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流水到天明,人家盡枕河。這就是烏鎮。
走在青石鋪就的烏鎮小巷裡,把腳步輕輕落在千百年不老去的石板上,每一步都彷彿叩響了歷史,每一塊磚瓦都彷彿在訴說著古老。時光也彷彿在我探尋的目光中停滯下來,然後悄然地回溯。我不清楚眼前那條小巷究竟有多深,似乎只要沿着那幽深的小巷一直走下去,一便能夠走進烏鎮悠遠而古老的故事裡。??
滄桑,給人一種淡淡的從容和優雅。我像是走向一條時空逆轉的隧道,沿着歲月的脈絡走向了某個昨天。就踩着這經過歷史洗禮的“蒼老”,穿過一條條曲折巷子,撫摸着那些雕花的窗欞。是在尋找久遠的記憶呢,還是在聆聽一個古老的故事?我不知道,但心卻一直都在沒來由地感動着。是為這城市所遠不能有的靜謐嗎?在這裡,就像來到了一個靜靜的天堂,只不過,沒有上帝,只有黛的瓦、暗紫的木板牆、雕花的窗,古舊的屋檐,拙樸的石橋,還有橫穿小鎮的那條幽幽的河。水是蒼綠的水,是這裡的靈魂。它靜靜地流淌着,從容地穿起了一個鎮子,也穿起了如歌的歲月。是水,潤澤了千年的烏鎮,生生不息。那輕悠的烏蓬船,悄然游弋在這水上街市、天上人間。高高的桅杆還立在斑駁的船頭,素雅的印花布在風中飄飄搖搖,搖曳着清麗婉約的水墨江南。搖櫓聲?G乃,穿越千年,遙遠卻又在不遠。
有水自有橋。烏鎮的橋另有一番情趣,多而靈。我正站在逢源雙橋上,聽說這座橋上走左陞官,走右發財。烏鎮最大的橋也不過就是東市河上的這座橋。烏鎮的橋大都是石拱的,古韻悠悠。拱橋或橫跨在河流,或靜卧於河埠,少有扶欄,只是比街面略高出三五級台階。萬興橋、咸安橋、福安橋……每座橋都有自己吉名表達人們的心愿。這樣烏鎮人將橋賦予一種靈運,每年元宵的踩橋會就成為人們祈福求緣的際遇。
往河道旁的閣樓望去,偶爾有幾位阿公阿婆在打着盹兒,支一架織布機靜靜立在屋子中間,任門外遊人嘰嘰喳喳路過,任窗下流水潺潺。真是閑適!那高生公三白酒坊的燒酒醇香滿巷,也不知飲醉了多少羈客。也許這就是所謂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吧!
最後是去參觀茅盾紀念館。從門檻步入,你就知道這曾經是個大戶人家,前堂后廳,左廂右房,迴廊曲經。人傑地靈,沈家又培養了一個自己的叛逆者,烏鎮卻因此而聲名鶴起。作為中國無產階級的文化先驅,茅盾在這雨露豐沛的江南吸足自己的知識底蘊后,開始作為一個無產階級文化戰士的長年征戰。我想,這是烏鎮的茅盾,更是茅盾的烏鎮,烏鎮的文明最終歸結於它深厚的文化底蘊。我知道烏鎮這個地方也正是通過茅盾這一代文學巨匠的名字。
??好多人都說過,烏鎮是一個舊夢,深色的木格窗子,灰檐青磚小瓦,小巷蜿蜒,黃昏般陰鬱的長廊,延伸着古典,似一幅淡淡的水墨畫,浮印人心頭。
??這就是烏鎮了,一座江南小鎮,一個寧靜的夢裡水鄉。千百年歲月的滄桑為它增添了獨有的風韻,幾分矜持,幾分散淡……貌似寂寞卻又如詩般幽雅。
??一個似曾相識的夢……
離開這個夢的時候,風兒撕開了雲層,天邊透出一絲光亮。陽光瀉在水中,船槳劃破一河水色,划碎了金,划碎了銀,河面一片氤氳。烏鎮漸漸遠去了,但這夢裡的水還在我的心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