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開展得有序且熱烈。我們首先採用了抽籤的方法決定朗讀順序。第一個是董文浩同學朗誦,他為我們帶來的是《觀滄海》。在他帶領下后,大家都主動踴躍地上台朗誦。隨後,朗誦的詩篇很多,有《涼州詞》、《天凈沙·秋思》、《泊船瓜洲》、《七步詩》、《木蘭詩》、《行路難》……同學們每朗誦完一首詩,老師都會給出簡單的點評。這不僅為同學們的精彩誦讀錦上添花,也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解讀方式和相關信息。
通過這次詩歌朗誦活動,我們不但學到了很多詩歌,還學會了詩歌的分類,懂得了詩歌的特點。我在詩歌的收集、釋讀方面也有了較大的收穫。現總結如下:
一、詩歌收集方面
在收集詩歌的過程中,我學會了分類收集法,並了解了它的重要作用與意義。
分類收集法,即在收集詩歌的時候,可以採用分類收集的方法。按照內容劃分,詩歌可分為:詠物詩、山水詩、田園風景詩、送別詩、思念家鄉、思念親人詩等。
比如:曹操的《觀滄海》是描寫山水類的詩,而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可以歸類到思念家鄉親人的詩。按照分類來收集詩歌,還可以方便我們在將來的寫作中適當加以引用。
二、詩歌釋讀方面
本次活動中,我在詩歌釋讀方面也收穫頗豐。
比如,在釋讀一首詩歌時,我們首先要了解詩歌的作者、作者寫詩時的背景情況、寫詩時的心境是怎樣的。這些都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詩歌的含義。
以李白的《行路難》為例吧,李白是我國唐代的着名詩人,有“詩仙”之稱,他是個才高志大的人。到了京城后,不但沒有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臣的詆毀排擠,於是滿懷憤慨地寫下了《行路難》。了解了這樣的背景,我們就能理解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情懷”以及抒發了“在悲憤中不乏豪邁氣概,在失意中仍懷有希望”的情懷。
三、詩歌朗讀方面
最後,在詩歌誦讀方面,我也有所收穫。
我知道了在朗讀詩歌時,需要注意讀出感情、讀出節奏,要把握韻調、讀出抑揚頓挫,把詩歌的情境充分地表達出來。
當然,活動也有不完美的地方。諸如時間短了些、個別同學準備不充分等等。也許這與我們第一次搞這種活動經驗不足有關。
以上就是我參加本次活動的總結。本次活動讓我更貼近了詩歌、了解了詩歌。我希望,類似的活動以後能夠多搞一些。我也堅信,有了這次活動的經驗,以後的活動會搞得更加圓滿。
(2012年12月02日)
六年級:楊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