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最好的家長
最近幾天,整理了丫寶的博客,重新翻出來俞洪敏老師的演講錄《如何做最好的家長》,再次閱讀。
大約是在這篇文章最早轉過來的時候,拜讀了大作,別的沒有記住,但是有一條,“培養孩子的自信”,深深記住,並且不時提醒自己,要培養丫丫的自信能力;至今甚覺慚愧的是,連作者是誰不記得了,昨天整理博客的時候,重新翻出來,眼前一亮,正是時常提起的那篇文章。
慶幸自己現在養成了早起的好習慣,不管在家還是出差,不管上班還是休息,甚至不管晚上幾點就寢,生物鐘始終會在早上的7點之前準時響起,沒有了懶床的習慣,反倒覺得時間富裕了不少!
今天早上,靠在錫林郭勒大草原賓館的落地窗前面,隨手拿過手機,又一次認真地拜讀了《如何做最好的家長》,俞洪敏老師從農村出生成長,和我們有着共鳴的農村經歷,文章的內容部分取材來自自己的生活,讓我讀起來倍感親切。本來準備寫一篇內容,提煉一下本文的精彩觀點,但發現精彩之筆處處洋溢,真是讓人覺得,“增之過繁,刪之過簡”,於是乎,索性就用讀後感的方式來逐篇解讀吧。
“小時候被父母打覺得不是恥辱的事情,好像越打越喜歡父母的感覺,因為父母跟你親,他打完了還在你的身邊。我現在就不敢打我的孩子,因為我一個月才能見他十天左右,我愛人帶着孩子在國外,我每個月爭取過去十天,打完了我就走了,孩子記住的就是我打他,沒記住我對他的好。所以他就不希望我下一次再回去,因為一回去想到的就是爸爸打我。我總共打過兒子一次,有一次我回來問他你想爸爸嗎?他說不想,為什麼不想?因為你打我。小時候為什麼我的父母打我沒事呢?因為打完了天天還在一起。父母打完之後還有很多彌補的行為,你會把這認為是很親熱的行為。”
我的童年,印象很深刻,因為調皮搗蛋的緣故,被老師罰站,被父親揪我頭髮,被母親吆喝着跪碗塌子,變成常事;當然,在我那稍顯白頭的老娘面前,從來沒有絲毫的覺得,這是她們不愛我。
丫寶也有時候經常會惹我生氣,當然,揍人的事情,確也時有發生;姥爺總是說,我們對丫寶,過於溺愛,當然也包括對她的縱容。
現在的工作也是比較忙,經常性的出差,所以,俞老師講得對,“打完了我就走了,孩子記住的就是我打他,沒記住我對他的好。所以他就不希望我下一次再回去,因為一回去想到的就是爸爸打我”,覺得確實是這樣,這一點,丫媽就比我做的好,體罰少,講道理的多。
我現在也在逐步的改善,盡量少打孩子,多講道理,不符合原則的事情,不同意她做就行了,不需要因為她鬧,就要打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