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教學反思>狼教學反思

狼教學反思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篇一:狼教學反思

  《狼》是七年級下冊的一篇自讀課文,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我本着以讀促譯、以讀促講、以讀促解的原則來設計課堂教學。

  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途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初一的學生學習文言文,處於打基礎的階段,讀得琅琅上口,甚至成誦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義。本文篇幅短小,全文僅二百餘字,情節生動,脈絡清晰,易於熟讀乃至成誦,因此誦讀是本文教學的重要環節。

  在熟讀的基礎上疏通文義是必要的,但切忌煩瑣的講解,也不必字字句句求確解。對於自讀課文主要是讓學生藉助註釋及工具書自行領悟,教師可作必要的提示或簡要的講解。本文敘事簡潔而又情節曲折緊張,引人入勝。教師可因勢利導,將學生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對生動的情節有深切的感受。引導學生揣摩語言,認識狼貪婪、兇狠和狡詐的本性,以及屠戶心理、行動的變化過程,正確認識人與狼鬥智斗勇的矛盾。最後,對本文主旨的理解只要抓住兩點即可:一是故事之奇,二是作者的議論。

  在實際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兩遍課文。本文難念的字書下都有注音,學生朗讀的字詞障礙很小,讓學生朗讀主要是讓學生熟悉文章。學生朗讀時,教師巡視,發現學生朗讀中國共產黨同存在的問題,然後提示大家。接下來找幾位同學朗的文章,以更好地糾正讀音和朗讀節奏。

  學生能正確朗讀後,自讀書下註釋,便於疏通文義。然後,學生根據註釋完成課堂練習卷,試卷中包含了重點詞語、一詞多義、翻譯句子和結構理解。完成後,學生再讀課文。學生能夠正確流麗地朗讀,但是沒有讀出故事的緊張曲折性,教師範讀一段,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學生再練習朗讀,讀出故事的緊張曲折性。

  接下來,學生以填空的形式梳理文章的脈絡。文章的脈絡分為屠戶和兩狼兩個相輔相成部分,以填空的形式便於學生梳理。文章脈絡梳理清晰后,對文章進行賞析。賞析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賞析文章的一個詞,一部分是賞析文章的一句話。每一部分教師都舉一個例子,然後讓學生默讀文章,自由選詞句,思考內涵,將賞析的內容簡要記在書上,組織好語言回答。

  最後,讓學生積累含有“狼”字的成語作為本課作業。

  這節課在設計時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尤其體現在語言賞析方面。學生在自主選擇的基礎上,深入思考,哪怕只有一得。另外,本課的朗讀設計時一大特色,使學生脫離了以往文言文朗讀的枯燥無味,激發了學生的朗讀興趣,以讀促講、以讀促解,符合語文教學的特點和規律。

  當然,本課設計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試卷的運用是否可以作為本課的反饋來處理?這樣更能檢測本課的教學效果。在課堂上沒有進行串講的環節,只是通過梳理脈絡和語言賞析進行。對學生是否真正了解大義缺少檢測,如果加入這一環節,會更好地體現自讀課的教學特點。

  這節課是在學習了餘映潮老師的教學后,結合自身特點、學生特點、本地的教學特點設計的,其中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老師指教。

  篇二:狼教學反思

  從文言知識着眼,蒲松齡的《狼》,無疑是集聚詞類活用、句讀、一詞多義的典範之作。然而,就文章內容而言,本文故事性強,“狼”與“屠戶”的爭鬥正切合著學生的閱讀趣味,能喚醒學生強烈的閱讀熱情,這對於改善素來“低溫”的語文課堂大有裨益;另外,從寓言的寓意把握為切入口加強當代學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主要是公民人格教育(提高學生與邪惡勢力作鬥爭的勇氣與智謀)也是以《狼》為文本的教學能生髮的課程內容。但是,文本價值的相對廣泛性與課堂容量的有限性的矛盾使我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試圖突破文道分離抑或重此輕彼的現狀,謀求一種“魚與熊掌兼得”的古文教學的理想。現狀的客觀存在決定這是一條荊棘小徑,在艱難跋涉中,亦有幾點收穫,主要如下:

