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讀《寂靜的春天》有感

讀《寂靜的春天》有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讀《寂靜的春天》有感(一)

  《寂靜的春天》與其說是一部講述關於環境污染的作品,倒不如說是一部雷切爾·卡森緩緩的闡述着人類漸漸消滅人類的過程。

  在閱讀《寂靜的春天》前,我特意查找了些許資料,發現在上世紀60年代之前幾乎看不到關於"環境保護"這一詞彙,《寂靜的春天》就像一顆炸彈,深深的轟炸着人類,讓人們直視着自己一直不願面對的事實,雷切爾-----一位瘦弱,身患癌症的女作家,用她的作品向人類的基本意識以及幾千年的社會傳統挑戰,她的思想為人類環境意識的啟蒙點亮了一盞明燈。

  副總統阿爾·戈爾為這本書寫序時,這位被人民所認可的政府官員有着一種深深的自卑感,在他看來,《寂靜的春天》是人類文學作品的里程碑,是這個時代啟蒙的起始,是對人類的吶喊,它代表了大自然的控訴,代表了我們所不願面對的事實,代表了那些曾經美好的卻悄然逝去的美好。

  文章一開始描述了一幅我們陌生而又熟悉的美好場景,一座小城鎮,繁榮的農場,成山遍野的莊稼地,月桂樹、莢蒾、赤楊樹、野花在這裡自由生長,鳥兒在寒冷的冬季以雪層上的漿果和乾草充饑,在春天到來之際,潔凈又清涼的小溪中,鱒魚自由遨遊,溪邊的綠草肆意,天空蔚藍,白雲朵朵,偶有一隻小鳥從空中飄過,一絲清風吹來,小草彎腰,一切是如此愜意。

  可是有一天,這一切悄然消失了,一個陰影籠罩了這個地區,神秘的疾病襲擊,小雞,牛、羊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不知所措,它們努力逃離這死神的囚籠,死亡突然降臨,鳥兒氣息奄奄,它們戰慄着,繁華消失了,鳥兒消失了,清晨蕩漾着的烏鴉、鴿子的合唱不見了,寂靜覆蓋著田野、樹林和草地 .

  在《寂靜的春天》中,雷切爾曾用大量的文墨控訴着殺蟲劑的危害,諷刺的是,發現DDT具有極強的殺蟲效果的P·H·米勒曾因這一"偉大"的發現獲得了諾貝爾這一被全世界學者公認的頂級獎項。殺蟲劑對環境以及人類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它曾存在着人們並不知道的危害,亦或者說,人們早已被這一"偉大"的發現所帶來的商機迷惑了雙眼,於是,人類親手斷送了親近大自然的橋。

  於是,殺蟲劑又命名為"殺生劑。"

  在現如今,大多數人即使知道殺蟲劑的危害,仍然會去使用它,在大部分商鋪中還是可以看到滿滿的各類型的殺蟲劑熱銷着,人們為了自己,樂此不疲的一點點的侵蝕着大自然,一點點的斬斷大自然的生路。

  人類的習性使得人們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會正視人們的問題,對人類來說,所謂"活在當下"才是現如今最重要的事情,於是,我們看到了草叢枯黃,看到了河流黑化,看到了綠洲覆沙,面對這一嚴峻的環境,我們會反省,我們會改進,但我們永遠都不會斬斷,這是人類的悲哀所在。

  E·B·懷特曾說過:"因為人類太精明於自己的利益了,因此我對人類是悲觀的。我們對待自然的方法是打擊它,使它屈服。如果我們不是這樣的多疑和專橫,如果我們能調整好與這顆行星的關係,並深懷感恩之心地對待它,我們本可有更好的機會存活下去。"這是一位上世紀的學者的預言,他曾公開的批判着大多數人類,這段言論在過去,可能並不被人們所認可,甚至會受到批判,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到了如今,這段預言使得無數人無比羞愧,這段言論將深深地紮根在每一個人心中。

  如今,我們許多人都在為地球壽命倒計時,人們企圖逃離這顆撫育着我們的母星,到另一顆行星去生存。如果人們處於錯誤而不知自省,即使我們找到了下一顆適合人類生存的行星,那麼,它就是我們即將摧毀的下一個目標。

  當然,並非所有人類都在為了利益而不擇手段,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在人煙稀少的荒漠中建設新綠洲,有些人在了無人煙的荒山中沒日沒夜的植樹,有些人在百般聊賴的實驗室中努力研究着凈水裝置,正是有着這群人的努力,我們才能在這顆遍體鱗傷的母星繼續生存着。

  但是,環境是大家的,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去改造這個世界,不讓過去的祖先失望,不讓未來的後代失望,不讓現在的我們失望,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嗎?

