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帶頭人高級研修班教師培訓心得:教育,是一場修行
2015年8月11日至16日,xx市第三屆學科帶頭人高級研修班43名學員在市師訓中心的組織下來到xx市xx區東華大學參加學習。為期四天的培訓,以國際的視野、紮實的實證、理性的思考,悄悄撥動受訓者的心弦。回顧培訓點滴,梳理培訓收穫,除了思考,還是思考。
思考一:理想與擔當
xx市先後於2009、2012年兩次參加PISA測試,均獲成績第一。在歡欣鼓舞的背後,執着的教育人理性地認識到成績背後的問題:xx學生報告的校內上課時間為平均每周28.2小時,在參評國家(地區)中位列第9位;作業時間平均每周13.8小時,遠高於OECD平均的7小時左右,位列第1位。學生的學業負擔可見一斑。
校內教育已經夠重,家庭的補課、校外的輔導班又紛至沓來,壓縮着孩子們的學習與生活的空間。
細數教育生活的參與者,焦慮與痛苦摻雜其間。"教育是培養人、培養社會人的事業".當下的教育活動卻與這個宗旨嚴重地背離。
教育應是面向未來的,學生接受教育是為一輩子的幸福奠基,可是事實卻經常要求今天開展活動,明天見到"成果";
教育應是一種生活,每一個參與者都應是自信從容的,可是事實卻腳步匆匆、馬不停蹄,每一天的校園活動不亞於一場戰鬥;
教育應是溫情脈脈的,徜徉其間的生命隨時可以感受到愛的溫馨,可是事實卻經常暴戾橫掃,指責、催逼之下不乏焦慮與疲憊;
教育應是讓生命得以舒展的……
造成一切的一切,原因錯綜複雜。
有儒家的文化影響: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童年就是用來磨礪的。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有科舉制度的影響:學而優則仕。"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金榜題名日,衣錦還鄉時……
有社會的輿論炒作:這些年,到了考試季,各類媒體總是不遺餘力地宣揚考試成功論。"不良"商家總是藉著炒作狀元的噱頭宣傳撈金……
有家庭的期望壓迫:長遠很遠,輸贏不問,誰也不肯讓自己的孩子輸在當下。打着愛的旗號,誰也不肯讓自己的孩子比別的孩子少學那麼一點……
有教育本身的推波助瀾:每年考試完畢,各校紛紛向社會"報喜".面上不說,實際拿這些來考核學校,考核教師。素質教育多年,升學率、優秀率、合格率等等何嘗離開過教育的田野……
而不能否認的,何嘗沒有教師自身的分數追求呢?學生哪次考試成績差了,除了對學生語重心長外,也少不了對家長一番真情叮嚀。而考試成績的優秀,也免不了成為部分教師宣傳自己的不二法門……
駐足回望,教育又是何其窘迫:近現代社會凡是能想到的發明:電視機、手機、平板、手錶、自行車、電飯煲……窮其所有,竟沒有一樣屬於中國人。於是,我們只能搬出我們的祖先,搬出早已遠去的四大發明來聊以自慰……
雅斯貝爾斯說:"教育須有信仰,沒有信仰就不成其為教育,而只是教育的技術而已。"高考指揮棒不改,素質教育只能是空談。說得懇切,卻忽視了作為一個教育人本身的警醒與擔當。面對現實,我又何嘗做出過紮實的行動呢?理想、信念、擔當,這些美麗的字眼,放到現實中除了要有清醒的認識,冷靜的思考,還需要先行的勇氣與無畏的韌性……
如果說人生是一場修行,投身教育何嘗又不是,專業理想、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團隊合作,哪一樣少得了艱辛的努力呢?
