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雜文>沙朗撈塌坎第二分卷其人、其事2,一

沙朗撈塌坎第二分卷其人、其事2,一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2,沙朗地域名及其它

  張家港市從南(與常熟、無錫、江陰接攘)到揚子江邊的地方因成陸的原因和歷史不同,而有三個各具自己地域方言特色色彩的地域名稱。

  一,“沙朗”是沙洲的一塊地域,是江南人先叫出來的地域名

  古江岸,將張家港地方分成二大部份:南部叫“老江南”,北部叫“沙洲”。

  中國有文字記載開始,所有長江以南的大流域,都叫“江南”。在周滅商后,周太伯率眾赴太湖地區開創吳地后,將長江的入海一段的,叫揚子江的“江南”,叫“蘇南”,以示區別也在叫“江南”的大流域之內的“皖南”、“湖南”……而在張家港地方的“蘇南”這一塊古代陸地,叫“老江南”地域的名字,且和古江岸外側張家港的“沙洲”的成陸、冠地域名時而同時得來。

  在古江岸外則,張家港的“沙洲陸地”的形成,就是長江三角洲的成陸形成的一部份。他總的分兩個開始歷史時期和兩種自然形態:距今八千年以前開始的,長江口外南側古代沙嘴(舌沙)的伸展、發育形成的沙洲,是海相河相沉積平原,叫“江南”;和距今二千年以來,新長江三角洲的發育形成的沙洲,是河相海相沉積平原,叫“沙朗”。

  本地人為將這由沙嘴的伸展、發育形成的陸地,區別於古江岸南部的江南地域,就將古江岸南部的江南叫“老江南”,古代沙嘴的伸展、發育形成的陸地叫“江南”。這就有“老江南”和“江南”兩個地域名字的由來。所以“江南”地域有二千年的文字記載歷史。

  據考古證明,這時的古代沙嘴外側江中到“老夾”邊,(“老夾”,即當時楊子江的主泓道),有一片淺水區。最早有記載的,是在公元六、七世紀,在這片淺水區的西端,出現了二角沙、巫山沙、天台沙,后又向東發展。到公元九、十世記,揚子江發生第一次嚴重海浸,江陰以下,長江主泓道開始北移,江北岸上的段山(摩訶山)成了江中孤山,主泓道到了段山北面,加快了長江北坍南漲,“老夾”南邊成了淤漲區,出現了一長條、連串的、更大的沙頭:石頭港沙、東江灣沙、雷溝沙,到元代就出現了谷瀆港沙。

  在宋代,叫“江南”的古代沙嘴外側沙灘,和“老夾”南側淺水區的各沙頭,就有規模很大的圍墾記載。但是,由於有一條西起巫山口的“老夾”的存在,限止了這淺水區的沙頭向江中發展,只能先與“江南”的地域再並連,所以,發育並連后的這一狹長的一條地域,始終叫“江南”。

  沙洲縣誌記載,公元九、十世紀,揚子江發生第一次嚴重海浸時,在“老夾”北邊到江中 “段山”的這一大片水域,即後來叫“沙朗”的地域里,江水越來越淺,成了一大片淺水區域。這一自然現象是造成“沙朗陸域”成陸的關鍵。但當時這一片淺水區沒有沙頭,也沒有地域名。

  沙洲縣誌記載,第二次嚴重海浸時(十五到十六世紀),老夾北邊這一大片淺水區域里相繼出現了大大小小几十個陰沙沙頭,(指枯水小汛還不能出水的沙頭)後來就有段山沙、蒲沙、護闞沙等露頭沙露出水面(指一年中枯水期和小訊時露出水面),後來出現了天台沙、大陰沙、東江沙、攔門等沙露出水面。民間傳說,元末明初,大陰沙就有了居民。而且“江南人”開始叫生活在這些沙頭上的人為“沙朗人”,將這些已有人活動的沙頭叫“沙朗”。

  經過二、三百年的流槽作用,淤漲並連作用,人工促淤圍墾作用,到清朝嘉慶年間(公元1796年~1820年),江中沙頭逐步並連成二夾(江):段山南、北兩夾(江)和三塊沙頭:南沙(老沙)、中沙(新沙)、北沙(常陰沙)。這就構成了現在叫“沙朗地域”的這一大塊陸地的前身基礎。對這塊陸域有價值的文字記載也就在清朝嘉慶年間開始了。但對這塊陸域統叫“沙朗”,早在明末清初前,或更早就有了。而且是“江南人”叫出來的。“沙朗”,是“沙洲”“江南人”的方言叫法。

  二,“沙上”指那個範圍內的沙頭?是什麼人叫出來的?為什麼現在沒人叫?

  自南宋以來,到元代,中原渡江移居到“老江南”、“江南”的士大夫階級中的一些文人墨士、遷客騷人,站在古江岸或古江岸外沙嘴陸上,遙望江中“老夾”以南淺水區的沙頭,誦歌抒懷,描寫沙頭上景色時,自然用上他們北方人的口音“沙上”的詞謂。後來,自有好事者,可能認為“沙上”要比“江南”的叫法更直接,更有文化,或者表示沙嘴成陸和沙頭成陸的不同,以對已叫“江南”的地域名有所區別,並顯示自己到這些沙頭上去圍墾沙田的身份,將這些沙頭叫成了“沙上”。

  請注意:這時的人(宋末元初),有人有文字記載的所講的“沙上”,絕對是指老夾南面到江南這一淺水區域里的沙頭,因為此時老夾北面到段山這一遼闊的江面上,江南人叫海的另一個區域,後來成為“沙朗”地域的,絕對還沒有出現任何沙頭的;其次,將老夾南面的沙頭叫“沙上”,也絕對不是江南土著人的口音,是北方南遷江南的士大夫的北方人口音。所以絕不能牽強附會的,為了要硬將老夾北面到段山這一大片,元末明初才出現的叫“沙朗”的沙頭的歷史向前推,硬將宋末的北方南遷的士大夫叫的“沙上”的名字,加在幾百年後方才出現的另一個地域的頭上的說法、做法是錯的。而且毫無根據地說,當時宋末元初的人叫“沙上”時,就將“上”讀成了“朗”!

  而且極對不負責任地說,老夾北面的青草沙、慶凝沙是和老夾南面的谷瀆港沙同時在“南宋而後”出現的。

  所以硬將老夾北面實際上在元末明初才開始有沙頭出現的這一自然現象,拉到南宋來出現,還用極能迷惑人視聽的“南宋而後”這一輕鬆詞兒,就將整個“元代”給偷吃了。研究歷史,絕對不能像象寫文藝作品,可以玩弄文字遊戲!

  請看:沙洲縣誌有記載,在十五到十六世紀(元末到明代的幾百年中),由於世界氣候的變化,引起海面抬升,發生了第二次嚴重海浸,長江主泓道繼續北移,南漲北坍之勢更加嚴重,在 “老夾”南邊的淺水區的沙頭:巫山沙、天台沙、東江灣沙、石頭港沙、雷溝沙、谷瀆港沙相繼並連,並和南岸沙嘴灘地並連,形成成片“江南”陸地。

  固而隨着灘地、沙頭的淤漲並連同時,要從“江南”地域中再分出一個帶有濃重中原人味道的地域“沙上”來,已逐步失去意義。後來,這些渡江南遷的中原人,也被土著的江南人所同化;加上老夾南面的沙頭、灘地的自然演變成一片陸域后,再用“沙上”叫老夾南的沙頭的現象也就消失了。當地人,自然只承認一個“江南”的叫法。這也是中華大地普遍存在的外來戶(族、民)被土著戶(族、民)同化是同一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