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有半年沒有看過完整的一部電視劇了吧,最近幾天和小雪冷戰,心情也有些鬱悶。隱約聽說過《青春期撞上更年期》這部電視劇,想從劇情中找到一些共鳴,收穫一些啟發,於是在網上搜出來看,連續看了近兩天,終於算是看完了。
起初只看劇名還以為是寫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們,看第一集才知道這是一部寫已快進入而立之年的年輕人與正處於更年期的父母之間的生活戲。都進入談婚論嫁的年輕人了,還青春期呢!按照正常的年齡劃分,青春期一般在十六、七歲時就結束了,再晚熟點的推到二十歲左右,再怎麼樣也不會延遲到快三十歲吧?繼續往後看,隨着劇情的發展,似乎明白了原來劇中的男主角家齊、苗子、蔣公子,他們雖都已經成年,但在感情上卻還處於青春期時的心智,這樣說來劇情還算是給了這樣的劇名一個較不錯的詮釋,但不免還是讓人感到有點牽強。不過連續看,劇情還挺引人入勝,看了上集還想看下集。看這部電視劇賺取了我不少眼淚,因為看得很投入,更多的是對劇情的記憶很深,當然也產生了一些感觸。
這部電視劇最讓我感動的一段劇情是蔣公子的父親被警察帶走的那一刻。蔣公子,一個富二代,無業游民,整天拿着父親的錢揮霍,在女孩子面前更是出手大方,揮金如士。 蔣公子的父親出場次數不多,每次出場大都是給蔣公子送錢,每次給完錢之後,蔣公子是不願多聽父親的一句勸說。可是這一次,當他看見父親被戴上手銬的那一刻卻驚呆了,臨走時,父親又語重心長地囑咐道:“大鵬,以後就只能靠你自己了,給你留下了一點錢,如果用完了就再也沒有了。”說到這裡,聲音也哽咽起來。就在此時,蔣公子也才真正體會到父親對他的深深的愛。而坐在電腦前的我看到這一幕時也禁不住淚流滿面。金錢雖好,但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掙,如果僅僅依靠父母,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自己終究不會長大。好在最後蔣公子迷途之返,一家人最後圓滿團聚。
最令我出乎意料的一段劇情是苗子發現父親有外遇之後。苗子是一個責任感強,敢於擔當的人,不論家庭還是朋友出了事,首先想到的都是找苗子,正是大家對他的這份依賴使得年紀輕輕的他最終再也無法承受,而試突想用自殺來解決眼前面臨的一切問題。苗子第一次發現父親有外遇時,本想幫着父親掩蓋真相,但他希望父親和那個女人斷絕關係。就在他以為一切又恢復正常的時候,他又第二次發現了父親牽着那個女人的手。這次他再也無法原涼父親,而是氣憤地把真相向母親和盤托出。按正常的思維,以苗子母親的性格,一定會把他父親掃地出門。但劇情到此,苗子的父親也的確是凈身出戶,可是苗子的母親整天失魂落魄,天天站在窗前看着苗子父親的停車位,希望看到苗子父親回家的身影。終於有一天,苗子母親拔通了苗子父親的電話,並開始向苗子講述自己早就知道苗子父親外面有人這件事情。只是她卻裝着不知道。而她之所以不想捅破這層窗戶紙是因為發生這樣的事,她自己也有很大的責任,由於自己處在更年期,無形中給苗子父親的生活上增添了很大的壓力,還說自已不怪苗子的父親,相反地還很享受苗子父親在外回來之後對自己的種種好。看到這裡,我真有些不可思議,難道更年期給女人的影響真有這麼大?為了維護家庭和婚姻的穩定,苗子母親選擇了假糊塗。當然藝術作品終究是一場戲,它總是會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進行一番粉飾、誇大。
再就是家齊這一家人,一個沉悶沒有生氣讓人壓抑的家庭。家齊,憂柔寡斷,一個把親情看得比愛情要重的年輕人,從小在父母的管教下生活,遇到大大小小的事都是父母為他拿主意,以至於到了而立之年,他想為自己的愛情做一次決定的時候卻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 為了不傷害父母,最終他向父母妥協選擇了飛兒。可是當白小鷗聽說家齊還一如既往地愛着自己的時候,不遠千里從上海來到家齊身邊,再一次的使家齊陷入兩難選擇。就是因為父母的不願放手,管教過多,使得一家人之間不斷地出現矛盾和衝突。反觀自己,我們做父母的是不是也是對孩子呵護有加?要想讓孩子真正地獨立起來,是否多給孩子一些做決定的機會?多給孩子一些自由的生活空間?讓他們多一點擔當,多一些承受挫折的能力。
