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讀《恰同學少年》有感

讀《恰同學少年》有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讀恰同學少年有感(一)

  ——李雅男

  早在小學時,我就接觸過恰同學少年這部作品。只是當時不懂何為恰同學少年。後來讀到毛澤東那首回憶青年革命鬥爭的《沁園春·長沙》才明白,"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是一種責任,是一種擔當,是對國家命運的感慨,是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今年,大學的的我再一次翻開《恰同學少年》。書中主人公也正值青年。隔着書頁,少年們對蒼茫大地的追問,穿越歲月的塵埃,歷經一個世紀的風雨,從橘子洲頭呼嘯而來抵達我們的心房。100年前的崢嶸歲月穿越時空呈現在眼前,不禁讓人熱血沸騰,喚醒了我心中沉睡已久的理想與鬥志,喚醒了我對人生的目標與希望。終於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豪情壯志;什麼是真正的胸懷天下。

  青年時期,是一個人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青年時的志趣思想,往往預示着一個人一生的前進方向。而書中所描述的毛澤東的青年時代,給了我們大學生無限啟示,告訴我們應該心懷祖國、志向遠大,先完善自身繼而立足世間。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毛澤東以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青年的擔當。在那樣一個軍閥猖獗,新思想與舊思想不斷碰撞的年代,怎樣救國,怎樣救民,這一切都在少年毛澤東的腦海里回蕩:"我現在還找不到,但將來一定會找到!"

  而在擔當的背後,更需要自身的完善。青年毛澤東勤奮學習,積極交流,關注國事。不僅博覽群書,還積極鍛煉磨練意志。冷水浴,長途步行,游泳是他的必修課。為了粉碎"東亞病夫"這個稱號,他還在學校里組建了志願軍。書中有一幕讓人印象頗深。一支潰敗的反動軍閥部隊想佔領長沙城。嚇得老百姓們四處逃散。就在這時,以毛澤東為首的一支一二百人的學生軍挺身而出,在油桶里放鞭炮虛張聲勢,逼得反動軍閥心虛不得不派人來談判。毛澤東、蕭子升和蔡和森親自前往,沉着勇敢地應對了敵軍的質疑,讓敵人繳械投降。他們的臨危不懼,大義凜然讓人欽佩不已。

  上一輩革命烈士恰與我們同為學生,同為少年,他們有他們的使命,我們同樣有我們的責任,社會主義的大旗我們仍要繼承,而且要走的更堅定,誰讓我們恰同學少年!

  讀恰同學少年有感(二)

  郭麗娜

  恰同學少年,我們擁有的是一段剛剛拉開序幕的熱血青春。

  ——題記

  《恰同學少年》是根據同名電視劇改編的以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範五年半的讀書生活的一部小說,描繪了1913~1918年以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楊開慧、陶斯詠等為代表的一批有志青年積極進取的學習生活和他們之間純真美麗的愛情故事,同時書中所描繪的楊昌濟、孔昭綬等優秀教師形象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求學到立志、從讀書到做人,不同於我們90后的精神風貌與青春活力的那些青年是這部作品的主體,沿着他們的成長軌跡,我們一步步深入了解希望萌芽的社會,和我們同齡的他或她正在做什麼。恰同學少年時,青春在這開始綻放。

  修身立志 求學之本

  衡山西,嶽麓東,城南講學峙其中。人可鑄,金可熔,麗澤紹高風。多材自昔誇熊封。男兒努力蔚為萬夫雄。第一師範的校歌似乎還久久回蕩在我的耳邊。

  第一師範作為一所在亂世紮根的學校,它為一眾有志學子提供了一批優秀的教師,一個安靜的場所。青年們奮發圖強,修學儲能,在讀書,求學的道路中不段求索,探尋人生的方向,實現人生的價值。然而現在生於治世的我們往往沒有這種求知慾,我們甚至都不明白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考大學?或許有人說"我是為了將碚業膠霉ぷ""為了讓父母高興""為了…"然而大多數人會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是呀,讀書似乎已成為一種習慣,而我們卻忘卻了這個習慣的初心。我們不願相信讀書無用論的言論,然而我們也擺脫不了心中的迷茫。而書中的青年毛澤東也曾面臨同樣的困惑,入學第一天他就向孔校長提出了他的疑惑,孔教授說"經世致用,以我之所學,化我之所用,為民智之開啟而效綿薄之力,為民族之振興而盡一己之力。同樣在楊昌濟上的第一堂課課上他也提出修身是一個人,一個讀書人的第一道坎。或許我還不夠理解孔校長所說的經世致用,但作為同學少年,我們應該明白不論跨越多少時光,修身立志始終是我們求學的出發點。

