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培訓講話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晚上好!
今天教科室xx主任安排我就xx校長提出的xx教學模式進行解讀,我還真覺得愧不敢當。一方面,我未必完全理解透xx校長的xx教學模式精髓;另外我個人覺得能真正按這個模式授課必將是一節優質課,教學業績必定很好,而在坐的好多青年教師授課水平在我之上,教學業績總名列前矛。所以與其說這是一次培訓,是對xx教學模式的解讀,我更希望是一次交流。曹主任讓我講至少講40分鐘,那我們就先講講xx,再談一些個人感悟。
為落實xx校長在“新學期工作部署”關於“積極推進xx教學模式,全力打造高效課堂”的講話精神,深入推進課程改革,進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結合我校實際教導處制定了“積極推進xx教學模式,全力打造高效課堂”實施方案。全體教職工大會上xx校長進行了專題講座,並通過年級、學科在廣大教師中宣傳造勢。2月25日~3月9日進行了第一輪崗位練兵活動,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7位教師經過精心準備上了示範課並同步攝像存檔,後面我們將進一步推進這項工作。
“xx”教學模式是指“六原六環”“五講四不講”“三性”原則和“20”分鐘。
“六原”是指六個教學原則。所謂教學原則是在總結教學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出來的,是有效進行教學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學原則對教學中的各項活動起着指導和制約的作用。一般地說,教學活動越是能夠符合教學原則,教學活動就越是容易成功;反之,教學活動越是脫離教學原則的要求,教學活動就越是可能失敗。由於教學目的和教學實踐面臨的課題不同,由於教育家的哲學觀點和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不同,所制定的教學原則就有所不同。在中國,公元前6世紀,孔子就提出教學中要經常複習和進行啟發等要求。17世紀捷克教育家J.A.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1632)中提出37條教學原則。近幾年xx校長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我校實際提出的是六個教學原則:①直觀性原則②自覺性原則③量力性原則④系統性原則⑤鞏固性原則⑥體驗性原則;
(一)直觀性原則
指根據教學活動的需要,讓學生直接感知學習對象。教學活動的特點之一在於它是一種間接認識,學生在學習中是以學習前人經驗即書本知識為主的。這些書本知識的真理性固然毋庸置疑,但它們與學生的生活和他們自己的個人經驗存在相當的差距,有些甚至是完全陌生的。而人的認識總是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從具體過渡到抽象,完全沒有感性認識和具體形象做基礎和支撐,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純粹理論知識的。由於書本知識與學生之間客觀存在的距離,學生們在學習和理解的過程中必然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障礙,直觀性原則的意義在於克服這些困難和障礙,通過提供給學生直接經驗或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幫助他們掌握原本生疏難解的理論知識。
一般地說,直觀的具體手段有以下三種。
1.實物直觀,就是直接將對象呈現在學生面前,實物直觀能夠最為真實有效和充分地為學生提供理解、掌握所必需的感性經驗。
2.模像直觀,就是運用各種手段對實物的模擬,包括圖片、圖表、模型、幻燈、錄音、錄像、電影、電視等。實物直觀雖然具有真實有效的特點,但往往由於受到實際條件的限制而無法使用;模像直觀則能夠有效地彌補實物直觀的缺憾,特別是現代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使得模像直觀的範圍更加廣闊,大到宇宙天體,小到分子結構,都能夠藉助某種技術手段達到直觀的效果。
3.語言直觀。語言直觀是教師運用自己的語言、藉助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比喻描述,引起學生的感性認識,達到直觀的效果。與前兩種直觀相比,語言直觀可以最大限度地擺脫時間、空間、物質條件的限制,是最為便利和最為經濟的。語言直觀的運用效果主要取決於教師本人的素質和修養。
在教學中貫徹直觀性教學原則,對於教師有以下基本要求。
1.恰當地選擇直觀手段。學科不同,教學任務不同,所需要的直觀手段也不同。
2.直觀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般地說,在教學內容對於學生比較生疏,學生在理解和掌握上遇到困難或障礙時,才需要教師運用直觀。為直觀而直觀,只能導致教學效率的降低。
3.在直觀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認識。直觀給予學生的是感性經驗,而教學的根本任務在於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因此教師應當在運用直觀時注意指導,比如通過提問和解釋鼓勵學生細緻深入地觀察,啟發學生區分主次輕重,引導學生思考現象和本質及原因和結果等。
在誇美紐斯的教學理論中,直觀性原則也是居於首要的地位。他認為直觀性的教學可以保證教學來得容易,迅速而徹底。他為教師們定下了一條教學上的“金科玉律”,即:“在可能的範圍以內,一切事物都應該盡量地放到感覺的跟前。一切看得見的東西都應該放到視覺的跟前,一切聽得見的東西都應該放到聽覺的跟前。氣味應該放到嗅官的跟前,嘗得出和觸得着的東西應當分別放到味官和觸官的跟前。假如一件東西能夠同時在幾種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應當和幾種感官接觸。”假如事物的本身不能得到,便可利用它們的代表物“範本或模型。”即我先提到的模像直觀。
(二)自覺性原則
學習的首要條件是自覺地學習,是對於學習的熱情和喜愛,是學習的不可抑制的慾望。因此我們主張在教學過程中應首先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慾望激發起來。“孩子們求學的慾望,是由父母、由教師、由學校、由所教的科目、由教授的方法、由國家的權威激發出來的。”
怎樣才能激起學習的熱情和慾望呢?合理巧妙設疑,製造懸念,激發學生想知道,願意去學;利用討論環節,因為知識要互補,思想要共振嘛,集體討論也是很重要的,它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使學生信息得到交流,思維得到調整;當然講求教學藝術、融洽師生關係都是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手段方法。師生關係融洽,學生沒有心理上的壓抑,可以自由的“想、問、討論”,而這些只有在師生感情融洽才得以實現。所以在授課時,時刻注意自己的表情不呆板,語言不生硬,課間多和學生打交道。
(三)量力性原則(可接受性原則)
量力性的教學原則,是指教學應當建立在學生通過一定的努力可能達到的知識水平和智力發展水平上,並據此來確定教學知識的廣度、難度和教學的進度。這一原則是為了防止發生教學難度低於或高於學生實際程度而提出的。教學活動要講究效率,在同樣的時間內,學生所學越多則教學效率就越高。但是,教學效率的獲取必須以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基礎,脫離了這個基礎,不僅教學效率本身是不可靠的,還會對學生的發展造成消極的結果。教學難度超過學生的實際接受程度,學生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各種心理機能也不可能得到恰當的運用和提高;教學難度低於學生的實際接受程度,學生會因為缺少必要的注意和緊張而難以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印象,而且由於無法進行有價值的學習活動而使各方面的發展失去機會。教師要具體地研究學生的發展特點:例如,在學習某種新知識的時候,他們原有的知識準備情況如何?他們的思維或記憶水平是否能夠完成這一學習任務?可能發生什麼困難?能夠達到什麼樣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等等。在這樣的研究基礎上,才可能真正做到“量力”。恰當地把握教學難度。什麼樣的程度和水平最符合量力性的要求,很難有穩定、確切的具體標準,需要根據心理學揭示的普遍規律和對學生的具體研究,由教師自己來把握,這是教師勞動創造性的體現,是需要教師不斷思考、不斷解決的問題。
(四)系統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