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2影評(二)
小說《教父》尊為男性的聖經,是一種男權主義的體現,男性體內的破壞欲、操控欲在書里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不論是深埋心底的陰謀、性慾扭曲的發泄、變態血腥的殺戮,對於男人們來說,都是潛意識裡所憧憬的,手握乾坤、操縱勢力、殺戮、剷除異己、復仇、性慾,男性體內的惡之花在此嬌艷的綻放。考利昂老頭子,一個打不倒的黑幫帝王,一個內心深不可測的男人,一被無數男人尊為神的男人,他總能用他獨特的邏輯和道理來使得一切看上不不合理、不被社會法律接受的東西變得合理化,而且讓讀者產生認同感,西西里的惡劣生存狀況使得男人們變得暴力,為了生計殺戮、爭奪,考利昂老頭子把這種生存狀態帶到了美國,在這座鋼筋混凝土的森林裡,脆弱的人之能成為狼群的口中之食,而考利昂,說是為家庭奮鬥,還不如說是男性主義的完全爆發,變成狼,變成男人。
教父的哲學在文字的表現下變的合理或者是可以接受,美國資本社會下的複雜使得這個鋼筋混凝土森林失去了絕對的善和絕對的惡,從根本上來說,這可以歸結為社會財富的分配不均,而這種不均之下就不可能有絕對的公平,沒有絕對的公平就使得這個社會體現存在漏洞,而考利昂們,就是看到機遇主宰漏洞的人,教父的哲學在這種不公平之下變得合理,更可怕的是,很多人高度認同了這種哲學。這種存在變得合理而且有必要,有這種需求,就存在了提供服務的人。有個理念說政府是提供公共服務的企業,而對於黑手黨家族來說,他們在一定程度上給一些人提供了公共服務,他們的運營也愈發的往企業靠攏,所以可以說考利昂家族就是一種小型的政府雛形,存在即是合理,這種存在就是因為有需要服務的需求,所以他們存在,而這種存在合理不合理是很難下定義的,你站在什麼立場,它就是什麼。考利昂們的合理是建立在非法活動上,而在這種情況下,法律是誰的法律?提供公共服務的人制定的秩序就是法律,而教父的哲學在這個社會漏洞之中就是法律,也沒有合法和非法之分了,一切都歸結為利益之爭和人趨利性,這兩點是我們社會存在的根基,也是《教父》體制之中的支撐點。我們社會本來就是建立在殺戮和罪惡之上,殺戮的人多了,我們稱之為國家,而殺戮少的,卻被定義成了“犯罪分子”,占利益大頭的人為了維護秩序,定義死了利益小頭者,那些漏洞里的小頭利益者被冠上了“非法”,正所謂,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
小說里着墨的第一代教父的發跡史在電影第二部中才出現,老教父的發跡史較為的傳奇,而在對教父發跡史的描寫之中,關於家庭對於老考利昂的影響有很多着墨,老考利昂當初所作所為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妻兒,老教父在言語之中經常提及要好好照顧自己的家庭兒女,家庭才是第一位之類的話,但是在實際之中,考利昂家族發跡以後支撐其的並不是家庭,而是男人膨脹的野心,小說之中老教父臨死前說了句:生活如此的美好。這可以為維克多考利昂的人生哲學標上一個注點,而之後麥克的發跡史幾乎是翻版了老頭子,在電影的最後,麥克的心最後還是歸附到家庭之愛,雖然孤寂而死,但是死之前想到的還是自己的妻子、女兒,意大利男人們最後的鄉愁還是家庭,這和老教父死時的敘述有異曲同工之妙,相比維克多考利昂死在天倫之樂時,麥剋死的時候相對凄慘,因為麥克做的比他老爹更絕,麥克是生長在美國的,他並沒有老爺子的西西里男人情懷,或者說是沒有西西里人的鄉愁,雖然麥克最後還是死在西西里。麥克對待家庭並沒有他老爹精明,但是這也決定了麥克的事業會比老教父做的更好,三部曲最後還是畫龍點睛,應了第一部的東西,關於家庭的歸屬放在這部完全男性主導的電影之中,並不顯得突兀,反而使得電影更具韻味,馬里奧普佐非常懂得把玩男性的智慧和情懷。
