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學習心得>杜郎口中學參觀學習心得體會

杜郎口中學參觀學習心得體會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杜郎口中學參觀學習體會談

  開放的杜郎口

  走進杜郎口中學的教室,第一感覺就是真的與眾不同,教室里三面都是黑板,走廊里也是黑板,走進它的課堂,更讓人瞠目結舌,學生們無懼無畏的發言,快速而有序的爬黑板,圍繞着教室四處轉着聽課情景,學生們或坐或站或蹲的聽課場面,激烈而緊張的討論,無一不深深的觸動着我的心靈。

  以前也曾參觀過許多名校,聽過許多大型的優質課、觀摩課,沒有哪一次讓我如此震撼。杜郎口的課堂真是全“亂”了,他完全打破了以往的教學常規,給人以全新的視覺感受。他真的實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的教育理念,並充分開發了學生的潛能,開啟了學生的智慧之門,使學生各方面的素質都得到了鍛煉和提升,使素質教育落到了實處。通過課堂發言,鍛煉了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小組討論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通過點評他人,展現了學生細心又公正的精神,這樣的課堂怎能不讓人振奮呢?

  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杜郎口中學找到了一條可行而有意義的路子,那就是給每一個學生創造充分表現的時間和空間。我們看到杜郎口中學學生的表現慾望和表現能力是極強的。他們沒有農村學生常有的那種不敢大聲講話、不敢表現自己的羞澀感和怯懦感。他們一個個都被激活了,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充滿自信的。相信他們走上社會也會充滿信心和勇氣。

  杜郎口中學教改的成功讓我們真正思考究竟應該如何切實推行素質教育,特別是農村的教育改革應該怎麼做。有人說中國農村條件差,實行素質教育有困難。杜郎口中學的成功對此做了有力的回答,素質教育不完全是硬件問題,因為當初杜郎口什麼都沒有,卻走出了一條路。由此看來,素質教育關鍵不在於學校的硬件,還在於人的理念。

  杜郎口中學的教改還提醒我們,要重新估量學生的潛能。現在很多學校和老師,還沒有真正相信學生。而在杜郎口的課堂上,學生表現非常精彩,搶着闡述自己的看法,反駁別人的觀點,看起來課堂很亂,其實活而有序。

  杜郎口的成功還告訴我們,教師的成長關鍵在課堂,在實踐中磨鍊。現在一說提高教師素質就是請專家來作報告,外出學習。其實,智慧型教師的成長關鍵是在實踐。智慧和知識不是同一個概念,智慧的核心是在實踐中創造性運用知識去解決問題。從這個角度看,我認為杜郎口中學的教師在校長的引領下,通過在課堂中的磨鍊,已經成長為智慧型老師。

  杜郎口中學的經驗從本原上回答了什麼是教育,什麼是學習,老師之職責是什麼,應該有什麼樣的課堂模式、什麼樣的師生關係等根本性的問題。它打破了班級授課制建立幾百年來形成的教學教條和“本本”。它打破了現行的所有教育學關於課堂教學模式的規範性要求。它追求的是沒有任何一點形式主義的實實在在的效果和效益。它衝破了重重阻力,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子。它在中國的一個鄉村裡,寫出了一本具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教育學。它是本土化的,但它與現代最先進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

  杜郎口模式是開放的、創新的、成長的,也是鮮活的。杜郎口可以學習,但硬性地照搬照套是危險的。學習杜郎口模式要因地制宜,一旦成功了,最終形成的就是“自己”的模式。否則,很容易邯鄲學步、東施效顰,畫虎不成反類犬了。

  學習杜郎口,還要超越杜郎口。要用發展的眼光,甚至以批判的態度學習杜郎口,要科學、求實、認真地看待杜郎口的改革,要立足自身的現實借鑒杜郎口經驗。

  縱觀杜郎口中學的成長曆程,可謂“十年磨一劍”。該校教學管理的成功經驗可簡述為:校長“緊”起來,教師“忙”起來,課桌對起來,黑板多起來,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其中的關鍵是三個字:“緊”、“動”、“活”。“緊”是指校長作風樸實,管理嚴格;“動”是指學生在課堂上“唱主角”,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活”是指課堂創新追求實效,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潛能和創造性得以較好的發揮。

