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吳運鐸觀后感(一)
從江西興國官田村中國工農紅軍第一兵工廠起,中國人民兵工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修到造,從長矛大刀到小型兵器、大型武器再到高精尖新式武器,從適應革命戰爭需要到適應現代化國防建設要求,已經走過了80年的光輝歷程。
看着電影《吳運鐸》,彷彿又回到了那理想高揚,激情奮發的血與火的戰爭年代,那場景雖已遠去,卻又似乎仍在眼前。
中國的保爾。柯察金——吳運鐸同志是幾代中國人民兵工戰線上的傑出代表人物。他那種為了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為了解放全人類的崇高理想,無私無畏,不怕犧牲,艱苦奮鬥,科學求實,"把一切獻給黨"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今天,我們的人民兵工和整個國防事業,由當年的草創、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根據地的發展,到新中國成立后十幾個五年計劃的調整充實提高,和三十餘年的改革開放,已經形成了門類齊全,系列配套,不斷研發更新的堅實基礎,不再為缺人才、缺技術、缺材料、缺資金而犯愁,但在面對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激烈競爭,和立足於打贏現代化戰爭的新形勢下,更加需要像吳運鐸同志那樣把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積極進取的精神和嚴格、嚴密、嚴謹、嚴肅的科學態度高度結合起來,去不斷奪取新的更大的勝利。
作為人民兵工戰線的一名老兵,我們有責任把繼承傳統,傳遞薪火的接力棒交好傳好!
電影吳運鐸觀后感(二)
一個破舊的手工作坊式的場地,一個小學畢業生,沒有工藝圖紙、沒有技術指導,卻是通過苦心鑽研來造子彈、修炮彈,為槍林彈雨的前方戰士提供武器裝備。這就是人民兵工的締造者——吳運鐸在抗戰時期進行兵工研製生產的場景。
在觀看電影《吳運鐸》之前,真的很難想象,早期的人民兵工廠是這樣簡陋的場景,早期的人民兵工戰士是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頑強地工作着。當看到吳運鐸面對兩個上海來的大學生流露出渴望理論知識支撐研製的急切心情時,當看到吳運鐸試驗彈藥一次次將自己炸得渾身鮮血時,當看到吳運鐸親歷可愛的孩子和心儀的姑娘死在日本鬼子的屠刀下強忍悲痛時,當看到吳運鐸靠抽煙來忍痛堅持不能用麻藥的手術時……我的內心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彷彿回到了那個充滿血與火的激情奮發的年代,看到了那些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奉獻了青春和生命的人們。
電影《吳運鐸》里塑造了一群兵工人的形象,鮮活地展現在我們面前,有捨身奉獻、智慧、大愛的吳運鐸,有書卷氣濃卻缺乏實踐經驗的大學生王思翰,有活潑可愛而且執着的姑娘辛束,有穩重踏實、吳運鐸的忠實夥伴老秦,有文靜溫柔、默默付出的姑娘陸萍、有單純卻積極的小林……他們原本都有各自簡單的生活,是日本鬼子的侵略和舊社會的壓迫,是解救勞苦大眾的使命和實現共產主義的信仰,使他們走在了一起,走在人民兵工事業的大道上。
在建黨九十周年和人民兵工創建八十周年之際,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投資籌拍的獻禮影片《吳運鐸》,給我們真實再現了以吳運鐸為代表的老一輩兵工戰士捨生忘死、無私奉獻的英雄形象,對於我們銘記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受到教育啟迪,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作為新時期的兵工人,我們遠離戰火紛飛,擁有先進的工藝技術和現代化精良設備,更應該懂得珍惜現在優越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傳承老一輩兵工人的優良傳統,在各自工作崗位上作出成績。
當前,我們瀘州北方公司面臨嚴峻的經濟形勢和前所未有的考驗,要實現今年的方針目標困難很大,下半年的生產經營任務非常艱巨。但是,與老一輩兵工人歷盡的艱難相比,一切困難都不是困難。當年,人民兵工設備簡陋,缺乏經驗,生產的危險常常不亞於作戰前線,吳運鐸曾在檢修槍支實彈射擊等試驗工作中多次身負重傷,造成手足傷殘,但他仍然頑強地堅持工作,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有老一輩兵工人的頑強拼搏精神給予極大的支撐和鼓舞,我們一定能夠戰勝目前面臨的困難。讓我們以昂揚的鬥志、飽滿的熱情,狠抓落實,創先爭優,為全面實現公司年度方針目標而努力奮鬥吧!
電影吳運鐸觀后感(三)
今天看了這部電影吳運鐸,感觸頗深,這部電視劇最着力描繪的無疑是吳運鐸的英雄事迹。作為一種嶄新樣式的人物傳記片,它攫取了吳運鐸人生道路上最耀眼的幾個閃光點。集中表現了吳運鐸在三次身負重傷和器材、原料和技術都嚴重匱缺的條件下,堅忍不拔,捨生忘死,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各種困難,奇迹般地為前線將士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武器彈藥。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為了草創和建設我軍的軍工生產線,吳運鐸炸瞎了左眼,失去了左手,一條腿也成了殘廢,周身傷痕纍纍,但是,他身殘志堅,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如同許多傑出的革命英雄一樣,吳運鐸之所以能從一名貧苦的礦工成長為英雄,除了他自身的意志和品格外,還離不開他成長的環境和戰友們的影響和幫助。譬如戰友徐洪軍為掩護吳運鐸而被敵人抓獲。徐是烈士的子弟,曾經與吳運鐸發生過齷齪。當他被敵人捆綁着吊起來時,他高聲吶喊:"娘,我要走了,我不會給你丟臉……"暗示吳運鐸不要暴露自己,作無謂的犧牲……徐洪軍壯烈就義的悲壯場面永遠銘刻在吳運鐸心中,也永遠激勵着他和戰友們為革命前赴後續;孔部長帶領何守莉和小栓子等戰士到敵後去購買雷汞,在通過敵人封鎖線時被敵人發現,為了戰友的安全,轉移敵人的注意力,孔部長毅然引爆了手中的雷汞;黨支部書記周炳武同志在一次試炮彈的事故中,為保護兵工廠的頂樑柱吳運鐸,他不顧自己的安危撲在吳的身上,自己卻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吳運鐸悲痛難忍,又傳來技術員小李不幸犧牲的消息……《吳》劇在塑造這些英雄群像時,注重刻畫他們各自不同的鮮明性格,注重情節的鋪墊和氣氛的渲染,因而,能使觀眾信服,給人震撼。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戰友的犧牲精神和高尚人格,也正是吳運鐸形成"把一切獻給黨"人生價值取向的極為重要的原因之一。
因此電影歸根結底是一種塑造典型形象的敘事藝術。無論其理論多麼深奧龐雜,終究離不開"好看、有味、出新"這三個基本要求。應當看到,我們當代觀眾的審美習慣已與過去的時代有很大不同。特別是經歷了近些年來影視業的繁榮,我們藝術欣賞的"口味"也越來越高了。因此,我們一再強調:"越是反映主旋律的電視劇,越是要講究作品的藝術性。"這個提法看來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電影吳運鐸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