邪惡和正義本來就沒有一條很明顯的界限,如今社會冠之以的界限是根據法律和道德來評判的,而這些都是統治上層所主導的,如果按法律評判,《教父》之中沒有一個好人,整個就是一群犯罪分子的內鬥,犯罪分子的區別就是有些犯罪分子很壞,有些沒那麼壞,那為什麼那麼多人開始崇尚“教父精神”呢,是現實社會的不公讓人們開始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地下復仇者?還是純粹被教父中霸氣外露的男性主義所吸引?這是個問題,這種反面英雄崇拜至少可以說明了一種隱微的訴求,不論是什麼,它實實在在的存在着,並且深刻的影響到了電影、文學。
三部曲的第一部是最為宏大的,為教父系列奠定了穩固的基礎,第一部制定了規則,塑造了人物性格,這種規則、氣質、性格在三部之中是貫穿的,第一部之中所出現的人物應該是三部之中最多的,故事情節也最為的複雜,第一部可以分為兩個段落,其實就是兩代教父的交割之分,由馬龍白蘭度主導的前半部分和由阿爾帕西諾主導的後半部分。
第二部開始於古巴戰亂,主要敘述第一第二代教父的成長史,勾勒出麥克考利昂的內心蛻變過程,應該是三部曲之中故事最簡單,脈絡最清晰的一部,第二部是雙線敘事,時空並不在一條線上,小說之中第一代教父的發跡史被安插在了第二部電影之中,穿插並敘,其實第二部電影的肌體主體應該是第二代教父的成長史,這兩段交插是是父子倆在不同時期、同一個年齡的對照,這樣安插、對比加強了電影的深意,這樣的安排不得不說是非常精闢的,雖然劇情簡單,但是卻一點都不單薄。
兩代教父的對比並敘使得人物性格更加的凸顯,麥克並沒有繼承老教父的處事哲學,也沒有很好的處理好家庭與事業的關係,從根本上來說,這主要是基於兩代教父的成長經歷差異,創業容易守業難,麥克承擔的壓力是甚於其父的,老教父的威嚴來至於他的“講道理”、以心換心的處事哲學,而第二代教父的威嚴是建立於冷酷的手腕上的,這差異的來源還是要歸於不同的經歷,老教父發跡於上世紀初期美國移民潮時期,社會複雜、制度不健全、經濟混亂蕭條,可以說是身處亂世,老教父獨特的處事哲學使其能在亂世之中大有作為,他的處事哲學贏得了很多人的尊重,西西里的鄉土家庭思想也使得老教父非常重視家庭關係,所以第一代教父能得心應手的經營家族事業。而麥克考利昂和其父親的成長經歷差別甚大,麥克是完全生長在美國,自幼受美式哲學的影響,希望當一個安分守法的模範公民,他的家庭思想觀念也是美式的,與他父親相處的亂世美國不同,麥克所處的時代已經是太平盛世了,美國的發展蒸蒸日上,法律完善,政府壯大,這些擠壓了家族事業的發展空間,麥克面臨巨大的家族轉型危機,而第二部之中對峙公堂也是為了使自己的家族事業合法化,麥克面臨的困難和壓力遠遠大於老教父,他的成長經歷和思維模式已經基本上擺脫了老式黑手黨的思維模式,在夾縫中求生並不容易。而電影對此的勾畫也在側面宏偉的臨摹出了那個時期美國的政治、經濟、法律、社會發展史,以一個家族的轉型展現出整個社會的宏大轉型,這種轉型過程極其尖銳犀利的描繪出了美式民主、美式制度的宏觀大框架,這也是教父系列電影最為偉大的地方之一!特殊個人的奮鬥史呈現出的是整個社會、國家的巨幅浮世繪。第二部電影勝在此。