  一、讓管理“緊”起來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崔其升校長於一九九八年臨危受命到杜郎口中學,作為學校發展的謀划者、引領者、指導者,他以強烈的事業責任感,變壓力為動力,嚴格管理,整頓秩序,選賢任能,建章立制,提出了“精教憤學、與時俱進、真抓實幹、鑄就輝煌”的口號,使“質量立校、質量立身”深入人心。

  校長“緊”起來,管理嚴起來,教師們各“種”各的“責任田”,人人“忙”起來了,教育教學的辦法也多起來了。教師們在校長的帶領下,一心撲在學校里,以教為樂,用白紙精心備好每一個教案,用心上好每一節課,認真批改每一本作業,耐心輔導每一個學生。從解決“學生不愛學、學不懂”的問題入手,大膽探索提高教學效率的新路子,不僅使學校教學質量由末尾躍居全縣前列,同時也逐步形成了別具特色的課堂教學“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打造出了自己的教育品牌。

  二、讓學生“動”起來

  為使教學質量在起點很低的情況下得到快速提高,崔校長帶領校干學習借鑒“成功教育”、“合作學習”等先進的教育理論,以及“目標教學”、“洋思經驗”、魏書生育人教書經驗、國外分組教學中的思想、方法,最終達成共識:要想大幅度的提高教學質量,只有解放學生、喚醒學生、激勵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要使學生成為學習主人的具體辦法,就必須改變“一言堂”,就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唱主角”,發展主體地位。學生怎麼學好,教師就應該怎麼教。改革教學方式,變指令式為超市式,變注入式為發動式,變被動式為互動式。崔校長常年深入課堂聽課近千節,並及時評課指導。他不僅用自己的“心動”使得教師們的“心動”了,而且把自己的“心動”變成了全校教師實實在在的行動。

  三、讓課堂“活”起來

  把課桌對起來。在教學形式上實行分組教學,每班分成六至八個學習“互助組”,每組由一名學生當互助組長,相當於一個小“班主任”或承包人,負責本組學生的紀律、學習的檢查、監督、組織。教師在進行學習評價時多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以利於增強學生的團體意識,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讓黑板多起來。在教室牆壁上盡量多的增加黑板面積,使更多的學生能“爬黑板”、上講台,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或“傑作。這樣比傳統的授課模式成倍增了學習反饋的有效信息量,顯著提高了反饋矯正的效果,使教學目標得以更紮實的落實。

  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改變過去“我講你聽、我說你做”的授課方式,教師成為教學過程的策劃者、組織者、合作者,當“導演”。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走上講台當“演員”、當“先生”,或講解、或糾錯、或爭辯、或表演、或操作,人人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風采”。圍繞着教學目標,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來,主觀能動性得以充分發揮,學習主體地位落到了實處。學生學習積極性高了,學習效率提高了,學習成績好了,學習負擔也減輕了,“知、能、情”三維教學目標也真正得到了有機達成。

  激情教育的黛溪中學

  黛西中學是濱州鄒平的一所縣城學校,學校的硬件可是不一般,但是,他們的特色還是軟件建設。

  一、具有濃郁文化氛圍的校園

  進了學校,讓我們最嘆為觀止的就是學校的六百米櫥窗。櫥窗里的內容門類很多,天文、地理、文體、藝術無所不包,最多的就是學生的自辦小報,全是以小組為單位的,據說是涵蓋了全校所有的小組,這些學生自辦小報的內容多是和學科教學相關的,櫥窗比較簡陋,許多方面夠不上精細,也多不上鎖,但是是學生的作品,是學生的園地和舞台。

  能和這一排排學生自辦小報組成的櫥窗相媲美的,是學校路旁的一排排燈箱。燈箱很大,應有近一米長,半米寬,也很多,反正學校的每一條路旁都布滿這種燈箱,燈箱上有名人頭像和格言,只不過這些“名人”出自學校自身,是優秀科主任和科代表的,這對師生無疑是一種很大的激勵。

  學生的教室和老師的辦公室窗戶上,也刻上了各種激勵人心的口號,我沒有問他們的老師和學生,但我猜可能是班訓和各辦公室的精神寫照。教室里則沒有什麼布置,搶眼的就是每個教室前面,南面(學校南北向的,南邊是窗戶)後面全是黑板,稍為遺憾的是南面的窗戶全被黑板遮掉了,不通風,夏天會比較悶熱。這樣的布置非常有利於學生隨時到黑板上板演。教室的後面有一排柜子供學生放課本及其他雜物,給學生提供了方便。