  一、學生聽課情況而言,由於我所帶的七年級(3)、(4)基礎不一樣,所以學生的聽課情況也不一樣。文言文的學習中,文言詞彙的積累是不能規避的一項語文知識的學習。在授課中,我在學生初讀文本時,根據學生的朗讀實際,並在隨後的重點字詞的朗讀及句讀的掌握中,都是認真聽,了解學生錯讀、誤讀的字詞,讀完后立即更正,這一方面,兩個班相差不大。在文言翻譯理解方面,三班的學生的學習興趣極濃,學生在此環節的表現中都很出色,因為文章故事性很強,他們可以通過狼的本性“狡猾”、“狡詐”以及初讀文章后對文章的理解等來推斷文章的所表達的意思、主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課堂表現很活躍,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成果。但是在四班,由於他們基礎稍差,主動學習的能力薄弱,基本上靠老師講解為主,不過,四班的孩子有一點很值得誇獎,那就是只要老師強調過的,叫他們記的東西,他們都很認真的聽老師的話,總之,這篇課文,在“文”即文本理解這一方面兩個班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二、對我自己而言也有收穫, 在流程設計中,我力求走出學習文言文的既定模式(作家作品介紹---字詞正音----字詞解釋、重點句子落實-----文章解讀------內涵思想),首先,我把本文分成了幾個畫面,通過圖片的形式把這個故事講給學生,你是如何根據狗的狀態判斷這一幅畫在前一幅畫之後?學生的回答是:一隻狼像狗一樣坐着,一隻狼走開了。我便會緊接着追問:像狗一樣坐着,用簡潔的文言來說是什麼?學生答:犬坐。於是我趁勢說:哦,犬坐,便是像狗一樣坐着,而不是狗坐着,所以其一犬坐於前,是不應該讀作“其一犬?坐於前”的,應該是“其一?犬坐於前(和學生一起回答)”當然,雖然設計這一環節是為學生理解文意服務的,但這並不代表本課的文言詞彙的學習到此就告終。總之,“教學設計要服務於學生”、一切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中心是這堂課於我的最大收穫。

  三、初次真正的嘗試“文”與“道”的結合。我主要是以“道”為主線,從“狼”的形象的品讀,到屠戶戰勝狼的原因探討,到寓意的理解,最後歸結於現實生活中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該具備的鬥爭智慧。在“道”的層層深入下,旁顧到“文”的積累,我認為,對於故事性強、語言相對淺顯的文言文而言,這未嘗不是一條可取的解決“文道結合”的嘗試之路。

  然而,“文道結合”誠然是一條文言文教學的理想之路,初次嘗試,也在清晰地告訴我:塑造它的完美形式絕非易事,它需要教者能夠在“文”與“言” 中左右逢源,這對語文教師的教育智慧是一大考驗。教師如何在生成的教學資源中遊刃有餘、調配有度決定了課堂的生澀與成熟。在這一方面,這一節課還有諸多遺憾之處。

  篇三:狼教學反思

  最近從市教育局組織的構建課堂教育模式的實踐活動中,感受頗深。雖然從某種程度上說,語文知識和能力是鮮活而又充滿人性的東西,不能用某一種模式或者構建一種“萬能”的授課程序來達到其最終的目的,但是就語文教學的現狀卻不容易樂觀,在此種情況下,統一思想,相對的構建一種在大多數情況下較為適用而又合乎語文教學規律的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而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育中比較薄弱的環節。許多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有相當程度的畏難情緒和厭惡感,傳統的教學中“字字落實,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經”,被許多教 師奉為至寶,在學生方面卻異化成為令人頭痛的緊箍咒。一篇血肉豐滿的文章,被肢解的支 離破碎。這種文言文教學模式,遏制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令中國傳統文化的名篇淪 為學生難以接受、甚至拒絕接受的“殘羹冷炙”。當教學中的某種遺憾成為一種引人注目的 教學現狀時,其原因之紛雜自不待言,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開啟智慧,放開眼光,大膽創新 ,讓中國傳統文化重新煥發她的魅力。

  我一直想:怎樣的一堂課(文言文教學)才是有成效的一堂課?怎樣的一堂課才能最大限度的使學生能夠自主的從課文裡面得到屬於自己的東西?革新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對先前教學思想的一種反思、借鑒和超越。反觀傳統的教學(文言)的模式,從最早的私塾教育,強調的是一種直觀而又簡單的教學理念: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書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們說,他們的結果是好的,就是在無形之中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章)的一種感悟力,就是所謂的“慧根”,而我們批判的應該是他們的教學方法,傳統文言(建國后,白話文)教學因為受到語言習慣的影響,自然不如古人學習是的自然和流暢,一般情況下:“教師讀,學生看;教師譯,學生記”的教育模式大興其道,究其原因,大家認為這種教育方式的顯性因素明顯,即學生能夠基本明白其義,並能翻譯。但是文章的意蘊何在?文章所體現的鮮明的人性和個性以及鮮活靈動已怡然喪失。



狼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