  作品來源:通聯部 郭錦強

  讀《寂靜的春天》有感(二)

  趙明澤

  一。不期而遇

  一開始就被這本書的書名吸引,幸而到圖書館查詢之後,還有僅剩的一本可借,便把這本書與另外三本推薦書目一併借了回來。《難以忽視的真相》是一本以插圖為主並配上文字解說的書,大概瀏覽了一下,它在給我的視覺觸動上是非常完美的,但是缺乏更深層次的剖析,而且因以圖為主而不太適合精讀,所以我又拿起了另外兩本,分別是《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共同的未來》,書名淺顯易懂。翻看目錄之後發現兩本書內容較為相似,差不多都是以直接切入的方式引出問題以及各方面和各區域的不同對策,瀏覽的幾頁之後發現語言專業性較強,略乏趣味,並沒有引起我足夠的興趣。打開第四本書《寂靜的春天》,在未翻到目錄之前,我看到了一張作者的照片——蕾切爾·卡遜,是一位女作家,照片上的她已有蒼老之感,依稀見得頭上稀疏的頭髮,但外表的滄桑掩蓋不住她眼神的清澈與和善的笑容,我虔誠的注視了幾秒鐘,便繼續下翻,看到了三句話:

  To Albert Schweitzer

  Who said :Man has lost the capacity to foresee and to forestall.He will end by destroying the earth.

  獻給阿爾伯特·史懷澤人類已經失去了預見和自制的能力,它將隨着毀滅地球而完結。

  The sedge is Wither’s from the lake,and no birds sing.

  ——Kates

  枯萎了湖上的蒲草,消匿了鳥兒的歌聲。 ——濟慈

  I am pessimistic about the human race because it is too ingenious for its own good.Our approach to nature is to beat it into submission.We would stand a better chance of survival if we accommodated ourselves to this planet and viewed it appreciatively instead of skeptically and dictatorially. ——E.B.White

  因為人類太精明於自己的利益了,因此我對人類是悲觀的。我們對待自然的方法是打擊它,使它屈服。如果我們不是這樣的多疑和專橫,如果我們能調整好與這顆行星的關係,並身懷感激之心對待它,我們本可以有更好的機會活下去。 ——E.B.懷特

  看完這三句話,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觸動,第一句話給人以警醒,辛辣地諷刺了人類的愚蠢與悲哀;第二局藉助枯萎的蒲草與消匿的鳥兒的歌聲刺痛人們的內心深處,因為是人類的種種罪惡的行為傷害了大自然中美好鮮活的生命,我們的朋友;第三段話直接道出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告誡我們把握住與自然、與地球和諧相處的機會,否則再不會有我們人類的存活與容身之地。

  帶着三句名言給我的啟發與思考,我翻到了目錄頁,映入眼帘的首先是譯序、致謝、前言,而前言后的署名則一下就吸引了我的眼球――副總統阿爾·戈爾,一本書能有一個國家的副總統為之撰寫前言,我瞬間承受到了這本書的份量。依次閱讀完了譯序、致謝與前言,我甚至不禁為自己選擇了這本書而竊喜。雖還未正式閱讀書中的主幹章節,但它帶給我的所感、所悟與所想已經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傾訴於筆尖之下了。

  二。永垂不朽的環保衛士

  《寂靜的春天》,它的作者像書名一樣,用生命中最後的時光,書寫出不朽的詩篇,終於為人類環境意識的啟蒙點燃了一盞明亮的燈,為大自然與人類健康的生活帶來了春天。在這部偉大的作品問世時,卻以其驚世駭俗的關於農藥危害人類環境的預言而飽受爭議,不僅受到與之利害攸關的生產與經濟部門的猛烈抨擊,而且也帶給社會廣大民眾以強烈震撼。這些與蕾切爾·卡遜嘔心瀝血地創作是分不開的。