還有劇中的人物性格個個都非常個性化,不論是親情還是友情、愛情在劇中都時時處處有所呈現。演員們的表演也相當逼真形象,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生活劇。
給我一支煙觀后感(二)
看完《給我一支煙》后,決定應我小弟的要求寫一篇觀后感。
可能是看之前我小弟把這部片子說的太好了,以至看完后沒有想像中的更好些。與其說這部片子很感人,倒不如說它很頹廢。讓看的人很頹廢,或許我小弟就是受了這部片子的影響,更確切的說是受了片子中男主人公的影響,才把自己的感情生活弄得一踏糊塗。男主人公跟他有太多的想似,比如都是單身,感情經歷都是很複雜的,都是自己住,沒有可以半夜聊天的人,都經常出入娛樂場所等等。或許正是因為這太多的相似才讓他覺得李海濤(男主人公)才是現實生活中的自己,所以決定讓自己那段早已結束的感情又重新復蘇。正如他自己所言,他把李海濤視為偶像,因為他覺得李海濤就是為自己塑造出來的人物,他自己的生活也正準備按照這個軌跡發展下去。
前言談得過多了,其實這部片子帶給我太多的不可思議。或許因為我跟他們的生活距離太遙遠,也不可能真正體會到他們的感受。所以我自己覺得葉子最終嫁給eric已經是上蒼對他的眷顧了,他本不應該打擾漸趨平靜的李海濤。雖然她有追求幸福的權力,但是自己做錯的事情,必須付出代價。當初自己選擇做這種地下行業時,她應該很明白這個行業在滿足她們物質需求的同時也會葬送她們的幸福。所以我說能有像eric這樣的人給他幸福,已經是很幸運的了。為什麼不知足?這是我感到不可思議之一。
李海濤本是一個都市裡的陽光男孩,這個年齡群中的佼佼者。但是為了追求所謂的愛情,自己犧牲了事業、傷害了親人、疏遠了朋友,可以說他為了這段愛情,他變得一無所有。可能你會說他那是執着,但我覺得那是執迷不悟,我老公說那是走火入魔。如果李**的FLG去引誘他的話,他一定會上鉤。這是其二讓我不能理解。
李海濤決定放棄這段感情的時候,他的身邊出現了一份無可挑剔的肖琳。他自己對肖琳也很好感,不然的話,他就不會做夢都夢到她。正因為這樣才決定跟肖琳結婚,能跟這樣的女孩結婚他肯定會過上幸福的生活,但他還是選擇傷害這麼好的一個女孩兒。肖琳退出這場複雜的感情,同為了讓李海濤幸福,把傷害降到最低。結果呢,事與願違,她的退出傷害了三個,確切的說應該是四個人。到底是李海濤錯了,還是肖琳錯了。這是我的第三個疑惑。
片子中雪兒說得很對,人不光是為愛情活着,支撐人活着的最重要的因素也不是愛情,或許她出國事業有后,還有可能跟耿直再續前緣,繼續他們的愛情。但是如果放棄事業,跟耿直在一起她會幸福嗎?不會,沒有物質基礎的愛情是不會幸福的。我看過一篇報導,說人與人之間所謂的來電愛情,最長不會超過三個月。愛情最終的會轉變成別的感情,當然我認為最理想的轉變就是親情,愛情的結果必然是婚姻,如果沒有婚姻作承諾那麼是對你的愛情不負責任。原本沒有血緣關係的兩人變成骨肉相連的親人,那才叫幸福,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無條件的跟你站在一起,陪着你哭、陪你笑、甚至陪你一起慢慢變老,那才叫幸福。有許多愛情就不能最終幸福,就像是李海濤和葉子,他們有太多的東西需要躲閃,甚至彼此都不能坦誠;他們這段感情傷害了太多的人;他們的感情需要雙方都脫離或者說是犧牲自己的生活,去遷就另一方,而且要遷就一輩子;他們的感情要遭受到社會及環境質疑,在別人的質疑聲中偷偷的生活;有太多的理由讓他們不可能幸福。明明知道不會幸福的感情,為了什麼讓自己承受越來越重的痛苦。這是我的第四個疑惑。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所以我說這只是編劇虛構的一個故事,經不起現實中的太多的推敲。
人不能舍求得到過多,要知足常樂。更不能為了一已私利,而去傷害別人。記不清是誰說過:朋友可能選擇;大夫(妻子)可以選擇;唯有父母不可以選擇。可以傷害朋友,可以傷害愛人,唯獨不能傷害自己的父母,這是作為人最基本的孝道。當然我也不是說對父母的作法百依百順,原則上的東西一定要堅持,因為父母說得不一定是正確的。但是最起碼自己要有不去傷害父母的前提去想問題就OK了。因為世界上沒有一個父母不企望自己孩子幸福的,即使父母錯了,也錯在太過於保護自己的孩子了。明明知道傷害了自己的父母,為什麼還要去做,李海濤這樣做可能讓太多的不明白。這是我的第五個疑惑。