思考二、差異與標準
楊xx校長說:"教育的最大毛病在於轟轟烈烈".今兒個邯鄲學步搬洋思,明兒個東施效顰抄杜郎口,後天里又翻轉課堂來折騰……
鄒xx主任談起自己對翻轉課堂的思考:如此翻轉,提前學習的結果會使得學生在進入課堂之前的認知起點進一步加大差距;如此翻轉,課標中規定的基本思想、基本經驗的目標該如何實現……追根溯源,翻轉課堂則是美國西部兩位高中教師為解決他們的學生因路途遙遠耽誤課程採取的創新舉措……
花樣百出,盲目跟從,往往是沒有找到真理狀態下的痛苦與茫然的嘗試。
但是,嘗試何嘗不是勇者的探索。有嘗試比固步自封自是高級得多的。但是把別人的經驗生搬硬套來移植,卻是不被祝福的。經驗是個性化的,與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環境莫不密切相關。學習思想精髓是可以的,忽視各種差異而照搬形式卻往往會以失敗而告終。
面向教育,各種差異客觀存在。而這些差異與目下的教育體制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着摩擦與碰撞。
性別是有差異的。女生觀察事物比較細,能注意到事物的細節而男生則傾向於走馬觀花式的觀察,學習上常有不夠認真的表現;女生注意的穩定性比男生強,男生比女生容易分散注意,所以在小學階段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常常看到不遵守紀律的往往是男生……性別差異不止於此。於是,在課堂上,老師更喜歡女生,被批評的也往往是男生。一把尺子的課堂常規,實際上卻是對性別差異漠視的產物。教師月刊曾經刊登了一篇文章《用教育減少妖男》,誠然,妖男產生的原因是複雜的,光靠教育,要達到這一目的是很難的。但是,這同樣需要教育人直面問題去思考,落實行動去改變。
智能是有差異的。八項智能,我們都諳熟於心。但是實踐中何嘗又因此來更多的進行個性關懷呢?強迫豬八戒去學習筋斗雲,結果未知幾何。當年的奧數,風靡全國。然而適合學習奧數,只能是極少的一部分人。揠苗助長,皆以為笑談,事實卻漠然不見。xx市教研室主任孫彥在一次培訓中說到一個孩子因為學習奧數而考取名校,而出國留學,而……可是這一切也彌補不了奧數帶給她的傷害,而她因為奧數而成功,因為成功而遠離數學!沒有興趣的學習是一種折磨,是一種摧殘!當數學成為很多成人所痛恨的學科,反思也變得越發沉重……
階段是有差異的。記得孩子小時讀幼兒園,有寫拼音的練習,我的孩子總是寫不了字母a的半圓,寫出來的往往是一段一段拼的,或者七歪八扭,煞費苦心地教他還是做不到,為此很是惱火。後來知曉,孩子當時的手腕腕骨還沒有發育好,自然是轉不了那麼圓潤的半圓的。五歲的時候,他寫的a就很漂亮了。這件事情,每每回想起來,總是懊悔不已,為自己的無知,為孩子的無辜。凝望課堂,這樣的事實仍在不斷上演。課標的要求被一次次超越,一層層拔高,而教師、家長,卻視為正常。該在中段學習的,低段就學完了之類的現象比比皆是。校外培訓班對此更是推波助瀾。為考試而教,而不是為學生髮展而教。寅吃卯糧何時休?
知識是一樣的,經驗卻是有差異的。鄒雪峰主任提醒我們注意:一個孩子因為請假耽誤了一段時間的課程,可是回校后考試成績卻照樣好,面對這樣的問題該怎樣看待?是否其他孩子這段時間就是沒有收穫的,沒有發展的?事實上,這個請假的孩子只得到了作為結果的知識,卻失去了作為過程中經驗。分披薩餅,中國的孩子會統一用數學知識列式解答,而美國孩子會有許多種個性化的方法。強調過程的教學,就是要讓這過程成為經驗積累的過程,成為思維生長的過程,成為個性舒展的過程……
題目是一樣的,錯因卻是有差異的。一次練習中有這樣一題:時針從上一個數字走到下一個數字,需要( )時,也就是( )分。一個學生的答案是"6時,也就是480分".為幫他理解,我拿出了手錶。讓他解釋給我聽。他認真地指了一下12,再指了一下6,說"時針從這裡走到這裡……"驚愕數秒,禁不住撲哧一笑。這孩子,竟然是從這個數字在鐘面上的位置去思考的。繼而慶幸是先問了他,而不是盲目地教他怎麼計算時間……
細數差異,可能還有很多。面對差異,我們做了什麼呢?統一的標準之下,個性該如何彰顯?抑或採取哪些措施,彌補班科授課制本身的缺憾?