第三部圍繞一個融資陰謀展開,老年的教父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犀利,更多沉溺於家庭里短和自我利益的維護,第三部在一些方面丟失了前兩部的精神氣質,滿臉皺紋的阿爾帕西諾並沒有滿臉皺紋的馬龍白蘭度充滿威嚴,陰冷威嚴的教父轉變成了一個畏首畏尾的資本家,誠然,這種轉型是極其明智的,但是基於前兩部的整體氣質,這種轉變不禁會讓人失落,電影末尾教父最後的權謀施展的威嚴在阿爾帕西諾抱着死去女兒撕心裂肺的抽泣之中煙消雲散,教父老了。想想第一部中馬龍白蘭度看着死去大兒子威嚴、收斂的悲慟,第二部中馬克謀殺二哥時的沉默、陰冷。我們看到的不再是不可戰勝的Godfather,而是一個老年喪女老男人的無助。這也預示着教父時代的終結。
老麥克的經歷告訴我們,在美國不論黑道白道,生存規則是一樣的,表面上合法的資本競爭並不比黑道運作更乾淨,本質上都是骯髒的利益鬥爭,西裝革履之下,仍舊是弱肉強食的那一套,晚年的麥克沉浸在救贖之中,坐擁資本帝國,老麥克內心卻被罪惡壓垮了,數十年的血雨腥風,這位黑手黨領袖雙手沾滿鮮血,有親人的也有敵人的,懺悔和救贖基本上成了這部的主題,誰知道這個看上去不可戰勝的靈魂有多麼的脆弱,他的救贖之路也是他自我摧毀的道路,最終一代叱詫風雲的梟雄在孤寂和懺悔之中死去。他沒有死在為自己家族開疆擴土的戰場上,而是像一盞孤寂的枯燈,在風中燃盡。
《教父》系列成就了一群演員,或者說是他們成就了《教父》,馬龍白蘭度飾演的教父重新詮釋了什麼叫做黑幫領袖,幾十年過去了,一提起教父,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腦海中會出現馬龍白蘭度的偉岸身影,他對教父的獨特詮釋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觀眾的心,他讓教父這個角色不朽於電影史冊,他所飾演的教父成為電影界一個不老的神話!不可顛覆的神話!阿爾帕西諾雖然只有一米七的身高,但他卻可以被稱為電影演員之中的拿破崙,他賦予教父的精氣神讓他成為好萊塢的無冕之王,而他之後所塑造的一系列人物更是證明了他的實力。沉默、冷血之中的運籌帷幄、永遠不讓別人知道自己在想什麼的幽暗內心使得第二代教父也充滿了非凡的魅力,而第三部最後阿爾帕西諾無聲的慟哭更是成為影史中經典的一幕。
《教父》三部曲都有很濃重的基督色彩,第一部教堂受洗之時的經典暗殺串聯,第二部弗雷德向聖母祈福之時的謀殺,第三部則整部和梵蒂岡教堂掛鈎,教父三部曲里宗教的氛圍是很濃的,基督的普世教義於黑手黨放在一起的時候居然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力。教父本身的含義在為嬰兒洗禮的時候保證其宗教教義的人,而在《教父》之中,這種保證受教育的對象變成了整個地下社會,黑色的勢力包裹着整個社會,這種“教父”與宗教教父的反差變得很有寓意,讓人浮想聯翩,每一次宗教儀式后就有一次謀殺,這種反差產生了非常有衝擊力的藝術效果,而老麥克最後的懺悔和救贖也非常的符合基督教的宗旨,《教父》並不反宗教,相反,《教父》三部曲都深深的烙上了西方基督教義的精神。犯罪分子也是有上帝的。這也算教父的一個獨有氣質,另外《教父》三部曲都有很濃重的西西里風,片子里存在一股鄉愁,或許這指西西里人的文化認同感吧。這些氣質都影響到了電影的配樂和布景,教父的配樂較為的古典,有很濃郁的意大利西西里風格,尼諾·羅塔的神來之筆讓《教父》在聽覺上也魅力無窮,那一曲經典的speaksoftlylove也成了《教父》靈魂的一部分。
教父2影評(三)
經典之極的《教父》系列簡直是美國黑手黨家族的浪漫史詩,卻照樣是不朽傑作,在很多觀眾心中的地位很高很高,但這並不意味着深愛《教父》的人們對罪惡的黑手黨有什麼好感。人們詛咒與唾棄罪惡,可我們卻無法不為老科里昂、麥克唏噓,不僅僅是人物身上某種人性的魅力,更是對他們身處哈姆雷特般境遇的深刻同情:對他們而言,只有tobe才意味着生存。
