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雜文>沙朗撈塌坎第二分卷其人、其事3

沙朗撈塌坎第二分卷其人、其事3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3,“沙朗人”形成的歷史上三次高峰

  “沙朗人”的形成歷史有三次高峰。

  長江第二次海浸(十五世紀~十六世紀)后,已有江北泰州、靖江、如皋、通洲四縣和崇明、橫沙、海門、啟東幾縣人,以講“江北話”和“崇明話”為主的坍災民、澇難民,逃上剛形成露頭沙的沙朗,小面積圍墾沙田求生。這種成群結隊,舉家同行,挑一擔,背一包袱,橫渡揚子江大遷移的社會現象,當時被人們叫“上沙朗”。叫窮奔荒灘!

  但歷史上對這段歷史只有海浸和北坍南漲這一自然現象的紀錄,和出現了一批陰沙和幾個露頭沙的記載,沒有上沙頭小圍墾求生的文字記載,只有一些民間傳說,如大陰沙,從民間傳說中分析,應在元末明初(十三世紀)時,就有人在沙頭上圍墾求生了。

  在有文字記載之前(清嘉慶年間),江南人就用“沙朗”叫這片剛淤漲的沙頭,同時,用“沙朗人”來叫這批“上沙朗”來求生的講江北和祟明口音的人,雖對“上沙朗”這一社會現象沒有正式的史料和其它的文字、圖畫記載,但這“上沙朗”的歷史,卻永遠傳留在極大多數“沙朗人”的心裡:我家祖上是從江北某某地方逃難過來的……

  筆者認為,這並不奇怪,因為新中國成立之前,書寫、記錄歷史的人因觀念關係,往往將推動歷史前進的原動力:“人民大眾”會遺忘。

  “上沙朗”,這一由江北數縣沿江的坍災民和里下河地區的澇災難民為主的,歷時二百多年的橫渡揚子江到蘇南沙洲沙頭上、沙灘上的淤漲地圍墾求生的大遷移,無疑是揚子江二次大海浸形成的北坍南漲的自然變化所造成的社會現象,“上沙朗”坍災民和澇災難民,他們是構成“沙朗人”的主要成份,是造就沙朗的繁榮和沙朗地域歷史、文化的主要原動力。

  在清朝嘉慶年間(公元1796~1820年),沙朗的各沙頭髮育迅速,形成老(南)、新(中)、常陰沙(北)三大沙頭區,出現大片荒沙灘地。同時蘇北沿江各縣,坍災區大量形成,造成大量坍災民、澇難民,由此講江北話口音和崇明話口音的大量災民、難民就成群結隊、舉家湧上三大沙頭區,圍墾沙田求生,這就形成了“上沙朗”的第一次高峰,也造就了“沙朗人”形成的第一次高峰。而且也創造了不同於長江以北的蘇北、蘇中人講的各種方言的“沙朗話”中的獨創的“江北話”,和創造了不同於海門、啟東、崇明人講的各種方言的“沙朗話”中的獨創的“常陰沙”話。

  咸豐七年,老夾壩築成,老夾二側沙頭和灘地淤漲迅速,除引來了“上沙朗”的蘇北坍災民、澇難民外,也引來了因戰亂無法營生的常宜壇、句寧鎮的種田人,他們被迫參加到“上沙朗”的隊伍中,到老夾北側灘地和南沙大部份沙頭上來圍墾沙田安家求生(原因是太平天國和湘、淮軍江南大營在這些地區往複撕殺多年,形成大量兵災民、難民);同時,戰爭結束后,原本是農民的湘軍、淮軍中退役下來的下級軍官們帶着退役的士兵,因回自己老家也無地可種,也將會營生艱難,也就主動的加入到“上沙朗”的隊伍中,到老夾北側灘地和南沙大部份沙頭上來圍墾沙田做地主。

  而且這些湘、淮軍從江南大營的退役軍人們,多年下來,已受常宜壇、句鎮寧地區人的同化。這就形成了“上沙朗”的第二次高峰,造就了“沙朗人”形成的第二次高峰。這些人就成了沙朗老沙朗人,講一種他們獨創的“沙朗話”中的“老沙話”或叫“老沙朗話”。

  民國后,段山二夾壩成,加快了二夾的灘地和各沙頭的淤漲,同時也加快了江北數縣的坍災,坍災民非常多,那時蘇北里下河地區,是十年九澇災,澇災民,難民成蜂,講江北話口音和崇明話口音的坍災民、澇災民、難民,為了活命,都參加了“上沙朗”的大行動,成群結隊舉家遷移,湧上新形成的沙灘上來圍墾沙田求生。再加上當時北洋軍政府為了加快收括民脂民膏,竟將水下的沙田也預先報批出去,鼓勵外地人到沙朗來搶灘,這就形成了“上沙朗”的第三次高峰,也造就了“沙朗人”形成的第三次高峰,也是歷年來人數最多的一

  次。

  所以,這三次“上沙朗”的高峰造就了“沙朗人”形成的三次高峰,這四面八方來的、以坍災民、澇難民、兵災民為多數的“沙朗人”,他們帶着自己的民風民俗,生活習俗,都是抱着向江灘、沙頭要地、要糧,能讓自己和家人不餓肚子,能活下去的心愿,去戰天鬥地,去圍墾沙田的,同時一起創造了沙朗地域歷史、文化和繁榮。雖然沙朗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只有二百多年(最遠只能追尋到清嘉慶年間)可他仍然是無限燦爛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