總得來說李海濤跟葉子之間的感情,就沒有可能轉變成親情。做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勞。記得《美女也愁嫁》中陳好飾演的女主人公說過:如果我的愛情變得不純粹了,那我會選擇放棄。愛和是否深刻,也是自己在心裡下的定義,是相對的。人有時候要學會放棄,放棄也是某種意義上的成功。李海濤跟葉子在恰當的時候放棄,那麼她們還可以作為朋友,還可以各自己幸福。但他們沒有,自己心裡想得全都是為了讓自己得到快樂,得到幸福,犧牲再多的人也無所謂,亦或是,我們經歷了那麼多挫折才走到一起,傷害了那麼多人才可有機會在一起,我們一定要比任何人幸福,一定要珍惜。也正是經歷了太多,傷害了太多,感情已變得不再純粹,甚至連最起碼的信任都喪失了。他們在一起要特別小心的經營那段彷彿是偷來的愛情。
許多電視劇中,男女主人公的愛情都是一波三折,傷害了一對本應該跟自己一在起的戀人而最終有的走到一起,有的還是未能一起。這就是生活。據個例子吧,去年剛剛看完《屋頂上的綠寶石》,孫儷飾演的莫家琦與霍建華飾演的周念中兩個人為了在一起,也曾想過放棄,也作過犧牲,能做的什麼都做,最終還得傷害凌佩妤跟聶凱,兩個人想着自己做出的犧牲,還是覺得自己愛情比自己的性命都重要,所以兩個人想不顧一一切的爭取愛情,追求幸福。雖然凌佩即跟聶凱也都表示願意祝福兩個人,而且是真心的祝福兩個人幸福。結果不是為了凌佩妤的一場火災放棄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呀。非得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才放棄,悲哀。其實我理解純粹的愛情,就是兩個人相戀就要努力在一起,甚至為了在一起努力過,不要放棄,而且必須是雙方的。如果有一方放棄了或者放棄過,且已開始新的戀情,那就要為這次放棄會出代價——再美好的愛情也不能回頭了。回頭就已經構成了傷害。雙方一直都不曾放棄對方,亦沒有新的戀情開始,一直為了能在一起努力,這才是純粹的感情,它簡單、真誠。無論是《屋頂上的綠寶石》中的莫家琦與周念中,還是《給我一支煙中》中的李海濤和葉子,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已經變得不純粹了,所以不可能幸福。他們不僅僅是一方想過放棄,雙方都嘗試了放棄后,覺得不能沒有對方的愛情,才想起要珍惜對方。殊不知,為時已晚。愛情就是這樣,受挫折不要緊,經歷什麼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兩個的人信念。作為成人,就必須為自己的言行付出代價。做錯了就要有心裡準備承擔痛苦。
民主之瀾觀后感(三)
“你走出巴蜀山川,路漫漫其修遠兮:你邁向救國之路,爾將上下去求索;你帶着責任良知,你掀起民主之瀾,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電視劇《民主之瀾》終於看完了,但我的耳邊依然回蕩着這渾厚綿長的旋律。
《民主之瀾》讓我們重溫了民盟的光榮歷史及民盟前輩走過的光輝歷程,是一部弘揚時代主旋律的優秀愛國主義題材影視作品。它以反映張瀾先生為追求民主、富強和民族獨立而頑強奮鬥的一生為主線,濃縮了中國近百年波瀾壯闊歷史中的重大事件,真實地再現了以張瀾先生為代表的一代知識分子的愛國民主思想、憂國憂民的崇高品質、清正廉潔的作風。 該劇不僅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團結合作、共創新中國的歷史畫卷,而且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形成的歷史淵源及歷史必然性,深刻揭示了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才能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知識分子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政治和社會理想。
