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散文欣賞>國務院副總理和他的玉門油礦的親哥哥

國務院副總理和他的玉門油礦的親哥哥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國務院副總理和他的玉門油礦的親哥哥

  張博學

  寫玉門油礦的各種文章象采玉門油礦的石油一樣完備而詳盡。寫玉門還有話可說嗎?現在,講一個埋藏在油礦深處的“天方夜譚”。

  玉門油礦有親弟兄兩個,前後作了油礦的主要管理人,都學識淵博,儀錶堂堂,才華橫溢,都抱有經世濟國的理想。但他們的命運大相徑庭。兄弟居廟堂之高,哥哥居地獄之深。而命運皆有石油起,都是玉門油礦積的德,也是玉門油礦惹得禍。所以,我把這個故事捆在玉門油礦,象宋代文獻記載石油一樣,記載給歷史,讓人回味、思考、嘆息、評說。

  這上了廟堂之高的兄弟是康世恩,一個眾所周知的名字。他從帶領解放軍接管玉門油礦,到做石油部部長,再到做國務院副總理,成了黨和國家高級領導人。

  而這處地獄之深的哥哥叫康世英,一個鮮為人知的名字。他從國民黨政府時期派往玉門做油礦主要領導人,到1949年,他把玉門油礦完整地交給共產黨,具體說是交給他弟弟代表的共產黨,從此,一部生活中的真實的電影傳奇故事上演了,可惜的是世人根本不知道有這個未拍成電影的真實的電影故事的存在

  康世恩因為是人們熟知的人物,新聞、電視中曾有過大量他的報道,也出版了《康世恩回憶錄》、《康世恩傳》等傳記作品。在記載中國石油發展的歷史中,康世恩的名字也永遠和中國石油發展的歷史聯繫在一起,記敘在一起,所以,不多贅述康世恩的歷史。這裡只簡單地說,他在1949年奉中共中央人民政府的命令,率領解放軍西進,接管了玉門油礦。而這次接管是與他的哥哥進行的。進行的儀式是怎樣的場面,怎樣的氣氛,沒有影像資料留下來。而交接的歷史文書肯定是保留在玉門油礦的檔案館。這裡只粗略地向讀者說明康世恩的哥哥康世英的血淚悲劇。

  由於筆者和康世英的後人有親戚關係,簡略地知道了一些康世英的悲劇,但知道的也並不十分詳細。他的後人不願觸及這段傷痛的歷史,很少向外人訴說其家世,偶爾提到,唏噓不已,也非常簡單,不願把事情說得非常透徹,他們的內心有太多太深的治不愈的傷口,因此,在這裡我也只能說個大概,甚至一些細節也許不十分準確,但總體情況是真實的,不敢有半點虛構。

  康世恩接替他哥哥管轄的玉門油礦之後,他的哥哥因為保衛油礦未被破壞,並且真誠地熱烈歡迎共產黨及其人民政府接管油礦,被作為有功的起義人員對待。先後安排到酒泉、張掖地委做參事工作,享受着較好的政治和經濟待遇。1957年,中國人都知道這一年發生了什麼。在找不到右派的情況下,一個為舊政權做過公務的人自然是右派。哥哥作了右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弟弟劃清界限也是自然的事。問題遠不是到此為止,厄運在不斷升級。在頻繁的政治運動的高壓下,每一次運動的到來,都要接受一次更高規格的待遇。先是褫奪公職,接着關進監獄,再從監獄中消失的不知下落,直到其血肉和靈魂永遠蒸發,進入太空。其間的皮肉之苦,精神摧殘的過程和心路上的磨難,是可以想象的。問題還在於,康世英被抓走,去了什麼地方,他的子女不知道;聽說關進監獄,什麼地方的監獄,他的子女不知道;聽說去世了,去世在什麼地方,他的子女也不知道。反革命家屬沒有理由和權力詢問其父親的下落。最後聽說關在戈壁深處的一所監獄,死亡在茫茫戈壁的不確切的場所。自然沒有遺書,沒有遺物留存給任何人。他的子女想尋找其骨骸,茫茫戈壁,浩浩沙海,到哪裡去尋找?把一個人扔進戈壁大漠就像把一個人扔進大海一樣,是無法尋找的。