  蕾切爾·卡遜因早期供職於美國聯邦政府所屬的魚類野生生物調查所而得以有機會接觸許多環境問題,她寫過的一些有關海洋生態的著作使得她獲得了第一流作家的聲譽。1958年,她因收到朋友的一封關於殺蟲劑危害動物的信再加上她自己早先就已考慮要寫一本有關人類與生態的書,而決定收集殺蟲劑危害環境的證據。為了寫好《寂靜的春天,她用鍥而不捨和實事求是的精神閱讀了上千篇的研究報告和文章、諮詢有關領域的權威科學家,甚至在她的一位朋友告誡她說寫這本書會得罪許多方面時,她仍然堅定自己的決心。果然在該書出版后,相關組織就立即發起了對這本書甚至對她的科學生涯和她本人的猛烈攻擊。卡遜本無意去招惹那些銅牆鐵壁、財大氣粗的工業界,但她的科學信念和勇氣使她無可避免地捲入了這場鬥爭。遺憾的是僅在該書出版兩年之後,卡遜因身患癌症、心力交瘁而與世長辭。

  不難發現,能夠寫出思想力強大的作品的人都有着一顆馳騁於勇敢的心,他們的身上閃耀着人性的光芒。卡遜在論戰中具有兩個決定性力量:尊重事實和非凡的個人勇氣。不僅如此,她在對待科學與學問的態度上也一絲不苟,她曾反覆推敲過《寂靜的春天》中的每一段話。事實證明,她的警言是言簡意賅的。此外,不論精神上還是肉體上,一個偉人總是能夠克服重重困難,承擔較之常人更多的苦與痛。"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當卡遜創作《寂靜的春天》時,她不得不強忍着切除乳房的痛苦,同時還接受着放射治療。上帝是殘忍的,但它又是公平的。卡遜用她肉體上的痛苦更加磨練了她精神上的光芒,並且那智慧的曙光一直照耀着後世。因為她的著作,人類,至少是數不清的人,保住了性命。卡遜的生命寂靜的流逝在歲月中,但是她的聲音永遠不會寂靜。

  在蕾切爾·卡遜的致謝中有這樣一段話:最後,我還必須向許多我不相識的人致謝,是他們賦予本書的寫作以價值。他們敢於挺身而出,反對那些輕率和不負責任的毒害這個人類及其他生物共享的世界的行為。他們現在還在各個方面進行戰鬥,這些戰鬥將最終取得勝利,並將理智和普通常識帶回給我們,使我們與環繞着我們的世界和諧相處。情文並茂的語言向我們傳達出她樂觀豁達的心態和毫無畏懼並堅信勝利的信心。有幾人能像卡遜一樣雖快要離開人世卻積地向周圍傳播者正能量並且具備一顆感恩之心呢?卡遜高瞻遠矚的才華與嘔心瀝血的付出讓多少所謂的上層人士為之汗顏?在她逝去后的半個世紀里,感動過成千上萬的讀者,激勵他們自覺投身於環境保護的事業中,並且這種強大的效力將會一直持續下去。

  三。流血流淚的大自然

  實事求是的說,書中的大部分內容我只是採取了快速瀏覽的方式,一方面是時間緊張,另一方面則是考慮到書的具體內容。舉例來說,在《死神的特效藥》一章中作者列舉出了不同種類的農藥並分別對它們的危害和化學原理作了闡述,其餘各章也基本採用這種模式,因而我能夠較容易地簡明扼要地列出書中介紹的受污染的對象:人體健康,地表水,地下海,土壤,家禽及野生動植物,空氣,河流等等。這還僅僅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生產的農藥產生的危害,就能夠對大自然的方方面面造成巨大的、毀滅性的甚至長遠性的難以預料的危害。

  像是在訴說寓言故事,美麗的現實變成了想象中的悲劇,那到底是什麼東西使得美國無以數計的城鎮的春天之音沉寂下來?是誰把死神帶到了人世?是什麼讓我們再也聽不到鳥兒的歌唱、看不到奔騰的河流?是什麼撕裂了地球的綠色斗篷、蹂躪着土壤的王國?答案不言而喻,是人類自己。農藥的使用使得鳥兒的歌唱和魚兒在河水裡的歡躍靜息下來、使樹葉上披上一層致命的薄膜,並長期滯留在土壤里,而造成這一切的本來目標可能僅僅是殺死少數雜草和昆蟲!