觀看《民主之瀾》,我被張瀾先生那種追求民主、頑強奮鬥的精神深深感動! 1911 年,腐敗的 清政府將四川鐵路收歸國有並抵押給四國銀行,這一無恥行徑激起留日歸來的張瀾的憤怒!在他的領導下,一場保路廢約運動轟轟烈烈地展開。面對敵人的抓捕,張瀾不非但不躲,反而直奔總督府痛斥政府!鋼刀架在脖子上,他仍然昂首挺胸慷慨陳辭:“心裡只想保路、保權、保國、保川,就沒想過保命”!這種革命氣概怎不讓人肅然起敬!1915 年,袁世凱稱帝,張瀾為免百姓遭受戰爭之苦,挺身而出冒死勸降周駿,這一英雄壯舉怎不讓人震撼!《雙十協定》墨跡未乾,內戰危機已經一觸即發。危難之際,張瀾領導中國民主同盟發起反內戰運動,卻屢遭蔣介石排擠與迫害,為了民族的生死存亡,張瀾 置個人生死於不顧,直言力諫,奔走呼號,其民主政治的思想更令人讚歎!
觀看《民主之瀾》, 我為張瀾先生憂國憂民、清正廉潔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他一身清白,不與土豪劣紳同流合污,平生不收非分之錢,非分之禮,身為一黨主席,卻無錢就醫;他心繫百姓,德高望重,被四川人民尊稱為“川北聖人”、“布衣省長”;他勤儉樸素,雖任新中國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仍着布衣長衫 ;他捐資助學,禮賢下士,堅持發揚民主科學的精神,積極倡導民主求實, 以培育天下英才為己任。在我看來,張瀾先生的每一次沉思、每一次吶喊、每一次講演,都無時無刻不在為民主而付出,他的所有舉止都只是在為中華民族的暗夜爭取第一縷曙光!他 為推動中國的民主進程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他 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為民盟播種下了愛國主義的火種。尤其他那“四勉一戒”的座右銘,不僅讓後人領略到民盟前輩的高風亮節,更鑄就了民盟“自愛、自修、自尊、自強、腳踏實地”的優秀傳統。張瀾先生是中國民主同盟的光榮,也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光榮!
觀看《民主之瀾》,我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的認識更加深刻全面。 政治協商制度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時代的選擇。 做為一個民主的倡導者,張瀾在其《中國需要真正的民主政治》一文中談到什麼是民主政治時說:“簡而言之,就是主權在民的政治,也就是國由民治。凡要管理眾人的事,要以主權在民的真精神和好方法來管理,才叫做真正的民主政治。”張瀾作為民主黨派的主席,又身處一個專制的年代,敢於發表這樣的民主論文,體現了大無畏的反專制氣魄,以及不畏強權追求民主的精神。 記得溫家寶總理也曾說過: “ 只有講民主,才不會人亡政息 ”。 時逢盛世, 政治文明的土壤正趨厚實,民主的理念深入民眾, 我們每一位盟員,都應該 學習老一輩的民主思想,親國親民思想,廉潔奉公思想,繼承和發揚前輩的風範, 沿着張瀾先生所走過的道路, 從努力做一個優秀的公民,到努力做一個優秀的民盟盟員, 緊密依靠共產黨、擁護共產黨,為黨、為人民,立足本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感謝《民主之瀾》, 它讓我們認識到: 民主之路是前輩們用生命和鮮血鋪就的,我們應該學習、並經常回顧這段歷史,銘記這一歷史長河中的民主之瀾。
感謝《民主之瀾》,它很真實地教導我們:學習盟史 ,繼承優良傳統,關注民生,積極參政議政,是民盟的優秀傳統,也是我們政治生命的源泉。
感謝《民主之瀾》,它更讓我們明白:作為新一代年輕人,我們肩上所扛的責任不再局限於一個家庭,一個單位,更多的是把所有的力量擰成一股繩,為中國的未來盡到我們應盡的責任。
讓我們挽起手來,共同唱響:“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民主之瀾,生生不息,中華大地迎來了旭日東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