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無止境
——暑假教師培訓講座稿
各位老師:
大家好!
正值盛夏酷暑,老師們的學習精神着實令人感動。今天,根據領導安排,我結合教學實例,和大家一起交流如何備好課,如何上好課,如何做好課後反思等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問題。
客觀地說,教學是一種個性化的藝術行為,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全面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那怎樣才能優質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呢?對我們來說,要準備好一節課,需要充分考慮以下問題:
1、要考慮自身的能力和特長。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策劃者和實施者,他的任何教學設計都必然地要受到自身因素的制約,而且肯定地要展示自己的特長。
從能力上說,每個教師都有不同的特長傾向,有的善於推理嚴密、層次清楚的分析講解,有的善於生動形象、繪聲繪色的講述;有的擅長製作教具,有的擅長應用多媒體技術;有的善於駕馭課堂,能恰當有效地調動學生情緒,有的善於策劃教學設計,能在常規教學中推陳出新。
從教學風格上說,每個教師也各有風采,有的嚴謹認真,有的活潑洒脫;有的善於以情感人,有的特長以理服人。也就是說,任何一名教師,在教學能力上和教學風格上都具有明顯的傾向和鮮明的特點。除此之外,教師之間的差異性還表現在性別、年齡、知識結構、生活閱歷、工作經驗、人生態度、價值觀念等方面。這些差異性就是體現教師教學風格,展示教師教學特點的基礎。教師只有真正了解了自己,才能有效或者高效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也就是說,教師只有全面了解、準確把握和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識優勢和能力特長,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影響,才能從自身實際出發有效備課。
《孫子兵法》上有一句話,叫做"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意思是說,只有了解自己,也了解別人,才能取得勝利。可見,了解自己是取得勝利的先決條件。這種軍事思想對我們的教學工作也有很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改變學生,無論思想上的還是行為上的,總要讓學生放棄舊的,接受新的。然而人性的本能中具有防禦性,任何人對企圖改變自己的信息都具有敏感、質疑和排斥心理。小學生也一樣,年級越高這種特點越鮮明,反應越強烈。從這個角度上說,教育過程無異於也是一種戰爭,課堂無異於是一種特殊的戰場,是教師和學生思想與思想的交鋒,價值與價值的撞擊,是教師教學新要求對學生原有習慣的矯正和征服。所以教師在教學前也要先"知己",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長和優勢所在。準確把握自己的這些特點,並充分發揮這些特長,是備好課的前提,更是上好課的基礎。例如教師如果美術基本功紮實,在課堂上就可以充分利用畫畫來感染學生,形象課文內容,幫助學生迅速理解文中詞句等;教師如果善於表演,則可以利用這一特長,來活躍課堂,帶領學生在互動表演中領悟課文內容;朗讀能力比較強的老師,則可以充分地為學生示範朗讀,用激情朗讀來撥動學生的心弦,使其對語文產生興趣,從而以更大的熱情去學習。總之教師的教學設計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在策劃教學過程時,應該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長,儘可能發揮自身的優勢。因為我們不是"說話像演說家,寫字像書法家,上課像表演家"那樣的教師,所以,我們要按自身的優勢來選擇合適的教學行為,設計自己的個性化教學,逐漸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
2、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學生既是教學過程中的對象,更是教學成效的體現者,是制約教學設計的最主要因素。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主要是學生的思維水平和知識基礎。總體而言,小學生的思維水平比較低,正處於以具體形象思維佔優勢,抽象邏輯思維初步萌芽的階段,而小學低段學生還有直觀動作思維的痕迹。同時,小學生年齡小,知識面窄,生活經驗不豐富,看待問題、分析問題的角度和思路還很稚嫩,但一個明顯的特點是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日趨成熟。因此,教學設計中一定要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對不同年齡的學生要採取不同的方法。對小學低段學生適宜較多採用講故事、看圖片、做遊戲、演示、表演、形象化的講述等方法;而對高段學生則可多用討論交流、對比辨析、自主發現、邏輯推理等方法。所以,教學設計要從學生實際出發,探討教學設計的過程其實就是針對學生進行量體裁衣的過程,這也是因材施教原則的具體體現。
3、要考慮教學設備的可能性。教學設計要從實現的可能性上進行充分考證。決定教學設計實現的可能性的主要因素是教學設備。聲音、圖畫、幻燈、動畫、視頻、教具演示、實物展示以及多媒體合成教學,不同的信息載體其表現形式不同,使用效果更是差異很大。但是,在設計過程中,並不是教師能想到的就能做到,因為這些硬件設備建設對教學設計發揮着決定性的制約作用。以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為例,當西部的小學生在教室里聽老師放錄音機的時候,北京的小學生已經在大屏幕上享受着多媒體教學的先進性。不是西部的老師想不到比錄音機更加先進的教學設備,而是西部的經濟發展現狀,制約了電腦的普及速度,所以我們當時只能用錄音機給學生播放示範朗讀或給朗讀伴音。現在,情況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隨着資訊傳媒的飛速發展和多媒體教學的不斷普及,教學設計迎來了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充滿個性的展示形式,從教學內容到教學設備,地區之間硬件上的根本性差異正逐步消失,差距更多地體現在教師是否具備對現代化教學設備的使用能力和應用水平上。因此,我們必須以開放的心態堅持學習,學習嶄新的教學理念,掌握先進的教育技術,以積極適應日新月異的教育發展新形勢。
4、要考慮如何選擇教學方法。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自身的優點和缺陷,教學設計中要選擇發揮各種教學方法的長處,優化組合各種教學方法之間的互補與配合,在一堂課內形成適合教師,適合學生,恰當高效的教學方法體系。
小學語文教學如何選擇教學方法?
1)。要體現語文學科的性質和特點
語文學科是以語言教育和言語訓練為主,以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為主要任務的基礎工具學科。但它又不是一般的工具,人們憑藉它思維,運用它交際,依靠它傳播文化,利用它建設精神文明與民族文化。特點是事物本質屬性的反映,是以事物區別另一事物的根本點。語文學科之所以與眾不同,在於它間接地將品德情感教育滲透到教學過程中,以優美的語言、美好的形象、真摯的感情、引人入勝的故事,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起到潛移默化地熏陶人、感染人的作用。為體現語文學科的這以性質和特點,教學時要適當地採用朗讀法、講讀法、情境法等。
2)。要適應教材內容與教學目標的需要
小學語文教材內容非常豐富,可謂"縱橫八萬里,上下五千年".從文體上說,有記敘文、說明文、詩歌、童話、寓言等。就記敘文來說,還可分為記人、敘事、寫景、狀物四種。這樣,選擇教學方法就要考慮教材的內容、體裁特點等。此外,小學語文教學的每節課都要體現總的教學要求的具體的教學要求,必須採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如脫離了教學要求,教學方法就失去了服務的針對性。
3)。要適合學生身心特點和素質發展
小學聲的身體發育和心理發展過程是我們選擇教學方法時要考慮的因素。如小學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不夠持久、不夠穩定,思維的具體性較強,理解能力弱,缺少感性經驗。我們就多選用直觀、談話等教學方法,並且要不斷更新變換,保持運用教學方法的新穎性。中高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可以選用"導讀法"、"談話法"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此外,教學方法的選擇還要有利於學生方方面面的素養得到發展,要以能獲得知識、培養能力、開發智力、發展學生為目的,優化課堂教學,讓學生樂學、會學。
4)。要考慮教師的水平與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