  後來知道,他消失在《夾邊溝紀事》描寫的那個地方。

  其實,今天看來,人死後扔進大海,是海葬,雖血肉進了魚腹,但靈魂融入海洋,那是怎樣的深邃;而扔進戈壁,是戈壁葬,也是前所未有的葬俗,雖血肉進了狼嘴,但靈魂融入太空,那是怎樣的浩渺!都是完美的歸宿,用不着找的。

  我想到了藏族人的天葬。天葬是神聖的,聖潔的,把人剁成碎塊,扔向天空,雄鷹盤旋着食其肉,逝者化作雄鷹,翱翔於天空。我也想到了偉人的“海葬”,“把骨灰撒在大海中”,逝者化作大海,與蒼天一體,其靈魂直接升天,這是多好的造化、修鍊!康世英的子女應當認為,他們的父親在煉獄后被天葬,是罪惡賦予的神聖,極樂世界迎接了他。

  康世英去了極樂世界,留下五個未成年的子女。為了養活年幼的弟妹,老大去了帶給他父親災難的、帶給他叔叔榮耀的玉門油礦,成了他叔叔管轄的玉門油礦的一名礦工。那時候人力資源匱乏,去油礦工作,不需要走後門,所以不是走了康世恩的後門才進了油礦,而是為了生計才進了玉門油礦。為了養活家庭,哥哥把父親的責任承擔起來,每月的工資全部寄回家,供弟弟妹妹們生活。也為了養活家庭,哥哥終生沒有結婚。在他能結婚的年齡,由於政治和經濟的原因結不了婚。在政治和經濟條件允許他結婚的時候,他已垂垂老矣。至今,年屆80的哥哥孤身一人,過着傷感的生活。弟弟妹妹也在彈指一揮間中退休。纏繞他們的是對父親不盡的思念和人生的傷感。

  老大在叔叔康世恩手下工作時,康世恩對其親侄子在工作上也是關照的。但是,由於那時的社會風氣,作為侄子,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沒有“雄心壯志”,作為叔叔,作風也正派,沒有利用權力提拔侄子一官半職。雖然康世恩位居石油部長、國務院副總理,他的侄子在石油系統工作了一生,退休時仍然是工人。這在今天的社會風氣下是不可思議的。

  1994年,康世恩在蘭州視察工作。在寧卧庄賓館會見了他的侄子、侄女。家族團聚,很少輕快的歡聲笑語,空氣中,更多的是凝重、沉重和語塞,無話也唏噓,有話也唏噓。他們是榮耀叔叔的顯赫地位呢,還是嘆息父親的悲慘結局?只能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我曾問過康世英的二兒子,80年前後為什麼不找政府為父親平反昭雪?他回答,剛開始覺得沒有希望,到感覺有希望時去找,政府部門回答工作已經停了。天大的事,沉重的包袱,痛苦的折磨,就這樣放棄了。康世英後人的木納和老實是驚人的。

  康世恩弟兄兩個對玉門油礦是有功的,對國家是有功的。康世恩作國務院副總理是理所當然的,他的哥哥作戈壁灘上的野鬼,是不公平的。康世英、康世恩家族與玉門油礦有不解之緣。在寫玉門的文章中,康世恩與油礦都是連篇累牘讚美的對象,而他哥哥的存在和作用卻不為人知。所以在寫河西走廊系列散文玉門篇的時候,撇開其他不說,只寫康氏倆兄弟,以為其哥哥招魂。讓世人知道,河西走廊的玉門曾經發生過這樣傳奇性的故事。這部傳奇故事足以創作出一部感天動地的電視劇。我把這個素材提供給有志創作電視劇的人,讓他們在熒屏上真實再現這段歷史。當然,康家的後人極不願提及這段歷史,是否能夠深入發掘素材,還要看他們是否同意。但留下一個真實的歷史,總是有價值的。

  (作者為原蘭州石化公司員工職業教育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