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雜文>沙朗撈塌坎第三分卷民風、民俗4

沙朗撈塌坎第三分卷民風、民俗4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4,沙朗人住房變遷及其它

  沙朗人的住房,是經過住泥缸,滾地籠(滾箍樓),茅草蘆菲笆房,土基牆茅草房,半磚牆、磚牆草房,瓦房、樓房、鋼筋混凝土房子這一歷時幾百年的變遷過來的。

  最早來到沙朗求活命的沙朗人,是江北坍方逃命而來的無路可走的難災民,叫“窮奔荒灘”,來時一無所有,叫“潮沒精光”。來后,挖野菜、摸魚捉蝦、打野雞、野鴨、野兔充饑,一面拚命挑泥築一個小圍圩,讓自己可以在當年大汛高潮時能逃過一劫,一面就地挖淺坑,就地燒制“泥缸”做住房,就地采蘆葦、茅草做一個頂,擋雨露霜雪,這是以防萬一大水來時,可以浮溷在水上,可以逃生的辦法。所以江南腳朗人叫沙朗人為“溷缸浮屍”。

  收到一熟糧飯後,也要藏在泥缸里,生了細佬,養了雞、鴨、豬、羊,也要藏在泥缸里以防老鼠、豬獾、黃鼠狼作殘。泥缸,這是最早踏上沙朗的難災民為求生存的住房。

  當將生活的周邊清理好,口糧也基本有着落,與外界也有聯繫后,就開始建造滾地籠做住房。沙朗人將滾地籠親切的叫成“滾箍樓”,足見我沙朗先輩的精神世界是多麼豐富而浪漫,就是在過如此艱辛生活的時候,還是幢景着美好的末來,相互鼓勵着要永遠向前看!

  最早的滾地籠材料全是荒沙島上就地取來的材料,在高沙頭上壘高的條狀地基上,選擇粗長的蘆葦,十數根捆紮成半園弧拱型,二腳理入泥里,上面先鋪上一層蘆菲,固定在拱架上,再抹糊草拌泥,再鋪上茅草,低矮狹長,大人要彎腰進出。就地取材,編蘆菲笆做門,用蘆葦、柳條、荊條做一些生活用品,燒制盆、罐、碗,燒制行香灶燒吃食。

  沙朗人最早與外界交流應是冬、春荒到江南腳朗討飯,或拿魚乾、蝦干、兔等肉乾去換生活必需品,換鹽、種子、鐵鍋和鐵制農具自然是最優先考慮,其次才是禦寒的衣服棉被了。筆者年輕時在海島上施工,條件很困難,曾和師父們搭建過這種簡易滾地籠,放施工工具和材料。

  當時沙朗人與外界聯繫的船,主要是江南腳朗在老夾里捕漁的漁民船。江南腳朗的漁民也將船帶進了沙朗,沙朗開始有船,有漁民,他們生活在水上,也在陸上造“滾箍樓”住。

  最早到沙朗有組織的圍墾沙田,是官家,有記載的是清朝嘉慶年間,由官家統一圍墾好后,再租給種田人種,每戶限租二十畝,當時圍墾的江防大堤是朝庭出的錢,堤岸叫“皇岸”。當時沙朗最大的改進,是官家帶了船上沙朗,設與江南腳朗擺渡的官渡船,也有了運輸船,沙朗開始有人開店,一開始他們也住“滾地籠”(滾箍樓),主要是換沙朗人的糧飯、魚乾、蝦干、兔子等肉乾謀利。

  在清朝道光年間開始,朝庭將官墾制改成承買墾田制,有錢的戶頭買了灘照,自己組織圍墾,自己做地主,再租給農民種。當時,因為即便是官吏,還是有錢人、地主,到沙朗后,沒有生活條件,還是先得住滾地籠(滾箍樓),來組織圍墾的人就運來竹子、竹種,沙朗人開始種竹,用竹、竹篦來造滾地籠,沙朗人的滾地籠開始有了大改進。

  圍墾前,先選一塊高沙頭壘成條狀地基,用細竹或毛竹片彎成園弧,插入地下成拱型,上面再間隔順排細竹或毛竹片,上面鋪上蘆菲,用篦絲收緊加固,將整理好的茅草或稻草,梢向下從兩邊地腳向上鋪,鋪上一排用竹片上下夾住,用篦絲收緊加固,一排復一排,合攏在弧頂,做一孤狀型蓋,復在上后再用篦絲收緊加固。因為竹拱可以搞得較高,又用竹篦緊固,大的滾地籠(滾箍樓)人好站直。開始用竹子做門,做簡單傢俱。這時木製傢俱也進了沙朗。