  不拒一格 修學儲能

  當毛澤東帶着對"tex"的疑惑詢問督學時,老師在解答后卻對k關心時事的做法大為不滿,認為學生就要關心"學習",與書本無關的事情知之何益時;當軍閥混戰後新校長張干以考試分數為唯一標準,要求全校師生一切為了分數時;當一切教育軌跡偏向教條化時,求學的少年走進了迷霧,對於毛澤東來說數理化科目很差,甚至都了不及格的邊緣,而以成績擇優的制度更加阻礙了他的求學之路。今天的我們同樣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是死守制度以成績定優劣,還是不拘於形式,博學強知。如書中毛澤東所說"如果光注重書本知識,而缺乏實際能力的培養,那麼知識也就成了死知識,學問也成了偽學問".而對於90后的我們來說,多元的信息知識網絡衝擊着我們的生活,所以求學的之路並不唯一,修學方式也並非只有一種,且從毛澤東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從開始的廣泛學習,積極交流,開闊視野,關注國事,至徒步游湖南、組建學生軍、開辦工人夜校,再到後來的第一次革命活動,都是提高自己,完善自我的修學儲能的過程。我相信毛澤東這種對知識的求取、對新生活的探索方式同樣適用於90后的我們。社團活動,興趣交流會,等等都能成為我們獲取知識的途徑,不據於形式,不困於教條,用適合我們的方式博採眾長,修學儲能。

  青春年少 佳人才子

  除了那屬於青年的熱血之外,書中就給我最深印象的便是那同學少年間的友情與愛情了。書中最好的一對朋友便數毛澤東與蔡和森了,他們相識於一師, 雖性格有很大的差異,但他們卻因同樣的理想而成為摯友,一起登嶽麓山,一起玩橘子洲,一起到湘江游泳,一起結交志同道合的好友。同學年少的他們憂國憂民,指說江山社稷大事。年少的愛情是懵懂的卻是美好,因為巧合而相識,因為好奇而相知,向警予開朗活潑,蔡和森沉穩內斂性格的互補讓他們的愛情走得更遠。而相比於向蔡的愛情,陶斯詠的愛情更讓人惋惜,喜歡上了一個有理想,有報負的少年, 而他的心理指向始終對準的是民族的苦難、國家的前途和社會的責任,根本裝不下只有兩個人的溫情和浪漫 ,這註定讓這份感情不能歸於幸福與平淡。同樣的追求,同樣的熱血,讓他們相聚,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不論是愛情還是友情,終歸成為人生的一部分,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珍視,不留遺憾。

  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在我少年。小說讀完了,但留給我們的思考卻遠沒有結束。同樣做為少年,我們更應該思考今日的我們該如何滿懷一腔熱血,確立自己的目標,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男兒努力蔚為萬夫雄"毛澤東用畢生的努力締造了新中國,完成了自己的理想,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時空之間的兩代人通過書籍對望,承載着上一輩人心血的求索,自強,奮鬥精神充斥每一位讀者的的心,青春不曾逝去,未來才剛拉開了帷幕,恰同學少年。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 -------- 後記

  讀恰同學少年有感(三)

  夜讀《恰同學少年》

  柳燕梅

  夜晚甚是寧靜,捧來一本《恰同學少年》,在圖書館靠窗的書桌上,細細品讀開來。書中的語句總能讓我找到靈魂的共鳴,讓我的精神充滿力量。

  《恰同學少年》以毛澤東等青年在湖南第一師範五年半(1913~1918)的求學生活為主線,充分展現了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楊開慧、陶斯詠等為代表的優秀青年為尋找理想而奮發向上的鬥志,敢以天下為主任的抱負和情懷,改造中國與世界的雄心壯志。

  指尖處,一段讓我回味的話映入眼帘:"今後,回想起你在一師的生活時,你能毫無遺憾地對自己說,我這五年真正用在了讀書上,真正學到了該學的東西,我沒有虛度光陰。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就是你在五年師範生活的成功,就是第一師範教育的成功。"讀完這一段時,我的內心其實是恐懼的,四年的法學生活,我沒有遺憾了嗎?

  或許在學習之外,還把時間花在了社團以及各種活動上。"有得有失是我們的大學,無怨無悔是我們的青春".不管是學習還是社團,它們都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知識,充實着我們的大學時光。作為一名大三的學生,現在更應該好好抓住剩餘不多的大學時光,充實自己本專業的知識,為用自己的知識回報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

  愛不釋手,細嚼文字。遇上一段話:"做出人生的選擇也許艱難,但是承受一個選擇所帶來的終生的壓力與代價,才是你今後真正要面對的現實。所以當你打算做出選擇的時候,我希望你認真地問自己一句:我,真的做好付出一切的準備了嗎?"

  同樣處於大學時期的我們,也會經常忽略選擇所帶來的代價。當你選擇司法考試時,你願意付出時間去複習嗎?當你選擇考公務員時,你願意承受體制內的安定嗎?或許有的時候我們做出的選擇並非出於本意,只是在當時的環境中隨波逐流而已。從今以後做出選擇時,是否應該問問自己的內心,我,真的做好付出一切的準備了嗎?

  忽而傳來廣播:"圖書館每晚將於九點五十分停止辦理圖書借閱手續,請需要辦理圖書借閱手續的同學儘快……"我輕輕地合上書本,把它放到書籃里,邁着腳步走出了圖書館,黑夜漫漫,而心卻變亮了。



讀《恰同學少年》有感 標籤: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最美孝心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