  人類總愛自作聰明,殊不知自己在為自己挖掘墳墓。將來的歷史學家可能在為我們權衡利弊時所表現的地下判斷力而感到無比驚奇。有理性的人們想方設法控制一些不想要的物種,怎麼能用這種方法既污染了環境又對自己造成疾病和死亡的威脅呢?然而,這正是我們所做過的。換句話說,諸如選擇一種殺蟲藥這樣一些表面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竟能決定了人類的未來。想想這一點,真是對人類極大的諷刺!簡言之,用一句話概括人們的愚蠢就是:"試圖解決某個問題但隨之而來的一系列災難,這是我們不明生活方式的伴隨物。"推己及人,曾經一味的追求經濟發展而不顧環境保護的發展模式無疑是這句話的例證。

  面對大自然的流血流淚,生態學家保羅·什帕特曾說:"難道只要生活在環境惡化的允許限度之上一點點以擺脫困境就是我們的理想嗎?為什麼我們要與不完全是我們敵人的東西去打仗?為什麼我們一面懷着對防止精神錯亂的關心,而一面又容忍馬達的噪音?誰願意生活在一個僅僅不是十分悲慘的世界上呢?"是啊,誰願意生活於這樣一個悲慘的世界?因此,我們人人都應當保護好我們的大自然母親,改變我們的哲學觀點,放棄我們認為人類優越的態度,應當承認我們能夠在大自然實際情況的啟發下發現一些科學的設想與想法,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促進綠色經濟的發展。

  四。環保阻力從何而來,我們該從何而去

  既然對農藥等有害物對環境的破壞眾所周知,那麼為什麼環保改革卻陷入重重困難之中,又為何卡遜充滿責任心地分析這些問題與危害反而為自己帶來了人身攻擊?這些現象的背後到底傳達着什麼?在此,我想用卡遜自己所說的一段話進行概括的回答:"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環境問題僅靠發明一些新的治理措施,關閉一些污染源,或發布一些法令,是解決不了的。環境問題的解決根植於更深層的人類社會改革中,它包括對經濟目標、社會結構和民眾意識的根本改革。"

  從卡遜的這句對策中我們很容易倒推出癥結所在,其中最大的阻礙,在我眼中,是政治上的阻礙,清除污染最重要的是澄清政治。社會財富相當一部分是以環境為代價而獲取的經濟利益,推行環保改革必然會損害這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同時一定的經濟決定一定的政治,既得利益人在政治上必然會有所代表,而這部分人也就成為推行環保改革的政治阻力。果然後來在美國發生了活生生的例證。洛杉磯花了35年來消除煙霧,其中三十年對抗政客,5年治理煙霧。所以首先應該進行政治體制改革,有關行業部門應在媒體與人民群眾的監督下進行人員調換,機構增設刪減,規章制度的合理完善。只有這樣,才能調整上層建築中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地方,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關注環境,不僅是工業界和政府的事情,也是民眾的分內之事。把我們的民主放在保護地球一邊。漸漸地,甚至當政府不管的時候,消費者也會反對環境污染。人民群眾在不能容忍政府無所作為或者做錯事時,每個人都要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保護環境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只要我們從小事做起,就一定會讓地球煥然一新的,比如:多使用環保袋,盡量避免用塑料袋;盡量坐公交車,儘可能的減少汽車排放的廢氣;平時多步行,騎自行車,鍛煉身體又保護環境……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很多,只要我們從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沙成塔,就一定會讓地球重還以前的面貌。

  不可忽視的一點是,既然是化學的方法製成的農藥帶來這麼多的危害,那就不能從根源上忘記開闢新的技術與方法,以一個更加高度理智的方針和一個更遠大的目光,依託現代發達的科學技術,制出環保有效的新型綠色藥物。同時,要注意科學上需要的是謙虛謹慎,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引以自滿。

  問題與對策還遠遠不如上面所說的那些,人類社會在不斷向前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有一些出乎預料的情況的發生,所以人類的環保事業仍然任重而道遠。環保,能讓世界變的乾淨。春天來了,大地萬物開始蘇醒,一片片生機盎然的樹木,讓我們每個人在心中都產生一份愛,那就是綠色,就是對綠色的熱愛,那就是寂靜的春天裡,人類永恆的希望!

