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教學反思>摺紙教學反思

摺紙教學反思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摺紙教學反思(一)

  《分數加減法》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主題。第一課時《摺紙》的重點是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對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知識,也是分數加減法中的一個難點。這節課我主要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方法,組織學生藉助圖形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的算法,在探索與交流中完成了新知的學習,也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1、注重操作的實效性。學生動手摺紙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發現加法算式,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藉助圖形直觀地理解算理,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注重讓學生動手,在提出數學問題后,計算1/2+1/4,讓學生結合自己手中的正方形紙,折一折,畫一畫,藉助直觀圖形理解算理,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通過直觀操作,學生就會很容易的理解到:分數加減法,分母不相同時,要通過通分,將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再相加或是相減,既注重了過程與方法,又重視了知識與技能。

  2、注重培養轉化的思想,學會把新知轉化成舊知來解決問題。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把不同分母的分數轉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然後按着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法則進行計算。教學是為了解決教學難點,在此組織了小組合作學習,討論為什麼要通分,通分目的是什麼,進而讓學生認識到通分后就是把不同的分數單位轉化成相同的分數單位。進而達到解決難題的目的。

  3、體現數學的實用性。高年級的數學學習,應該讓學生能夠應用所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做到數學為生活服務,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當在學生做完基礎練習后,我設計了一道練習題,讓學生調查生活中哪裡有分數知識,有的學生調查了家裡收入的支出情況,有的同學調查了自己的零用錢的消費情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調查進行相應的計算,並與小組同學交流,體現了數學在生活中的實用性。但是由於課堂中的時間的限制,沒能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做,顯的有些過於形式化了。

  4、不足。由於剛學完最小公倍數,學生掌握的還不夠熟練,在轉化的過程中部份學困生感到吃力,進而課堂練習相對少些,知識鞏固的不夠紮實。另在數形結合上還要進一步強調,加深理解。

  今後還要繼續努力提高課堂實效。

  摺紙教學反思(二)

  《摺紙》這節課時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的內容,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摺紙、塗色、列式、計算、自主類推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現就本節課的有關情況作如下反思:

  1、在複習引入時,請學生摺紙與塗色,並在學生的摺紙與塗色中不提出任何規定性的要求。讓學生在複習分數意義的同時,為學習新知識提供數學信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積极參与到知識的形成過程,效果比較好。接着提出問題:要求兩部分摺紙一共占幾分之幾?該怎樣列式。學生列出多個算式。並對算式進行分類,解答會計算的,對於不會計算的異分母分數加法直接揭示課題。一般來說,練習題教師應該為學生準備好,但當學生具有這種能力的時候,應該完全把這種權利還給他們,而且他們提供的相關素材,會加深他們對已學知識的理解。

  2、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知識,也是分數加減法中的一個難點,主要是讓學生自己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對於出現的問題和不同的答案,不急於給出答案,而是讓學生藉助手中的學具,從摺紙的塗色部分中,思考、驗證,講清楚自己的算理。使學生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法的算法,並能通過學具,結合同分母分數加法的算理,讓學生知道為什麼要通分,讓學生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並自己類推遷移出異分母分數減法的算法。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3、及時總結學習方法和所涉及到的數學思想,為學生今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4、本節課還存在不足:學生選用的算式:學生藉助自己手中的學具,給出的答案有和,通過分析,和都是正確的,因為學了約分,在計算結果是分數時,必須約分到最簡分數。但對於處在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法算理的初步階段,應該選用計算結果是最簡分數的異分母分數加法,雖然這道算式是學生直接提供的,作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提供更好的算式素材。再就是對學生放手的還不夠,總害怕學生說出不合理的答案,其實,應該讓學生呈現自己的想法,多交流,更有利於學生對於新知識的掌握。

  摺紙教學反思(三)

  《摺紙》這節課的重點是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對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知識,也是分數加減法中的一個難點。這節課我主要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方法,組織學生藉助圖形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的算法,在探索與交流中完成了新知的學習,也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一、教學應還給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

  讓學生自主探索,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本節課筆者在這一主導思想的引領下,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創設各種學習情境。請學生摺紙與塗色,並在學生的摺紙與塗色中,不提任何規定性的要求,同樣在學生自己列出算式后,請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算式,結合作品圖進行估算,探索算法,講解做法,對這些做法進行全面評析,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為學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學生說得精彩極了,把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中會出現的問題,如結果約分,是假分數可以化成帶分數,通分時用最小公倍數做公分母簡單等各種情況全部剖析清楚。當得到老師的認可時,他們興趣盎然。整個過程,筆者沒有評析對錯,是否科學、合理,而是在學生的探索中一一澄清,真正做到了讓每一個學生經歷了“數學化”和“再創造”的學習探究過程,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了充分的時間和空間。

  二、教師應成為善於挖掘教材的優秀挖掘者,善於設計的設計師。

  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是一個全新的知識,也是分數加減法中的一個難點。為了化難為易,筆者打破教材的設計,從學生喜歡的摺紙活動入手,引出異分母分數加法的四個有代表性的算式,並且讓學生先估算,後計算,為學生的後續學習做好準備。在挖掘教材的過程中,筆者意識到異分母分數減法也不容忽視,尤其是含有帶分數的減法,於是拋出了如何驗算它們這一問題,不僅使學生學會了驗算,而且自然而然地過渡到異分母分數減法的學習,可謂巧妙的設計,取得一舉兩得的功效。最後的練習也可以說恰到好處,很好地體現了把計算問題還原到實際生活情境中的數學思想,學生在興趣盎然中把課堂教學再一次推向高潮,它不是給這節課化上句號,而是添上了一個問號,使學生的思考從課內延展到課外。實踐再一次證明,教師做好挖掘者、設計師,給學生一個廣闊的“漁”場,讓學生自己提供相關的學習素材,會使他們對知識有更全面、更系統的領悟。這樣的學習,既有“溫度”,又有“深度”。

  三、不足

  由於剛學完最小公倍數,學生掌握的還不夠熟練,在轉化的過程中學生感到吃力。進而課堂練習相對少些,知識鞏固的不夠紮實。另在數形結合上還要進一步強調,加深理解。今後還要繼續努力提高課堂實效。



摺紙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