  有了正規的圩塘、埭、農田水利,有了竹子,一般圍墾好三年,生活得到改善的沙朗人就考慮建蘆菲笆茅草房了。蘆菲笆茅草房與滾地籠最大的區別,是有用蘆頭笆做牆的長方型房子,有竹子做的梁、桁,擱在牆上,沒有柱棵,屋頂為兩分坡有尖頂的。用竹篾緊固,房頂先鋪蘆菲,屋頂的做法如滾地籠一樣,上面也是鋪稻草或茅草。人可以直立在房子里生活,蘆頭笆做的牆上可以開方型的窗、門,用蘆頭笆或用竹子做大門做窗門,門為單扇,窗為上翻撐窗。這蘆菲笆茅草屋,還是因材料的強度關係,房子只能造得既矮又窄,也因條件關係,還是只能燒行香灶。有眾牲圈房、茅坑房。這種蘆頭笆茅草(稻草)房,直到1949年解放,在沙朗東頭常陰沙新漲灘的新圩塘里,還是農民的主要住房。

  沙朗人在生活得到相對安定后,就開始制土基,踏絨的泥里摻入稻草,用一可脫卸的木盒子做土基坯,一般半尺厚、一尺寬,一尺半長(老尺,下同),空壘起來日晒風乾后堆放藏起來。一般是在圍墾好沙田靠十年後,這時自己所種的樹、竹子都已成材,可以派用場,這種土基牆外抹上草拌泥的房子,正梁就用上了樹材,邊梁、桁條一般還是用竹子,起碼有一根樹材拄棵,一般人家要造三到五間,全從中間門進屋,左右有門洞進兩邊房子,屋頂二分坡,還是用蘆菲打底,屋項用稻草(因墾荒,茅草已采大不到),這種屋叫“漫屋”。所用稻草要精心整理,清去老短葉、草屑,叫“搜”稻草。

  鋪屋頂時,稻草梢向下,一層一排復一層一排,每層每排全用竹片夾住,再用篦絲緊固在桁條上。屋項蓋好后,用麻繩成網狀將屋面網罩住,最後將山脊和屋沿露出的稻草梢包起來,用竹片夾住,緊固在粱和桁條上,將網屋的繩頭緊扎在竹片上,網繩爛,翻屋項。開窗洞,制木窗格,有上翻、單開、雙開木扳窗門,考究的人家,窗格上鑲上大魚的鱗片。一般人家,前、后開單扇木門。

  造房子的緊固材料已用上了鐵釘,因用材關係,房子造得較高、較寬廠,房間的功能,也有了分工,有堆房、客堂、卧室。最大的改變,是在有了後門的客堂間里置上一隻有煙囪的二眼灶,有一隻湯罐,設有灶界,放灶界菩薩。一般情況下也用土基牆造眾性圈房、茅坑房,有了柴房。這種土基牆稻草頂房叫“漫屋”的房子,一直到1949年解放,還是沙朗普通佃農的基本住房。

  清朝咸豐七年,老夾壩成后,老夾兩邊和沙朗西頭老沙,淤漲加快,圍墾業加快,特別是一批湘軍退役下級軍官,來沙朗圍墾,有一定資金,開始有人開窯燒磚頭。沙朗農民開始有人造半磚牆的茅草屋頂的房子,外牆是五寸或十寸空堆牆,上半段是土基,正、邊三根梁,都用上了樹材或木頭,有三根拄棵,柱棵上有橫向牽杠的兩分坡桁架,桁架上擱梁,下有石基礎,桁條(椽子)是樹材或木桁條,用竹廉子打底,鋪上稻草屋項,房子的進深(寬度)加了倍,房子也加高了。這種房子叫“三路頭漫屋”。

  造“三路頭漫屋”時,就對造房子有了更進一步的考究,磚牆面為清水白灰勾縫牆,房間隔斷為土基牆。窗子的規格沒有大改變,客堂間灶頭就有了三眼灶,二隻湯罐,最大的改進,是前大門改成雙扇木門,進左右房間加了門。造房的緊固材料用的鐵釘比例大了,而且石灰成了重要建房材料,杉木、福建松,成了要緊建房材料。住這種半磚牆“三路頭漫屋”房的人家,有眾牲圈房、茅坑房、柴房外,有條件的在場頭上另建幾間房,安排廚房、蠶房等,客堂間成了會客、休息、娛樂的地方。

  解放前,造半磚牆的“三路頭漫屋”,成了普通佃民的畢生追求。所以造“三路頭漫屋”與造其它“土基漫屋”最大不同,就是要請陰陽先生來看風水,選宅基,主要決定房屋的朝向和位置,輔助房子與主屋的安排,出門和上河塌用水的小徑安排等。陰陽先生一定下來,就由掌作泥水匠將房子的外圍輪廓用石灰線打出來。牆基要挖夯溝夯實,動土前,要上土地廟拜祭冥告,在宅基四圍灑米粒,掛符,放炮仗,叫齋宅神,迎請石敢擋。一般半磚牆的“三路頭漫屋”都要用石塊築牆基,叫“排基”。