  二、生生科代表、師師科主任

  真正使黛溪成名的就是其實行的“生生都是科代表,師師都是科主人”的制度,它真正讓師生全面地動了起來,而且權責分明,容易到位。

  把每個班級分成了六個小組,每個小組的所有成員都根據其興趣特長等擔任每個學科的科代表,為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學校對班級的考核細化到小組,從學習成績到常規管理,如果小組在每個月考核達標,這個小組就可以參加每月一次的有獎遊學活動,如未達標,小組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反思,爭取下次達標。為了保證競爭的公平,學校對所有小組在分組時都採取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辦法。這樣各小組學生為了能達標和遊學,便會在學習上相互合作,相互幫助,在常規上相互督促,不讓一個同學掉隊。

  同時,為了讓小組的學習有章可循並得到切實的幫助,黛溪又改變了對教師的考核辦法,讓每位任課教師又成了各小組內各學科科代表的“班主任”。

  對教師的考核包含這些科代表的進步和發展,這就叫科主任科代表捆綁考核,科主任不僅要對科代表的本學科學習成績負責,還要對其常規表現負責,這就把全員德育用制度的方式落到實處。

  在聽課中,我們發現,班級內每個小組的學生分工明確,合作學習有條不紊,質量很高,這和任課教師在課堂上要評選“今日之星”和“明日之星”不無關係。也就是說,每個小組課堂的活動質量,每位教師都要進行考核、評價,這是對科主任的要求,同時,科主任還要組織科代表的家長會,定期與學生交流,還要參加有獎遊學生活動。據學校老師告訴我們,老師的工作量是增加了,但也在和科代表的密切交流中收穫了作為老師的快樂。

  山東省鄒平縣黛溪中學實行的“生生都是科代表,師師都是科主任”的教育模式,我認為它從體制上解決了“全員育人”的問題,同時又能極大地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性。黛溪的成功告訴我們,學校是師生生活成長的地方,必須把師生的“主人”地位落到實處,切實調動全體教師、學生髮展的積極性,一個好的班子加上一個好的機制,才能創造奇迹。

  三、激發情感的課堂教學途徑與方法

  黛溪學校將課堂教學作為激情教育改革的中心,要求每個教師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全面注重和發揮各種情感因素的作用,使認知和情感有機協調,互相促進,使課堂教學成為令學生嚮往的積極愉快的活動。

  黛溪學校鼓勵教師採用超越傳統的集體備課方式,在堅持原有的各教研組教師定期研討、個人復備的基礎上,開展科主任與課代表的集體備課,讓學生參與對學案的完善工作,同時使課代表能夠依據學案組織下一步的小組預習。備課時制定的學習目標包括認知和情感兩個維度,並以具體的教學內容為依託,使二者在課堂教學中和諧地統一起來。各學科都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情感教育素材,這些情感因素是引起師生情緒共鳴的基礎,也是制定情感目標並加以落實的基礎,教師們在努力挖掘的同時,注重因材激情,做到以知載情,以情促知。此外,教師備課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情緒備課”。為在課堂上更好地實現情感共鳴、心靈共振,任課教師課前需要積極調控情感,帶着良好的心境走進課堂。

  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也是教學工作的主要場所。黛溪學校從以下幾個方面打造“激情課堂”:首先,創新教室布局,根據需要將學生課桌布置成小組對桌式的形式,便於學生相互交流,合作學習。教室三面布置黑板,配以多媒體設備和室外流動黑板,滿足了學生平等展示的需要,也適應了學生快速、大量獲取信息的需求。其次,科主任、課代表共同駕馭課堂,或教師放手讓課代表組織課堂教學,在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基礎上,教師精講控制在5分鐘以內,針對學生疑難問題進行解惑。此外,創新教學模式,將課堂教學過程分為激情導課、自主學習、激情互動、魅力精講、拓展應用、生成創新六個環節,各環節之間具有相融性、不定性,可以根據不同學科、學習內容、班級、課型的特點來進行調整。

