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出生在贛中的一個小山村,那裡有我爸的父老鄉親,思親訪友回故鄉,回想童年最心傷。我爸出生在國家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一個貧困農村的家庭。記得在我年幼的時候,家中的祖房都是很古老又陳舊的房屋,而且是祖先留下的唯一的固定資產,光線不好,空氣又不對流。但是我爸老家地處丘陵地帶,可以說六山、一水、三分田、老屋的東邊是一條小河,一年四季水流不斷,青山綠水景色好。南邊是水田,用來種植水稻。綠色稻米香又多。西邊是高山,山上樹林高又大,好比是一個綠色銀行。村裡有林權的農戶每年均可獲得一定收益。北邊是一個村莊,聽老輩人說,我們這個村莊是由北邊的村莊在奉新廖姓十八世祖先開始到這個村莊建立新居的。
曾經記得在我爸童年的時候,到了夏天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夥伴到河邊洗澡、游泳,在那時候就知道去玩,完全不知道幫着父母做點家務事,到了上小學的年齡,我的父母就讓我在不遠的村莊讀書,到了讀三年級的時候,就要到另外一個村莊讀書,而且還要走3公里的機耕小道去讀書,並且要經過一條小木板橋和農田、村莊,然後再到學校,在這所完全小學一讀就是三年,特別到了冬天,一路都是霜凍和冰塊,一不小心就要摔倒在地上。我爸父母特別擔心我爸過這個木板橋,沒有欄杆,一不小心就要掉到河裡去,因為這個所為的木板橋只有幾根木料和木板架設起來的,所以凡是家中有小孩在校讀書父母就為這個木板橋特別擔心。
我爸父母就兩個兒子,我爸和哥哥二人,大伯比我爸大十六周歲,我爸有好幾個哥哥和姐姐由於種種原因都沒有生存,長大以後獲得了更多知識才知道,原因是我爸父母近親結婚,所以近親結婚小孩的成活率是很低的,我爸在家就是一個教訓。幸運的是我爸和大伯健康的長大成人。
有一年在小學升初中的時候去參加考試,我爸平時的成績在同齡人中還是處於中等水平,但是70年代初期,我爸的童年失去了我爸最可愛的父親,從此以後爸我母親帶着我過着貧困的生活,大伯一直在外地打工,平時很忙,所以很少回家,在農村沒有勞動力,就沒有勞動工分,養不了家,胡不了口,更難以共小孩讀書,從此我爸就沒有讀書了,只有在家種田。
到了九十年代初,農村面貌逐年發生改變,我爸的家鄉也發生了巨變,一直到現在農民種田不交一分錢,而且政府還有各種補貼,比如家電補貼、種子補貼、農機補貼、肥料補貼等等,應有盡有,黨的惠民政策在邊遠的山地發生了變化。如今家鄉的進村小道變成了水泥路,總投資70多萬元,在村理事會的各種努力下籌集到了不少的資金,農民每人只出了少量的資金,主要的是國家扶助的項目資金和在外的各界人士捐款,全村的父老鄉親看到這條村級水泥公路修建好,心裡特別高興。因為這條水泥路沒有修之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生產資料都無法進出,給農民生產和生活帶來許多不便,嚴重製約了當地糧食生產和經濟發展。現在農民終於盼到了黨的惠民政策,也看到了這條“富裕”大道。
五年級:魔痴幻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