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觀后感>觀電影《焦裕祿》有感---心繫群眾才能無愧於心

觀電影《焦裕祿》有感---心繫群眾才能無愧於心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觀電影《焦裕祿》有感---心繫群眾才能無愧於心

  記得最早一次看電影《焦裕祿》還是我很小的時候,之後也陸陸續續的看過好幾遍,說實話,每次看的時候都能讓我入迷,特別是走上工作崗位成為了一名黨員幹部之後,焦裕祿的故事更令我感到無比敬仰和震撼。他用滿腔熱血和生命詮釋了對國家和人民的赤膽忠心。

  影片通過觸及心靈深處的典型細節描寫,表現了焦裕祿的人生價值的確立和時代使命的選擇。使先進人物充滿人情味的再現了這樣一個不朽的共產黨員形象,生動、親切、真實可信地表現了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品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片中,焦裕祿主動請命、義無反顧地從大城市奔赴**災區。而當時沸沸揚揚的所謂"災區栽幹部"的議論,正像幽靈一樣纏繞着某些幹部,使之把災區視為畏途。他面對狂暴的"三害",從災難壓頂的**看到了希望和光明,豪邁地喊出有朝一日沙丘可以變成綠林,澇窪可以養魚,鹽鹼地可以長出好莊稼,關鍵是要有一個"干"字的石破天驚的預言。他把生死置之度外,以重病之軀,夙夜匪懈地為**人民奔波、操勞。他緊緊依靠群眾領導群眾同自然災害進行殊死搏鬥,腳踏實地為人民辦了一件件實事。他一生嚴於律己,廉潔奉公,從不追逐名利,時刻以一個普通勞動者要求自己。電影里的"二把手"跟焦裕祿有一段精彩的對話,那人說工作要先讓上級領導滿意,焦裕祿卻認為工作要先讓人民群眾滿意。抱有這兩種思想的不同結果是,焦裕祿忙於發放救濟讓老百姓度過難關,那位"二把手"卻忙於籌辦展覽讓上級領導高興。這兩種迥然不同的政績觀是真真切切的,而焦裕祿的為民態度,對於我們在將來的工作中如何正確把握好這二者關係,是很有啟迪的。

  影片中焦裕祿把過去縣領導心安理得享受着的特殊待遇帶頭給取消了。這雖說是集體表決定下的,但沒有他的登高一呼,哪會有表決時候的應者如雲。在得失之間,焦裕祿在全家老小尚未溫飽的情況下,克己奉公,這種境界何其高尚!當女兒在向母親埋怨自己的衣服破舊的時候,當孩子們歡天喜地要吃魚的時候,當兒子一氣之下扔掉手中的窩窩頭的時候,我想焦裕祿的心肯定在滴血,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子女?哪個父母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們過上好日子?在這些私情面前,焦裕祿想到的卻是如何維護黨的形象。這是一種痛苦的抉擇,也是一種崇高的抉擇!

  焦裕祿的一生是短暫的,可他的精神卻永被後人所銘記。習近平總書記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曾說過"做人要有人品,當官要有官德。一個幹部,無論處在什麼崗位上,只要心繫群眾,都可以做出一番事業來。當幹部的,要真正在思想上解決入黨為什麼,當官做什麼,身後留什麼的問題,牢記兩個務必,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觀電影《焦裕祿》有感---心繫群眾才能無愧於心 標籤:焦裕祿 群眾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