老科里昂用中國武俠的話來說,大盜亦大俠,卻與那些偽君子與無良惡棍判若雲泥。他經營賭場等黑社會生意卻拒絕了毒梟索洛左的販毒提議,因為他認為賭博和女人是社會必需品,而毒品卻是貽害深廣的"撒旦”;他主張暴力血腥卻無私的充當弱小市民保護傘。作為一個丈夫和父親,他竭力的愛着他們,盡量讓他們過不受打擾的幸福寧靜的生活。可這樣一個堅持原則的長者卻不得不面對時代的變遷:毒品生意不可避免,大毒梟索洛左蠢蠢欲動。終於,被暗殺不成老科里昂卻重傷住院。小兒子邁克為救父刺殺索洛左後亡命西西里,邂逅並娶了美麗純真的意大利女子為妻。長子桑尼如火般展開報復卻因被姨夫出賣命殞亂槍。同時麥克也痛失愛妻。老科里昂為使愛子平安歸來在風雨飄搖之中不得不於死敵簽下了屈辱的城下之盟。而經歷了滄桑沉浮的紛繁世事後的麥克也不得不毅然挑起家族重擔,謀略屢出,雷厲風行,最終擊敗諸敵,在血雨腥風中成長為第二代教父。在續集中麥克在黑社會與政界中運籌帷幄,翻雲覆雨。然而一幕幕悲劇夢魘般向他襲來:哥哥弗雷多背叛,他含淚忍痛處理了,但不禁回憶起多年前父子兄弟其樂融融的溫馨親情。妻子凱目睹家族中種種罪惡、血腥,面對日益冷酷、神秘的丈夫,她痛苦萬分,墮胎后傷心的離開了家。青年時代樹蔭下甜蜜的愛情,“死生契闊,俯仰一世”的旦旦誓言瞬間煙消雲散。最後,獨自一人坐在凄冷的湖邊,眾叛親離,親情、愛情都成了血色的碎片,殘酷、猙獰的景象。茫然、痛苦、疲憊,湖水依然那麼蒼翠、平靜……第三部依然是麥克擴充他龐大的帝國,並讓自己的侄子文森接掌,悲劇與陰霾延伸到下一代。
影片《教父》始終籠罩着現實的陰森霧霾,情節扣人心弦,格調沉重卻不失自然流暢,敘事宏偉卻不失細膩深刻的細節描繪。細節深刻精細如影片突出的一點是在麥克幾次受到重大打擊的時候只能從眼神的小小轉變上窺得他內心的變化。一個例子是當他職業性的意識到哥哥就是內線時,鏡頭是麥克持續好幾秒鐘的近景,邁可垂下雙眼,下意識地轉過身,用手摁住太陽穴,麥克這種極端痛苦的神情非常直接的剝落在觀眾面前。在前兩部中,影片是通過外化的表現手段來突現邁克爾的心理衝突,那在第三部中,對社會批判的同時,影片又將主視角回到了邁克爾孤獨心理狀態的呈現上,從開頭霍塔湖蕭條的表現,到聆聽兒子演唱時回想起以前西西里的一段美好往事,再到向神父禱告的時候流露出的沉重負罪感,直到最後的回憶段落,出現了很多次邁克爾的心理獨白,在邁克爾向教士告解時留下的淚水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孤寂的靈魂在懺悔,我為何會那麼害怕,上帝為什麼只給我唯一的選擇,為什麼?我原本也很正直,我原本想做好事,我原本想讓家族走向正軌,是什麼背叛了我,我的心?另外影片其中少許幾幕輕鬆溫馨、自然清新的情景同樣值得稱道。如老科里昂的女兒康妮充滿異域情調的婚禮溫馨浪漫,人們盡情談笑、嬉戲,這時那個二戰英雄、品學兼優的陽光俊朗少年,正在樹蔭下與女友凱他那請說愛呢!影片中那如畫如詩的西西里鄉村風情、淳樸自然的鄉風民俗又是多麼讓人陶醉啊,這些零星的美好點綴、調和絕不可少,同時也驚人的收到了烘托的效果。
《教父》獲無數獎項,征服與震撼了無數人的心靈,很多人都說這部超越性的影片絕非一部黑幫電影,更像是在世俗中掙扎的人類命運的縮影,人生的悲劇和人性的孤獨,皆是人類的宿命。邁克爾從人到教父的轉變過程在某種程度上折射着所謂大人物的一生。我們大可不必認同導演對人生的悲劇論調,也應對暴力與罪惡反感,我們只需傾聽與看:影片末尾邁克爾趴在女兒的身上號啕大哭,我們聽不見他的聲音,音樂將一切都掩蓋住了;影片終結時老邁疲憊的麥克坐在午後的椅子上,孤獨一人闔然長逝,彷彿有無盡的傷悲,而這一切都被深深的嘆息淹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