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是不爭,不爭是爭。
人在世上,常常會遇到困惑,為人處世,究竟該不該爭。
那些勸世良言會告訴你:“遇事要忍耐,退一步海闊天空。”不應該爭。
可是警世名言又會提醒你:“人爭一口氣,佛燒一炷香。”應該爭。
我猶未明,學者和大師先開始爭了。
細想想,大到國家,事關主權的釣魚島、南海主權能不爭嗎?
小到你自己的學習、工作,你自己都不爭取,難道等天上掉餡餅?
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如果只為自己,他將失去做人的意義;一個人如果自己都不關心自己,那麼世界上還有誰來關心你呢?”
我想,世間萬物在競爭中發展,優勝劣汰。如果沒有競爭,社會不會進步。
不能簡單的說爭與不爭那個對與錯。
問題還是爭什麼,怎麼爭。
爭什麼是你的價值觀,怎麼爭體現你的人品。
競爭要有一定的規則。
應該是合乎情,止於理,符合法律、規則的君子之爭。
是在不惡意損害他人利益前提下的競爭。
是通過自己的刻苦、展現自己的才智的堂堂正正之爭。在爭的過程中強大自己,把競爭者遠遠摔開。使其無法與自己爭。
爭就成了不爭。
古語云:“不戰而曲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說的就是如何爭。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莫之能先,以其無次易之也。”說的就是天下最柔弱的就是水,但是卻沒有人能勝過水。說的是爭的方法。
所以又可以說,不爭是爭。
其實人更多的時候是和自己與自己爭,而不是和別人去一交長短。
年輕時的努力拚搏、競爭,為平靜的晚年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和基礎。
年輕時的爭就是為了老年的不爭。
而老年的不爭,只是不要再去爭名利、財富等身外之物。
而不爭這些,又豈不是在為自己爭取一個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身體呢?
所以我說:“爭是不爭,不爭是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