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雜文>沙朗撈塌坎第二分卷其人、其事9

沙朗撈塌坎第二分卷其人、其事9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9,“常陰沙”名字考及其它

  有人說,沙朗“常陰沙”的名字,是由於這些沙頭上的沙是常熟和江陰二縣地界里的沙合堆成的沙頭而得名的。而且據說得出這個“科學結論”的人士,不僅有理有據,而且是沙朗鄉土史的權威人士。筆者不僅要問,常熟縣在“常陰沙”下游,常熟縣的“沙”怎麼能逆流而上來堆造“常陰沙”呢?再說,常熟縣有能堆造沙朗“常陰沙”的沙嗎?江陰縣是個歷史老縣,自有文字記載以來,從沒有記載過揚子江南岸邊的江陰縣有大坍方,則:沒有坍方,江陰縣拿什麼“沙”來堆造“常陰沙”?

  人們只能將這個“科學結論”當童話來看。不過筆者確實為這些權威人士捏一把汗!

  也有另一些沙朗鄉土史的權威人士說,至所以叫“常陰沙”,是因為他在常熟縣的沙頭和江陰縣的沙頭之間。看似有理,實是牽強附偽,名不符實。首先,段山南北二夾壩成前,叫“常陰沙”的沙頭是指沙朗的“北沙”全都,包括了如皋縣的紫氣沙,南通縣的橫登沙、劉海沙,常熟縣的關絲沙、焦沙、登瀛沙、文興沙。江陰地界在朝東圩港西邊,與北沙隔了中沙、段山南北二夾和南沙朝東圩港向東的一大片南沙沙頭。難道“北沙”能在常熟縣和江陰縣中間嗎?能躲在南沙的肚子里嗎?除非他們講的“常陰沙”在朝東圩港的中間,可惜,朝東圩港比干河還要窄,能放得下這幾十平方公里的“常陰沙”嗎?可見這個權威“科學結論”也是不能成立的。

  段山二夾壩成后,幾年的淤漲,約在公元1930年前後,沙朗,(包括原來南通縣的橫登沙、劉海沙,包括老夾北部灘地)的南、中、北三片沙區和二夾,全淤漲成一片土地,沙朗人叫這一大片土地為“老沙”,這是對段山二夾壩成后,在原北沙區的文興沙,中沙區的東興沙以南、以東、以東南,又漲出來的“新沙”(蒲台沙、常熟沙、高明沙、陰沙、聯珠沙、新青草沙、新帶子沙、東長沙、擔鉤沙、河豚沙、蘆頭沙等)的區別叫法,這個新“老沙”和段山二夾壩成前叫“老沙”的概念和範圍已完全不一樣,原來叫“老沙”的範圍是指朝東圩港向西的“南沙”的一大片沙頭,或者就是泛指南沙。

  從這個時候開始,人們就將這“新沙”冠上了“常陰沙”的名字,而與段山二夾壩成前的“常陰沙”的概念和範圍也已完全不一樣了。新的“常陰沙”是指現在四干河、樂余、南豐向東南的一大片土地。“西頭”老沙朗人也叫他們為“東頭”。

  所以,首先要明確,“常陰沙”這個名字,是江北南通老鄉叫出來的。

  “陰”者,江之南為“陰”,這些沙頭都在大江之南,又屬南通縣,或當年主要由南通地區的人來圍墾的,他們叫這些沙為“陰沙”,是既自然,又符合漢民族的文化習慣。所以,沙朗的“陰沙”這個名字,決和江陰縣無任何關係,但且有一共同特點,即都在大江之南。清道光年間,朝庭將由江北南通人叫的“陰沙”大部份划給了常熟縣,南通縣只留下常通港以北的橫登沙、劉海沙,南通人在“陰沙”前加上一個“常”字,也很自然。

  請看:抗戰時,中國共產黨,在收編了“錦豐商團”,成立了楊行方為主任的中國共產黨的“沙洲辦事處”的同時,成立了“江陰民眾抗日自衛隊司令部”楊行方為副司令員,請注意:這裡的“江陰”,與常熟縣西鄰的“江陰縣”是渾身不搭界的,他純指大江之南!大江之南為“陰”!這是常識。

  還有一種解釋,是從水文學、海(河)岸動力學,泥沙運動學來看:

  “陰沙”(隱沙)這個學名,是對從江、河、湖、海里,通過水流、泥沙作用淤漲起來的沙頭,在它成長過程中的某一段時間裡的名稱,對任何一個沙頭來說,他總是從水底上“長”起的,而且分淺水、淺沙灘、陰沙(隱)、露頭沙、沙頭等幾個時間段落和幾個不同名稱。不僅是民間,就是學術界也是這種叫法。

  “陰沙”(隱沙)特徵是,比淺沙灘的水深要淺,但在一年中最枯水位時,還是會淹沒在水裡,人用肉眼是看不到的。但對航船的人來說,船一擱上“陰沙”(隱沙),必須要等大汛潮時才能退出來,而對淺沙灘來說,船一擱淺,當天高潮就能退出來。所以在沙頭成長過程中,一進入“陰沙(隱沙)”階段,他“長”的速度就會放慢,而且因它看不見,“陰”(隱)在水面下,很容易讓船擱淺,會造成航行事故和經濟損失、人員傷亡,從而人們也就開始注意到、關心到它了,並為了航船方便,就對這些“陰沙”(隱沙)起名字,標在航海圖上,保證航船安全。由於有這些特徵和區別,加上到他“長”成為“露頭沙”的時間是很漫長的,一直“陰”(隱)沒在水面下,所以人們叫他為“常陰(隱)沙”。

  當每年枯水小汛時,“長”高的“陰沙”(隱沙)上,水已沒不過沙頭后,人們開始改叫這“常陰(隱)沙”為“露頭沙”。“露頭沙”與“陰沙”(隱沙)還有不同點,就是“露頭沙”上已長蘆葦等水生植物,“陰沙”(隱沙)上什麼也不長;“露頭沙”和“沙頭”的差別是,“沙頭”一年四季,只有在每年大潮汛時,即每年7、8、9三個月中的高潮位時,幾天到一個月左右時間,潮水會沒上沙頭,若當年潮位低,可能大潮汛也沒不上“沙頭”,這時沙朗人就可以策劃上這些沙頭上圍墾沙田了。而“露頭沙”除每年枯水期,即每年12、隔年1、2三個月中低潮位時,也是幾天到一個月左右,它能露出水面外,其它時間都不能露出水。“露頭沙”和“沙頭”還有不同是,“沙頭”上已有陸上野生動物生活,水生生物更豐富。

  在段山兩夾壩成前,幾百年來,沙朗的成陸順序是由西向東演變的,據傳說,明末清初時,中沙盤籃沙、東興沙已有沙朗人在圍墾了,東邊隔一條深夾泓的,後來叫“段山北夾”的一片淺沙灘里,有個別沙開始“露頭”,還有一大片“陰沙”(隱沙)存在。人們開始叫這一片沙灘為“常陰(隱)沙”。到清嘉慶年間,“常陽(隱)沙”的橫登沙、劉海沙、紫氣沙有人類活動,朝庭開始對沙朗進行行政管理,將沙朗的二夾三片沙區標在地圖上,有段山南夾、北夾名外,始有叫南沙、中沙、北沙三片沙區名。到道光年間,朝庭將沙朗一分為四,紫氣沙劃歸如皋;橫登沙、劉海沙劃歸南通;朝東圩港向西一大片叫“老沙”的劃歸江陰,其它沙頭劃歸常熱。官府將標為“北沙”的,南通人先叫起來的“常陰(隱)沙”的,被如皋,南通,常熟三縣瓜分。

  常熟縣將自己的沙頭叫“沙洲”、“沙洲十三洲”。如皋縣的紫氣沙因南坍北漲,離南岸而去,沙朗人就不將紫氣沙再放在“常陰(隱)沙”內,而沙朗人始終將南通縣的橫登沙、劉海沙放在“常陰(隱)沙”內,而且沙朗人也不管常熟縣將他轄下的原北沙沙頭叫在沙洲十三洲之內,仍然將他們都叫“常陰(隱)沙”。直到二夾壩成后,公元1930年左右,南、中、北三片沙區、二夾、北夾北灘並漲成一大片土地叫新“老沙”后,這才將新的“新沙”叫做“常陰(隱)沙”為止。

  但不管怎麼說,“常陰沙”決不是老天(或有人)將常熟縣的、江陰縣的兩縣的沙合堆起來的;也決不是在常熟縣和江陰縣之間而得到這沙頭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