思考三:挫折與堅守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一批又一批的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習主席語)
然而,成為一個好老師又何其難呢!
楊明華校長五十多歲時還一家三口擠住在五十平米的老房子,鄒雪峰主任笑談自己還不是學科帶頭人……
在這個社會轉型變革期,在這個講地位、講財富的年代,甘於清貧,耐住寂寞,這句話說起來就是一把淚!教育強縣甘肅會寧171位教師跳槽到公安行列,真的都是因為喜歡當警察嗎?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但是僅憑這單薄的帶有強迫症嫌疑的愛能解決這些問題嗎?或許能強迫一時,卻不能長久罷!牢騷、埋怨、懈怠在強迫的間隙中會自然地生長。
又及,有人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面對來自各式各樣家庭的迥然不同的孩子,光憑一腔激情似的愛能做到嗎?憑着師德規範上的條條框框就能做到嗎?
總是在各式各樣的報告會上聽到對教育的愛的宣稱,但是總覺得蒼白無力!教師也是社會人,七情六慾一樣不少的健全的人,靠着職業操守去愛,早早晚晚是否會有精神上的問題?
愛,到底來自於哪裡?
沈麗新老師說她就是喜歡和孩子在一起,在教育的日子裡,每天享受着和孩子相守的快樂。是啊,沒有這樣的情懷,何談愛呢?
愛來自於理解,來自於真誠的、真實的、沒有任何敷衍的理解。靠着理解而愛教師職業的人,不會去因為教師職業的所謂光環而自傲,不會因為別人輕視的眼神而自卑。我是一名教師,我只是一名教師,我就是一名教師。
愛來自於享受,享受職業生活帶來的種種。在這次培訓期間,遇到一位開飯店的老闆娘。一刻不停地為我們這些確定只會光顧一次的不速之客忙活,汗水濕了衣衫,熱情卻感染了每一個人。一邊上菜一邊勸着客人多吃點,記着我們是xx人而給每桌送上辣醬,結束的時候又斟上啤酒敬客人。而我們,也享受着這份熱情,這份輕鬆,就餐變得愉悅起來。實話說,這麼些年在那麼多飯店裡就餐過,這次的遭遇卻是第一次。樂觀、開朗,詞彙總是在描述美好的事物時變得蒼白。我知道,她其實是在享受着她服務的快樂!發自內心的理解,發自內心的喜愛與露出八顆牙的職業微笑是完全不同的。
因於理解,因於享受的愛,才能歷久彌堅,歷盡滄桑不褪色!
因於此,方能用正確的心態去看待功名利祿。才能默默耕耘於自己的世界,而榮譽等等,或許會水到渠成地蒞臨。
因於此,才會在學生犯錯時,化解自己的焦躁情緒,誠懇地與學生交流……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一名教師向一位教育家請教課堂教學技巧。教育家卻回應說沒有技巧,只有愛。很久不能理解。而今似乎明白一二。是哦,那些堪稱經典的課例中,師生之間無不在進行着生命個體之間的對話,舉手投足之間關愛已至,如之何不是愛的載歌載舞呢!教學設計是基於對學生與學科的理解,師生互動是基於對彼此生命活動的理解,這樣的課堂中,所有的人如之何不沉浸其間,忘乎所以呢?
心有所想,身不能至。於是,只能經常地艷羨、幻想,或許有一天,我們也能那樣吧,自信、從容……
於此,又何需談堅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