  作業與評價是及時掌握學生學習動態,激勵其不斷進步的有效手段。學校將原來的鞏固性作業變為結合學案的預習作業,以便了解新課,抓住重點難點,保證課堂效率,並鍛煉自學能力。各學科還聯繫生活,布置一些探究性作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校對學生的評價突出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對學生課內外的學習情感、態度和創新表現的衡量,由科主任負責評定;二是對學生個人的縱向比較,由科主任和班主任掌握情況;三是小組的集體達標評價,對照每月的學習目標,由年級處根據每月的素質教育測評得出結果。每月底三項成績的總和,結合德育成績,被評為優秀的小組就有機會獲得有獎遊學的獎勵。

  自主互助的濰坊五中

  濰坊第五中學是一所具有50年辦學歷史的濰坊名校。歷年中考、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學科競賽成績及省市區各學科知識競賽、藝術、體育、科技等成績在市區名列前茅,先後被授予國家“十五”重點課題實驗基地、省級規範化學校、省初中教學工作先進單位、省電化教育示範學校、省藝術教育示範學校、市初中示範學校、市初中素質教育個性化發展學校等榮譽稱號,連續12年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

  一、自主學習——把課堂還給學生

  在新課改背景下,濰坊五中着力推進以構建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教學模式為主要內容的課堂教學改革,通過改變課堂結構,調整教學關係,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使學生自主參與學習過程,快樂地獲取知識,實現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高效、高質課堂,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素質全面得到提升。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增強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班級的凝聚力在無形中增強了,學生比以前更為團結了,在連續幾次開展了班級活動中,都收到了很好的反映,而且,在這樣的自主學習環境下,學生學會了主動思考,創新思維的火花不斷迸發。”

  二、自主管理——把校園還給學生

  為加強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學校啟動了面向學生的“五個一工程”,以強化對學生的養成自主教育。

  “五個一工程”包括辦好一份手冊——《成長的足跡》,辦好一份刊物——《五中校報》,辦好一個文學社——“朝陽文學社”,辦好一個電視台——“春蕾電視台”,辦好一個廣播站——“希望之聲廣播站”。在各項工程的建設工作中,學校儘可能地把管理權交給學生,以不斷提升其自主管理的能力,堅持由學生自主承辦節目,並不斷完善電視台設施,加強對電視台學生工作人員的培訓。在學生的自主管理下,電視台節目在原有基礎上又設立了《學習之星展播》、《英語頻道》、《電視散文》、《校園MTV》、《我愛我班》、《我的老師》等多個欄目,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健康發展提供了一個有力的載體。

  三、自主活動——把能力還給學生

  以社團為形式的開放式教育,已成為當前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它不僅能加強學生對社會的體驗和感悟,還能促進其社會實踐的能力,增強其服務社會的本領。為此,學校積極創新自主互助課堂教育模式,通過精心選拔和培養,在學生中成立了文藝、體育、小紅帽志願者、助學幫困、文明禮儀、小交警等十個學生自主、互助管理的校園社團,統一服裝和佩戴小紅帽,通過開展群體活動,引導和帶動所有學生參與到建設文明校園和文明城市的各項有意義的活動中來,以此發展特長,培育個性。

  如學生們通過文明宣講社團組織開展了“拒絕零食從我做起”、“遠離網吧,文明上網”和“遠離毒品”討論會、“放學路上我們該怎麼走”辯論會;通過文明糾察社團糾察校內不良風氣,切實擔負起了“校園衛士”的光榮職責:通過交通協管社團嚴查學生上放學路上各類違反交通規則現象,在交警的指導下到學校附近十字路口,維護交通秩序;通過助學幫困社團啟動了“l+1,雙學雙促”活動,組織幫困分隊和待優生結成學習互助組,督促、幫助待優生理解、學透和鞏固所學知識,使“雙學雙促”活動成為長才幹、作貢獻、求發展的有效載體;通過社會調查社團把生態建設與綠色文明教育結合起來.組成多支弛會實踐和調查小分隊,積極投身於社會實踐活動等等。這些活動的開展在加強了學生自主、互助管理意識和能力的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他們綜合能力的不斷提高。

  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校園還給學生,把能力還給學生,從自主互助課堂,到校園文化建設自主管理,社會實踐自主活動,濰坊五中以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為核心。不斷拓展教育思路,為學校素質教育的實施注入了新的血液與動力,從而激發了學生全面發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上一頁



杜郎口中學參觀學習心得體會 標籤:軍訓心得 兩會學習 黨章學習 外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