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生物鐘的秘密》有感
為什麼你會在上午8:00左右心臟病發作?每天準時用藥真能挽救你的生命嗎?為什麼你應該科學對待孩子在早晨睡懶覺……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於我們自身的生物鐘。
科學研究發現,人類的生命一開始是早起早睡型,然而到了10歲以後,就會在青少年時期越來越推后,直到20歲出頭。最後到了55歲,人們睡覺的時間又會回到10歲時的狀況,所以青少年起床的時間通常會晚於其他年齡段。但目前,學生卻在並不適宜的時間,被迫從事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學習。
國外的一個學校曾做過一個測試:他們在上午6:00—8:00間進行了一場記單詞考試,看學生記住的單詞數,在下午的某一時段,他們又進行了這樣的一場考試,而結果卻比上午提高了10%.實驗表明,只是改變了當天考試的時段,而效果卻不同。於是,國外的一些學校將學生關鍵的課程改在上午11:00—3:00之間,將一些無關緊要的課程放在兩頭,讓學生們在最佳時間裡學習,發揮他們的優勢,從而取得各自的最佳成績。
這個測試結果使我恍然大悟,因為在學校,不只是我,很多同學都會在早晨上最關鍵課的時候迷迷糊糊,一副沒睡醒的樣子,嚴重影響了學習的有效性,無法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而臨近中午,都會精神煥發,原來是我們的生物鐘緩慢的緣故。大人們以自己生物鐘的快慢來要求孩子,對於學生來說的確是件難事!真希望所有學校能夠尊重這一客觀規律,制定出更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課程表和作息時間。
科學研究還發現,在午飯後不久小憩一段時間,有助於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這段時間如果堅持開車,極易發生交通事故;很多人愛在早晨鍛煉,但該片調查顯示,起床后3小時內不適宜做劇烈運動,若放在下午4:00或6:00進行效果更好;下午6:00—8:00,新陳代謝會變緩,是身體最睏乏的時候;晚餐吃得太飽,有得糖尿病的風險……
看來,要想身體健康、辦事效率高,就要尊重我們自身的生物鐘。
呼市實驗中學初二(14)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