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自覺和文化責任
——在史小林作品研討會上的發言稿
⊙項見聞
讀完史小林老師的作品,令我想起作家梁曉聲說過的一句話:“…讓我能呈現“從前”,給對從前忘卻了的或一無所知的人們看,哪怕只不過呈現了一點點。我將這當成文化自覺和文化責任。”
如果說歷史是一面鏡子,那麼文人的作品,就是鏡子中的景物,而文人的良知,應該對歷史負起一種責任,雖然文學並不是歷史。史小林老師的作品,無疑是具有這個特徵的。他的作品,以敏感的筆墨,獨特的感官,細膩深入的感觸,記錄了那個特殊年代的現狀。
《特殊年代紀事》、《洪湖踩藕記》、《我的初中年代》、《府場求學記》等等,無不一一再現了那個荒誕年代對人的折磨和摧殘。但他不呼喊,也不大聲抗議。如《洪湖踩藕記》里,開篇 “…春夏之交,生產隊遭遇糧荒,家家秋糧將罄,夏糧不繼青黃難接…”結尾“…世人多見‘接天荷葉無窮碧’的盛景,卻少有人像我這樣立於湖水中觀賞初夏洪湖的萬千情懷…”他只輕輕地賦予筆端傾訴着,流淌着,以深沉、內斂的情思,與你默默地做情感交流。
在《我的初中年代》里, “先是打鈴的丁伯自縊身亡,后是上海的周天郁老師嚇得上了吊。書記蔡伯衡,粗短身材,面容冷鷙,一口陰冷的黃陂腔慢板,每遇之,我都繞道而行……”讀來令人不寒而慄!但對如此深入骨髓的記憶,作者始終沒有站出來說話,而是通過作品來反映,給讀者以凝重的反思和啟迪。
他的文字,像田壟綠草叢中搖曳的一株花兒,原始默默地樸素着,卻又散發著淡淡素雅的馨香。
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一直生活在農村,我對生我養我的這塊土地有着無法根除的情感。所以,我的文字嗅覺,對一些充滿鄉土氣息味兒的文章,要特別敏感和喜歡一些。他的文字恰好是這樣的。有幸品讀他的文章時,我就有了一種契合心靈溫潤的感應。他的字裡行間,始終洋溢着一股濃郁的鄉情,和對往事一草一木、一人一物的美好情愫。讀他的文字,我的思緒常常被牽引着,如同置身那個貧瘠艱苦的年代,感受到了我的父輩那代人生活的不易和生存的艱辛。同時,又從《救命的收音機里》,感受到了作者熱愛生活,不畏艱難,和一股勃勃向上的勇氣。
打開史小林老師的文集,浮在眼前的,還有江漢平原上廣袤的田園美景。史老師以自己對家鄉鄉土的熱戀,飽蘸着自己的感情,為我們繪製了一幅幅純凈美好的江南水鄉畫卷。作品《洪湖奇觀》里, 《…翰邈湖水,半湖濤瀾晦瞑,陰氣深杳;半湖鏡水倒映,灰天鉛雲,如大師筆下水墨山水玻璃畫板,讓人疑惑似在仙界不在凡塵!》為我們描繪了一副千年難得一睹的洪湖奇景; 《紅苕梗》里, “傍晚入園掐苕梗,在蒼茫靜謐的田園背景中,霞光暮色繚繞於指蔓間……” 這些特有的民情風物栩栩如生的展現在你眼底,或都在你的近旁。牽引你的思緒去沉思,去體驗。這是他作品的又一亮點與特色。
窺一斑而見全豹,觀滴水可知滄海。史小林老師的作品,呈現在我面前的暫時還不多, 我所讀到還只是十多篇,但作者所素描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繪聲繪色的,鮮活立體的,在一個個獨特的生活場景里以不同的姿態站立着,讓你讀了如見其人,如聞其聲;所描繪的景物也纖毫畢現,讓你有身臨其境般的感受。這顯然離不開作者平時對生活的觀察和積累。
生活中,並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在這方面, 史小林老師尤其值得我這樣的文字愛好者去學習。他具有一雙獨到的慧眼。
如果說史小林老師文章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的話,我認為還需在立意上稍下功夫。清代王夫之《姜齋詩話》里用了個很恰當的比喻,說明“意” 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說。 “無論詩歌或長行文字,俱以意為主。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一篇好的文章應該是有靈魂的,讀後令人有所思有所得,具有啟迪人鼓舞人感召人的精神力量,這樣的作品才會具有生命力,能夠傳承下去。文辭再好,沒有立意的篇章,只能是一個衣着華麗,妝扮妖嬈,卻胸無點墨缺乏內涵的女人。文章中的情與景,人與物,以及華麗的辭藻豐富的想象藝術的手法等等,都是為文章最後要凸出的主題作鋪墊的。我們常說文學來自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就是這個意思。我手寫我心,不能稱作作品,只能叫文字,因為它沒有意義。莊子說:“語之所貴者,意也。”也強調意的重要性。文學的宗旨是弘揚真善美,鞭策假醜惡。這是文學的魅力所在和應擔當起的歷史責任。個人淺見,供史老師參考。
由於自己的文學鑒賞水平有限,或局限於史老師文章的局部,自己只能作一些蜻蜓點水似的評點,對於史老師作品的精華,未能一一予以領會和詳研,謹此作拋磚引玉之談。
史老師年逾花甲,經歷豐富,在教師崗位上工作了幾十個春秋,具有紮實的文字功底,在主編校辦文學刊物《田野》時,積累了很多寶貴經驗,特別是經歷了文革那個特殊年代,有很多題材等着他去挖掘。期望史小林老師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為繁榮監利文學奉獻出更多佳作,為擔當起文化的責任而創作出更多人類的精神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