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灣教學反思(一)
1、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月亮灣的美: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考的。”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也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要想使學生上好課,就得千方百計點燃學生心靈上的興趣火化。因此,在設計時,我們主要創設了特定情境,用圖畫再現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用活動再現情境,讓學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他們的心智,啟迪他們的思維,努力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孩子們的多種感官,讓他們動眼看,動耳聽,動口說,激發學生的思維,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情趣。
2、讀中感悟,讓學生內化課文的語言。
閱讀 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 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 實踐。在教學 中,我們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空間,讓學生反覆讀,小組交流,通過“河水繞着村子緩緩地流着,一群群魚兒在河裡游來游去。”感受河水的美麗和小魚的快樂,通過“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橋、綠樹和青山。”感受月亮灣的詩情畫意,體味語言文字的美。
3、留足空間,讓學生放想象的翅膀。
一個問題,讓他自己去找答案,給孩子一個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我們認為,給孩子一個想象的空間,讓他們快樂地放飛。在教學 中,我們總是給孩子留下較大的空間,在看看、讀讀、說說中,讓孩子們釋放身心,舞手動腳。孩子們思維的火花在跳躍,成長的快樂宣洩於表演中。
月亮灣教學反思(二)
這篇課文以其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秀麗的田園風光圖,展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一派生機勃勃破的動人景象。
在教學這一課時,我主要通過抓關鍵詞,讓學生來體會感悟。學第一段,關鍵詞是“美麗”,下文都是圍繞這個詞來寫的。朗讀時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為自己家鄉的美麗而自豪的感情。
第二段寫村前的景色。先讓學生對照插圖自學課文,再引導學生看圖,按“小河——河上——河裡——河岸——農田”的順序,有條理地口述月亮灣村前的景色。敘述時抓住“月牙一樣”、“繞着”、“緩緩”等詞語,讓學生了解月亮灣的地形和地名的由來,體會月亮灣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再抓住“魚兒”、“小橋”、“綠樹”、“青山”、“桃樹”、“桃花”、“農田”和“清清”、“倒映”、“一群群”、“燦爛”、“綠油油”等詞語引導學生想象文字所描繪的畫面,感受月亮灣山青水秀、紅綠相映、充滿生趣的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第三段寫村后的景色,我抓住“一片”、“茶樹”、“歡快”、“笑聲”等詞語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想象月亮灣滿山茶樹茂盛生長的景象,體會人們依靠辛勤勞動,改變家鄉面貌的喜悅心情。
在指導朗讀這篇課文時,我是朗讀與細讀課文有機結合在一起的,不僅讓學生想象月亮灣的景色美麗,還讓學生體會作者讚美月亮灣、熱愛月亮灣的思想感情。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背誦,效果較好。
月亮灣教學反思(三)
《月亮灣》描繪了一幅秀麗的田園風光圖,展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一派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課文的第二、第三自然段是重點段,從村前到村后具體地描述月亮灣的美麗。
“美麗”是全文圍繞的中心。教學中,我緊扣“月亮灣美在哪裡?”這一問題,讓學生結合插圖,不斷地讀,不斷地悟。
第一遍閱讀,我讓學生找出相關的詞句。第二遍讀則讓他們把自己認為美的地方多讀幾遍,要地得能讓別人感受到美。接着,我就指名讀自己認為美的句子。
學生1說:月亮灣美在“河岸上長着許多桃樹。春天,樹上開滿了桃花,遠遠望去,像一片燦爛的朝霞。”我問:這兩句話描寫的什麼地方的景色?(河岸)描寫了河岸的什麼?(桃花)把桃花比作什麼?(燦爛的朝霞)美不美?覺得桃花美的小朋友再來讀讀這兩句話。指導朗讀時,我一邊讓學生看課文插圖,一邊讓他們想象一大片粉紅的桃花,再加上像“聽了你的朗讀,老師彷彿來到了桃花叢中,真美!”這樣的評價語言,站起來的孩子讀得一個比一個有感情。在這樣的朗讀過程中,彷彿身臨其境一般。
學生2說:月亮灣美在“村子的前面有一條月牙一樣的小河,河上有一座石橋。”我問他這一句描寫的什麼?美在哪兒?學生說,這一句描寫的是小河的樣子和河上的石橋。美在小河像月牙一樣,小橋是石頭做的,看起來古典。我說,月牙一樣的小河上架着一座彎彎的石橋,多像一幅畫呀!在這樣的情境中指導學生朗讀,再從讀中感受這樣的美。
經過這樣的指導之後,我讓下面的學生讀自己認為美的句子時,說出自己喜歡這句話的原因,學生就能按照剛才的思路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了。
接下來,學生又分別讀了第二自然段剩下的幾句話。分別朗讀、感悟之後,我總結說:小作者不但描寫出了這些美景,而且有一定的順序。誰能找一找他是按什麼樣的順序寫的?師生共同總結出“小河—河上—河裡—河岸—過橋”這樣的描寫順序。然後再讓他們讀讀書上的句子,再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經過這樣的處理,村前的地理位置在學生的頭腦中就會有一個深刻的印象,條理清晰。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美化了他們的語言。
幫助學生理清了方位以後,我又引導他們回憶了每個方位描寫的景色。這樣一來,學生很容易就根據這些提示將課文背誦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