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
前天,租了本碟子《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學監和一群問題學生之間發生的一些平淡又令人感動的故事!
本部影片由音樂貫穿整個電影,使觀眾在天籟般的童聲中欣賞着電影,是本影片的一大特色。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學監馬修來到了一個叫做“池塘之底”學校,這個學校中的學生都是一幫不超過15歲的年輕的小男生,他們都由一個充滿暴力傾向的校長管理着!當馬修來到學校后,看到生活在陰影之下的可憐孩子們,他就決定用音樂的力量來喚醒孩子們那顆受傷的心靈,並且取得了成功,在他的努力下,合唱隊的孩子們開始了做起了他們有生以來覺得最開心,最充實的事情來,每個孩子都開始認真地排練起來,昔日調皮搗蛋的孩子們現在都乖乖的站好唱起了歌。其中,一度也使充滿暴力和權利的校長也感化起來,他竟然和同學們一起踢起足球來,還一個人在辦公室摺紙飛機,但最終校長還是逃不出權利的誘惑,還是墜入了權利的黑洞,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從見馬修沒來之前學校的狀況到來學校之後,可以說學校有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大家都沉醉在音樂的世界里!但最終還是學校失火事件被辭職,帶着最小的孩子離開了學校。孩子們用特別的方式向這位好老師送別。
在電影中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那個有着“天使面容”的男孩莫航治,他有着古怪而叛逆的性格,但卻有着天使般的嗓音。在馬修的幫助下,他成為了合唱隊的領唱,使他走出了兒童的陰影!使他的人生走向了光明大道!
整部影片給人的感覺很清淡,但其中又不乏給人一種震撼,影片中基本沒什麼特技製作,沒有什麼大場面,有的只是一群年輕的學生和一個很普通的學監,有的只是悠揚的音樂和濃濃的師生情,但卻能讓人發現許多美麗的地方,值得學習,值得深思的地方,感受到音樂的偉大和良好的教學方法是多麼的重要。從中讓我們感受到,真正的教育應該是潛移默化的,漸漸深入的,不能急功近利的,這樣反而會把事情做得更糟,影片中校長就是這種典型的代表,校長使用的是鎮壓政策,雖然表面上孩子們不敢有反對的跡象,但是在他們的內心充滿的仇恨,叛逆的情緒,這樣長久下來必定會失敗,這種教育方法應該遭到淘汰,而馬修的教學方法正是我們老師所要學習和繼承的。這樣才是長久的。
馬修老師的舉動令我讚賞,他沒有用普通老師所用的體罰去教育學生,而是通過心與心的交流去改變學生的內心。一位同學只要想學習,沒有學不成的。老師的職責不但是教學生如何做功課,更是如何學習,如何去改善自己的心理狀況。這位老師的成功之處便在於此,他和學生已經產生了一種默契,這種默契往往就是學生容易學好的關鍵所在。所以,現在教育法規定老師不得體罰學生的規定就像讓老師來通過心來教育學生。哪怕這個學生成績再差,品德再不好,只要他血液中還留着一絲理智的血液,心與心的溝通就能使迷路的羊羔重返大道,通向成功。
篇二: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
開學的前一天,感謝學校安排了我們看《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這使我再一次認識自己,更清楚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
這部電影主要講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馬修到一家學校擔任學監,這個學校被成為池塘之底,這個學校由調皮的孩子,殘忍的校長,冷酷的教師,嚴厲的制度構成。馬修懷着一顆仁愛之心看待這些孩子,對學校殘忍的“行動—反應”制度深惡痛絕。他熱愛音樂創作,他用愛心關懷孩子,在他的執着下,費盡心思組成了一個合唱團,為他們譜曲,用音樂引導他們的心靈。當然,最後的結果是音樂凈化了孩子的心靈,也對他們的人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周校長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愛學生不單要建立在思想上,還要建立在行為上,觀念行動要保持一致。我覺得這句話非常正確,關愛每一個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我相信每一位做老師的都會想,但儘力地做了嗎?用心地做了嗎?方法正確了嗎?這都是我們每一位做老師的需要思考的?馬修老師接手一個這樣惡虐的班級,都能把整個班的班風、學風教好,與此比較,我們的學生是多麼的可愛,多麼的優秀,在班級中會存在那麼一兩個較頑皮的學生,但我們應該看到,學生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關鍵是教師的行為方法是否得當。觀念行動保持一致,我們的學生會很好的成長的。
篇三: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
很有幸,我能和老師們一起欣賞了這部法國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一起感受着一個學監和一群問題學生之間發生的一些平淡又令人感動的故事。雖然是法語,還是又是分兩次看的,但是很有意味,這是我第一次看,看完之後真的讓我好感動! 當馬修先生離開時孩子們的摺疊的帶着對他的依戀、感動呀!我也想成為孩子們喜歡的“馬修”,嘿嘿。努力,孩子們童心需要我們去讀。
這部電影雖然沒有華麗的服飾和背景,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簡單,乾淨的音樂貫穿着整部影片,使觀眾在天籟般的童聲中欣賞着電影,是本影片的一大特色,因為電影裡面有我們在現實中很難得到甚至得不到的東西,比如一個能為你人生指引的老師或者是一個伯樂。馬修是一個禿頂的老師,他其貌不揚,但人倒是不壞。他服從制度,但能在制度下盡自己所能為孩子干點事情。他喜歡音樂,於是他便開始用音樂來教化那些問題少年們,藝術的確有其自身的魅力,但尊重同樣起着決定性的作用。課堂上他蹲在課桌旁和學生講話的那一鏡頭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這一小小的舉動包涵着對學生的尊重,真正看到了平等的師生關係,而現實中的我們又有多少人能蹲在課桌旁和學生講話呢?而馬修老師以其溫和的作風改變着什麼,讓整座學校師生之間的對立緩緩消散,除了那個刻板的校長,但在某一刻他那冷酷僵死的心何嘗沒有鬆動過呢?這就是尊重的魅力、溫和的魅力、情感的魅力、愛的魅力!用愛心可以試着感化迷失的羔羊,否則只能驅使迷失的羔羊步入極端,那個被冤枉的孩子蒙丹最終用同樣極端的方式來回贈給寄宿學校。毀損的不止是校舍,還有那個孩子早已殘缺的心靈,這便是以暴制暴的結果。馬修不是聖人,他無力堅持自我的真理,他只是一個不成功的小人物,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當他矮小的背影轉身離去,我們何嘗沒有一份無奈的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