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民眾從小規模的地下方式開始自主進行人口流動。這股潮流越發猛烈,以至於政府在十幾年之後不得不徹底取消了大部分對人口流動的嚴格限制。行政的控制無法阻擋經濟利益的誘惑。因為多年控制的壓抑,這一系列人口流動最終爆發成為了人類史上空前規模的遷移。中國的城市與鄉村在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之後完全隔絕了如此之久,以至於中國社會的城鄉二元結構時至今日仍影響至深。城市是人類文明對自然環境改造的終極形式,是人類工商業活動的最集中場所。人口不斷從鄉村向城市遷移,而不同等級和發展水平的城市之間也存在着大量人口流動。大城市的夢想造就了數量龐大的流動人口。而這些流動人口的進入也使得城市變得更大更密更複雜。城市的活力在幾十年的隔絕制度下已漸衰弱,而流動人口改變了這一切。城市被注入新的生機,重新成為經濟活動的中心、文化碰撞融合的焦點,從而被豐富和多元化。中國的城市化水平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但更重要的是多數城市的生命被延續,並因此有助於打破幾十年養成的城鄉二元思維。
而所有被稱為流動人口帶來的不良後果,在我看來都是對城市管理不作為而找出的借口。這樣的借口所編織的謊言是幾十年來權威主義管理的慣性。所謂流動人口所帶來的問題是普世的,即無論在哪個被界定的人群中,人類現有的文明也保證在相同條件下都可能會發生相同的或好或壞的事情。而那些謊言是最擅長“以偏概全”的。甚至有時候還會牽扯出流動人口的素質問題。這簡直是無恥的。這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是教育機會不平等的問題。難道這是流動人口自身造成的?流動人口給城市帶來的居住、交通、醫療、教育等等壓力,再一次提醒了城市管理者如何才能合理分配城市資源。在城市中辛勤工作、依法納稅、遵紀守法的公民完全有資格公平而合理地利用到城市社會資源,而不會因為什麼戶籍問題淪為二等公民。討論所謂流動人口所帶來的弊端顯然是帶有偏見的,而如此的利弊二元思維也是極其可悲的。要知道,這個世界本是沒有城市的。
近些年,教育出現了不少新情況,其中之一是在一些城市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打工者子弟學校”,專門流動人口子女就學。對於此顯現,各方面的意見很不一致。一方面,在各大城市中打工的流動人口表現明顯的歡迎。其原因在於:他們認為,上不起城市的公立中小學。公立學校如果接受外來人口的子女上學,在正常的學雜費之外,一般要收較高的借讀費和贊助費。另外,他們認為自己的子女在公立學校上學還會受到城市孩子的歧視。而“打工者子弟學校”一方面收費比較低,而且服務也很熱情,孩子也不會受到城市小孩的歧視。
關於辦學條件問題,很多人認為應當考慮具體情況,相當於公立學校,這些“打工者子弟學校”的教學條件肯定比較差。然而,根據這些學生的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我們是否一定要去那麼高標準教學條件呢?如果政府不能負擔這些孩子教育的費用,我們能看着它們失學嗎?我們是否要擁有者的教學條件作為學生入校的門檻呢?只要能改這些孩子一個受教育的機會,條件簡陋的學校應當是可以生存的。實際上,流動人口將子女送到這類學校主要是經濟上的考慮,這類學校收費較低相當於貧民學校,使這些家庭的經濟條件。
在我們班就有一位流動人口兒童,他跟着父母一起來到到這裡.。起初,他在班上不怎麼說話,上課只是認真聽講也不發言……過了一段日子,有幾位同學“邀請他去玩,於是他露出了在校園裡的第一張笑臉,隨後他經過和老師同學的溝通慢慢變得開朗起來,學習也十分優異,現在成了我們班的尖子生。
如果給流動兒童一個學習的機會,一個溝通的機會,他們就會和別人平等。
受人口流動兒童的教育問題 標籤:給災區兒童的一封信作文 享受人生作文 愛的教育作文 讀《愛的教育》有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