋葬,或埋葬於皇天后土之下,或消散於時代曠野之中,鄉野之間再無它的音訊,人來人往看不到一絲它的身影。其實這是錯的,陳年往事會自行爬上來,即使你看不到,聽不見,摸不着,它卻無時無刻不追隨着你,因為這是人的記憶。然而記憶只有苦澀的才珍貴,因為甜蜜的感受經不住時光的深刻,就像一圈圈年輪的和風細雨,在命運驟然的驚濤拍岸下,必然顯得蒼白單薄。個人的陳年往事如此,對於一個民族也是同樣道理。所以回首往事時,要多回顧苦澀的,那裡蘊含著個人的經驗和命運,同樣讀歷史時,也要多讀經驗和教訓的歷史,而不只是看功勞簿上一統天下的的唐宗宋祖。

  中華歷史卷帙浩繁,光是正史就有二十五史之多,讀下來怕是真的要窮經皓首了。所幸有這麼一本歷史書,專門把歷史的經驗和教訓從浩如煙海的往事中抽離出來,"撮取其要",用以警示後人不要重蹈歷史的覆轍——"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這本書就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資治通鑒》。

  對於司馬光,我們都知道他在兒童時砸缸救人的急智趣事,連帶着對他的印象也固化在梳羊角辮的蓬頭稚子上。其實司馬光是北宋有名的大政治家、文學家、歷史學家,兩度為相,生前最偉大的成就就是主持編纂了這部"歷代君王的教科書"——《資治通鑒》,死後謚號"文正"——這是歷史上中國的讀書人最夢寐以求的謚號。可謂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毛澤東同志就自稱曾十七次批註過《資治通鑒》,並評價說:"一十七遍。每讀都獲益匪淺。一部難得的好書噢……中國有兩部大書,一曰《史記》,一曰《資治通鑒》。"

  不同於《史記》的紀傳體,《資治通鑒》採用的是編年體寫法,從公元前403年的周威烈王時期寫起,到公元959年五代後周世宗停筆,時間跨度1362年,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因為是寫給君王看的治世之典,"專取國家興衰",所以擷取史料的視角主要聚焦在政治軍事大事上,而書里記錄的這一千餘年歷史中,除了兩漢一統時稍微太平些,治多亂少外,其餘春秋戰國、南北朝、五代十國,莫不是大分裂大混戰的年代。相斫相殺的場景比比皆是:皇后被殺、太后被殺、皇太子被殺、忠臣被殺、奸臣被殺,皇上最後也被殺……天災人禍屢屢上演:"時天下荒饉,百姓餓死,帝聞之曰‘何不食肉糜’"……兵燹之災野火不盡春風又生:因為打仗士兵多喜歡挾藏婦女在身邊,將軍王浚下令有在軍隊里私藏女人的斬,於是八千個少女被沉在易水河底……這一千餘年裡中國人記憶的苦澀映照在《資治通鑒》薄薄的紙頁上,足足積攢了294卷。

  如果歷史都如"二十六年,王崩,子烈王喜立"這樣,一年當中只有短短几行,沒有天災,沒有人禍,沒有戰爭,沒有權斗,那這1300年的歷史,幾百頁就寫完了。只因我們的歷史太"精彩"了,充斥着故事,"滿本都寫着吃人",才會這麼厚重,怎麼都講不完說不清。"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所以孟德斯鳩說只有歷史故事乏味的國家與人民才是幸福的。讀《資治通鑒》,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歷史的不可承受之重。

  除了戰爭與權謀,歷史人物個人命運的因果也被司馬光洞若觀火地收錄在這本書里,每遇到令人感慨的事件人物時,跟司馬遷在《史記》中的太史公言一樣,司馬光也會"臣光曰",對其進行評議。例如三家分晉,司馬光論述晉國智伯的滅亡時就才德關係和識人親人說了這麼一段令人耳目一新的話:"智伯之亡也,才勝德也。夫才與德異,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謂之賢,此其所以失人也……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則?……愚者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為害豈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嚴,而才者人之所愛,愛者易親,嚴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於才而遺於德".說的是世俗之人多分不清才與德,一概而論之曰賢明,於是就看錯了人。如果得不到聖人、君子,與其得到有才無德的小人,不如得到無才無德的愚人,因為愚人作惡,智力不濟實力不勝,人還能制服他,小人作惡有勇有謀,危害更大。有德令人尊敬,有才使人喜愛,對喜愛的人容易親近,對尊敬的人卻容易疏遠,所以大家經常被人的才幹所蒙蔽而忘記了觀察他的品德。短短几句話鞭辟入裡,於歷史大事件中勾勒出個人立才與立德的辯證之道,令人深受啟迪。

  可見雖然《資治通鑒》後來被人斷章取義為權謀之書整人之書,但其實司馬光作為一代大儒,"道德博聞"的文正公,是始終強調做人、做事的大原則,始終宣揚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君道、臣道、師道的。書中寫"太康之英"陸機被人誣陷將死時,釋戎服,著白,為箋辭穎,既而嘆曰:"華亭鶴唳,可復聞乎",遂被殺,夷三族。家鄉華亭的鶴鳴聲,還能再聽到么?大丈夫志匡世難,既知將死,"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讀罷令人掩卷嘆惋,感慨良久。這就是中國讀書人一脈相承的世道人心——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讀《資治通鑒》,撥開歷史權謀的詭譎煙雲,最終看到的還是質樸的世道人心。

  想起前段時間的"世界讀書日"——4月23日。在越來越物質化的今天,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我們對於讀書的感受都在逐漸微弱或者正在消失,閱讀的感覺就像炊煙離開大地一樣,越飄越高,越飄越遠。但是人還是要有一點精神的,哪怕精神也像閱讀一樣離我們而去,飄到了天上。所以我們的高度也不再是頭頂到大地的距離,而是頭頂到天空的距離。

  -END-



讀《資治通鑒》有感2000字 標籤:100個品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