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業務校長研修班培訓心得
提高教育質量,教師是關鍵,課堂是焦點
今年八月2號至八號,我參加了由縣教育局組織的全縣業務校長在“上海銘師培訓中心”高級研修班的培訓學習,先後聆聽了七位專家、教授的講座。誠感登高而望遠,納百川而為海。在與幾位專家和本縣及長豐縣同行的交流中,我們的思想也閃現出星點火花。然而,令我感觸最深的還是盧灣區第一中心校和曹楊二中附屬學校兩位名校長的治校理念、智慧以及務實的作風,結合我平時的書本知識和網絡資源,我更加理性地意識到,提高教學質量,提升辦學水平,教師是關鍵,課堂是焦點,學生是落腳點。要穿自己的鞋子,邁小步,不停步。規範了之後才會有創新。
教學質量是教學活動的命脈,也是教學管理的目標所在。學校沒有教學質量,就等於企業沒有了品牌和社會聲譽。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是決定一所學校成敗的根本,任何一位學校管理者都不會對此掉以輕心。所以,我們應該旗幟鮮明地提出“質量興校、質量強校”的辦學主張,經常向老師灌輸競爭意識、質量意識和創優意識。因此,在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我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要確立全面的教學質量觀。教學是全面落實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主渠道,教學質量管理決不能重智輕德,僅僅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惟一的質量依據,也不能眼光只盯着少數學生,而要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着眼於全體學生,全面考察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的素質。當下,應當特別注重教學的德育功能、興趣培養、習慣養成的開發。要更新德育新觀念,創新德育工作方式。我們主張:樹立向學生學習,師生共同成長的發展性德育觀;樹立反空洞說教,讓學生在活動中體味生活和生命樂趣的生活性德育觀;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性德育觀;樹立互尊互信,互幫互學,互助互愛的關懷性德育觀;樹立智德統一的理性德育觀,實踐時時育人、處處育人、事事育人、人人育人、自我育人的全員德育。我校《新橋中心學校學生一日常規》《童規“三字經”》《新橋中心學校學生養成教育活動序列》以及“四jing”(敬、靜、凈、競)校園文化建設等就是創新德育工作的有效嘗試,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要堅持穿自己的鞋,邁小步,不停步的原則。我校是一所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段長,覆蓋面廣,教師業務水平呈現多層次化,因而,在教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直面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家庭教育薄弱,學生個性差異大等的特點,所以我們應該本着“低起點,小步子,慢節奏,快反饋,多激勵,樹信心,勤強化,促成功”的教學指導原則,努力實現由“關注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到“關注學習知識的學生”的轉變。積極探索適情有效的教學方法,以適應大多數學生,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教師感覺到自己的成長,家長看到學校的希望,減少或杜絕優秀生源外流縣城學校的現象。促進家校和諧,師生和諧。
3、要加強對教學過程的檢查。教學過程是教學質量之“因”,只有高質量的教學過程,才會有高質量的教學成果。對教學過程檢查要從兩方面着手:一是對教師教學的各個環節和要素的檢查,加強對教學過程的有效管控。首先要檢查。查備課,看是否達到備課組要求;查上課,堅持堂堂查,增加好課率,減少低效課;查作業,強化信息反饋;查輔導,注重培優扶差,促進教學成績大面積提高;查反思,形成反思習慣,促進青年教師的成長。其次要關注課堂。校長及其班子成員要經常深入課堂,研究課堂,剖析課堂信息,促進互幫互學,通過學科教學研究會、階段性診斷會,質量分析會,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管理,促成教師教案質量和課堂教學水平得到極大提高。二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檢查,檢查學生的情感態度、學習方法、知識基礎以及在教學過程中主體地位的落實程度等。在了解學生學習狀況的同時,也從學生層面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
4、要堅持用教科研成果指導教學實踐。教科研是推動學校發展的動力,要努力將教科研工作與學校的教育教學實際相結合。在教科研活動中,我們要圍繞國家課程標準和教材,構建學校學科二次目標,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教師中每期開展“讀一本書,製作一套教學軟件,上一節公開課,搞一項微課題研究,寫一篇文章”活動。每學期組織校內公開課,課件製作比賽,讀書彙報會,寫讀書心得或教學反思等教學成果展示,積極打造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隊伍,強化人才意識,形成品牌效應,構建和諧競爭,將學校教科研工作逐步推向全員化、規範化、制度化。
5、要立足校本,在培訓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教師是學校最寶貴的財富,是最重要的教學資源,為使教師成為自身專業發展的主人,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我們應認真抓好教師職務培訓,新教師崗位培訓,骨幹教師提高培訓,計算機等級培訓,新課程通識培訓和各項專題培訓等校本培訓。同時,積極組織務實高效的校本教研活動,通過“同課異構”、“案例分析”、“微課題研究”、“示範教學”、“師徒結對”等形式,實現優勢互補,教學相長,共同進步。通過精細化的研訓活動,促使青年教師快速成長,脫穎而出,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骨幹。
6、要加強教學評價,對教學成果作出科學合理價值判斷。進行教學評價,一要制定出符合教學目標、具有可操作性的評價標準;二要搜集用以測量教學成果的充分而必要的信息;三要對這些信息進行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分析,在此基礎上做出實事求是的判斷。在評價中,要理性思辨,既要看到學生的學業成就與教師的教學之間的內在聯繫,又要認識到學業成就成因的複雜性。不能簡單地在學生的成就與任課教師的業績之間划等號。此外,有效的教學評價,決不能僅僅是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作出判斷,還應致力於對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加以診斷,並提供有價值的改進教學的建議。
此乃一管之見,望能拋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