  造“三路頭漫屋”上正梁時,一是要請算命先生選“吉時”,上樑時要搞“拋糧”喜慶儀式,所拋饅頭、團圓、粽子、糕,是女主娘家送的,還要拋喜錢,鄰居們都可以來搶“拋糧”、“喜錢”,要放炮仗、鞭炮,木匠掌作師父還要說唱一些吉利詞話,並要先釘一根竹釘,叫“有根有基”,也叫“萬年釘”。正樑上貼上一條“太上老君急急如令”的紅紙符,副樑上貼“福祿壽”。

  造房子前,要請陰陽先生看風水、定宅基,動土前上土地廟拜祭冥告、齋宅神,和上大梁時要選吉日,要搞“拋糧”的喜慶儀式,這也是沙朗人造“拍屋”、“瓦房”必做的儀式。這是一種鄉土文化。

  全磚牆或半磚牆的五木樑、五木柱棵、木桁架、木桁條(椽子),屋頂用薄木扳打底,鋪上小麥秸做房頂的叫“五路頭拍屋”,造這種房子費工、費錢,一般佃農是無力建造的,是自耕農們的畢生追求。這是小麥秸將根鍘去,桿鍘成斜口型,叫“鍘麥秸”,鋪屋頂時,根向下,一根麥秸壓一根麥茄,有一定厚度,用一木拍拍成斜狀,所以叫“拍屋”。再間隔用竹片夾住,用篦緊固在桁條上,屋脊堆築很高,兩頭翹起,翹起的兩頭叫“迎風”“殺風”,遠看似二條黃龍卧於屋脊,所以又叫“堆脊屋”“龍背屋”。這種“五路頭拍屋”,五到八年才要翻屋頂。

  這種“五路頭拍屋(堆脊屋)”房子,木桁架有二層橫向牽杠,房子又加寬了一半以上,加高到六尺以上,用石基礎。房子的最大的改進在採光上,左右二到四間房,全用上玻璃雙開關窗子。在卧室的小麥茄屋頂上,用上一點小瓦,鑲嵌上塊死天窗玻璃。客廳雙開大門加寬,用上了有環有環碗的木材大門。磚牆全是十寸厚空堆牆,內外清水白灰勾縫,客廳大門兩邊是十五寸牆,有牆洞好放東西,房間的隔斷用五寸磚牆,牆面清水白灰勾縫。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后,水泥進了沙朗,磚牆內外改用三夾鮮粉面加白石灰紙筋膏抹面,再刷白石灰水。鐵釘、木材、石灰、磚是四大主材。

  一般造得起這種半磚、全磚牆“五路頭拍屋(堆脊屋)”房子的人家,客堂間的布置就有講究,必有八仙桌、靠背椅子、茶几,除眾牲圈房、茅坑房、柴房外,必會造幾間則關廂房,可能是土基牆草房。安排廚房、蠶房,必有磨房、織布機房等,而且差不多會養牛。解放前,這種磚牆或半磚牆的“五路頭拍屋”的房子,也為沙朗開店的小商人們所追求的,當時在沙朗各小鎮上,這種規格房子也要佔一半左右。

  解放初、土改前,上面所述的四種房子,仍然鋪滿沙朗大地,當時,偶有幾幢青瓦磚牆房,嵌在一片黃色的草屋頂中間,這是地主老財、發財人的房子,很是扎眼。

  沙朗的瓦房大致分冷攤瓦房和冒板磚瓦房二類,這種房子主要在清末民初,由私鹽販子先造起來,這種瓦房也叫磚木結構房子,沙朗開始有樓房。一直到1949年解放,能造、能住瓦房的,只有地主、大商人。由於房子屋頂很重,帶來了梁、柱要加粗加長,地基要處理,柱下石基礎要加大,房子就要造“九路頭”。九梁、九柱、大桁架,桁架橫向牽杠有二層或三層,木門、窗等就要揩桐油。為減少因地基不均勻沉降,房間的隔斷有用木板的。住這種瓦房的人家,至少是一個側關廂,大多是四關廂,配套房子一大批。基本都有護宅轉河,有的大地主還建護宅磚碉堡。造這種房子,鐵釘、木材、磚瓦、石灰,水泥為主要主材。

  抗日戰爭時期,鋼筋混凝土傳入沙朗,在大鎮集上出現磚、混、木結構的幾層樓房。上世紀文革結束后,沙朗的草屋頂房子才逐步消失,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沙朗農村裡開始建磚、混、木結構的幾層樓房。到本世紀初,沙朗已很少有人住平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