  讀《寂靜的春天》有感(三)

  如果這世界上連一滴乾淨的水,一口乾凈的空氣都沒有,你會選擇做什麼?這是最近電影美人魚裡面的一句話。因為覺得與今天我要分享的一本書有關---《寂靜的春天》。這是一本有爭議的書,但同時也是一本警醒我們的書,時刻提醒着我們,要愛護環境。

  我們作為自然的一個個體,生活在自然之中,我們是自然中的一個個體。每當我們早上睜開眼睛,看到的是自然,吸到的是自然的空氣,聽到的是大自然的聲音。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之中。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去愛護我們的環境,愛護我們的自然,沒有自然,哪有那麼豐富多彩的生命個體。

  現在,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取之於自然。我們吃的,用的,穿的。都與我們自然環境相關。我們也許想,就算真有那天,也不會那麼快來臨。但假如某一天,像《寂靜的春天》那樣,自然環境遭到破壞,我們也許會餓死,也許會因為寒冷而凍死,會因為自然壞境毀壞而慢慢退化,退回到原始森林,退回到原始人的地步。也許現在很多人還沒有為此而擔心,但是一些變化,我們還是可以感受得到的。比如海水上漲,溫度的上升等。

  每當我們睡醒,我們會躺在船上。也許有一天,當你醒來,你發現你自己漂浮在海平面上,身邊所有東西被水沖走了,你自己一個人在海水上漂浮着。沒有人會救你,也沒有東西吃。不久后,你會凍死亦是餓死。很可惜,也很慶幸,當你再次睜開眼睛時,發現竟是一場夢,夢很真實,真實的讓人很害怕。你祈禱,覺得很慶幸這是一場夢。但終究這只是時間問題。那為何我們不愛護環境,從現在做起,而每天做着夢,擔驚受怕呢?

  少開一次車,少吃一次魚刺,也許可以少排一點廢氣,就多一條鯊魚。就像《寂靜的春天》里,人類為了自己,農藥超標,動物植物漸漸滅絕。有關數據顯示,從17世紀到20世紀末的300年裡,可

  以說是世界從近代逐步走向現代的時期,在這300年裡,人類文明飛速發展,時代在進步,地球正在一點點地為我們所改變。同時在這300年裡,地球上也有300多種美麗的動物永遠地離我們而去了。

  當有一天,你走在街上,路邊是早已乾枯的樹枝,身邊一切都變化了,你聽不到鳥兒清脆的叫聲,聽到的只有汽車聲音和人們的走路聲,你聞到的沒有青草的泥土香味,聞到的只有汽車的尾氣和遠處傳來的工廠廢氣。你看到的只有高樓大廈,一片灰黑色的玻璃,灰黑色的天空,也許現在已經是春天了,可是你卻看不到一點綠葉,一顆青草。你絕望坐在地上,後悔自己以前所作所為。你想,這肯定又是一場夢,你大量自己一巴掌,但夢並沒有醒,你猛然發現,這並不是夢,這是現實。沒有大自然的世界,你會幹什麼?

  《寂靜的春天》,一本警醒人類的書籍,當你翻開,你進入的是一個沒有大自然的世界。在我們有生之年,也許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來彌補我們曾經犯下的過錯,來愛護和保護我們的環境。也許末日那一刻還沒到來,但終究是時間問題。也許我們應該從現在小事做起,少亂扔垃圾,少用一度電,少浪費食物等。我們是大自然一個個體,從大自然存在開始,我們也許是那時的一個微不足道的生命,但是大自然孕育了我們,從一個微不足道的生命到一個強大的個體,我們是否伸出自己的雙手,去保護,愛護我們的大自然,我們是否不在以高貴的姿態去對待大自然。要知道,我們在自然面前,生命是多麼脆弱。

  地球上連一口乾凈的空氣,一滴乾淨的水也沒有,你會做什麼?我想,我們什麼也做不到。現代社會中,我們剝奪了自然手上的權力,隨意破壞自然環境。我們讓自然向我們俯首稱臣,我想,是時候我們向自然俯首稱臣了。

  《寂靜的春天》,一本警醒人類的書籍,警醒人類愛護環境,保護環境。沒有美麗的環境,再美好的生活也是多餘,沒有強大的自然,哪有強大的我們。我們是時候向大自然做出承諾,就像兒子向母親一樣做出承諾一樣:我下次再也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了。

  作品來源:秘書部 蔡東威



讀《寂靜的春天》有感 標籤:放牛班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