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小小說>精彩小小說>我們什麼都不會失去

我們什麼都不會失去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生於此時感覺此時,是我們最現實的沉浸。

  我們都知道曾經和未來都是不靠譜的,唯獨此時最重要。無論作出什麼樣的選擇都是最真實的表達。對與錯沒有必要去分辨,即使後代給以的評價稍偏公正性也屬正常。因為他們沒有親歷只能用手頭的材料分析推測,即便是大家公認的歷史也會賦予撰稿人的情感,只能接近真實,裡邊的虛假當然存在。

  我們一路走來,學習、生活、索取、奉獻,喜怒哀樂什麼都得品嘗,彷彿歷經滄桑,人世間的事一言以蔽之,心知肚明、見怪不怪,只能裝聾作啞、淡泊明志,看上去一副與世無爭、事不關己的狀態。其實內心世界非常敏感,因為環境資源共享的普及率,讓每個人都享有思考的價值,關心價值的取向與支配的理由。

  走與想同時在路上,或許曾經的某些決策今天感到慚愧,或許曾經的衝動更能感動如今。無論哪一種意識襲擊今天,只能當做笑料。至於涉及到今天得與失這個話題,我想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的感悟更深,意識更明確、判斷更準確。

  歷史不斷提醒告誡人們,爭權奪利是人性最不可饒恕的殘缺,虛無主義同樣是人性最灰暗的弱點。大家都明白,吃穿住行、享受生活高質量、需求方便快捷是現實努力的方向。人們為了提高一點點要付出多少心酸,為了把比較生活作為一種努力奮鬥的目標要流多少汗。但因為社會沒有給每個人以實現公平競爭的機會,多數人的競爭意識流產了,而少數人贏得了實現個人價值的機會。這是社會的問題,是社會把多數人的意識帶到泥潭不容易自拔。

  有什麼樣的社會就會出現什麼樣的人群。你想過去“三座大山”即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像瘟神一樣纏着人們,好不容易被推翻,人民當家做主又實行社會主義所有制,人民公社大集體,一窮二白,只為生存保障作努力。心裡空蕩蕩,沒有過多的私心雜念作祟。好不容易漸漸適應了這種社會模式,改革開放、包產到戶、砸碎大鍋飯又走進人們的生活。以物質刺激下的經濟很快佔據了制高點,彷彿曾經的精神生活顯得那樣蒼白無力。到底哪一種生活是人們嚮往的?我們都在體驗,從不能肯定到不能否定都存在着寶貴的財富,我們同樣一如既往,什麼都不曾失去。

  有人講,今非昔比,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國力大大增強都是改革開放的結果。就是人們的思想變得複雜了,產品不真了,陷阱多了,貪官遍地,安全的係數沒有了等等,好像這個社會顧此失彼,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彷彿失去的東西遠遠大於得到的東西。但細細一想,無非是一個精神和一個物質的關係,二者一失衡就導致心裡失重。其實什麼都沒有失去,只是一種現象被另一種現象所掩蓋,精神還在,物質不失,二者不斷交換位置,為一種潛在的需要作準備。

  從暫時的擁有到消失只是一瞬之間的事,我們是過程的見證者、體驗者、分享者。自己是誰都不知道。只為自己來過而感到慶幸,只為品嘗到一點點感覺而欣慰,只為因為自己的付出換來的一張張笑臉而歡欣鼓舞。我想這已經很滿足了,夠奢侈了,對自己是最好的安慰。

  人們會不斷醒悟,貪是最可恥的表現。或許這是資本社會故有的頑疾。我們應該相信,一個好制度可以挽救一個人人鄙視的社會現象,更會相信,公平正義的司法力度會匡正每個人的自覺行為。即使當下的社會風氣不堪入目,應該承認這是暫時的一種現象,改革允許,體驗更允許,不然我們的總結會不完整、沒有說服力。

  家庭和個人都是社會現象的濃縮。我們可以問問自己:失去的多還是得到的多?大家都懂得物極必反這個道理。干任何事都要把握一個度,這是保障生命順利進行的大智慧。如果人人都能平衡這種關係,站在事件之外的高度審視自己,那將是另外一種境界。

  生活本身就是一種過程,不存在得失之分。生命只在證明一種存在和能力,自己為這個社會奉獻了多少而不是索取了多少,這樣想會很樂觀很平靜。



我們什麼都不會失去 標籤:經濟學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