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留德十年》有感
《留德十年》是季羨林回憶錄中重要的一段,是季老從1988年到1991年寫作的,時年80歲高齡,這樣的年紀去回憶自己的過去,應該是有難度的,好在季老有寫日記的習慣,翻開日記猶如回到從前,因為有了這些真實的記錄,就容易把回憶的碎片連貫起來,形成今日之感受了。看來寫日記是非常有必要的,當你垂垂老矣,喜歡回憶的時候,總算有點依據,如果再有些碼字的能力,也許就能寫一本回憶錄了。
每次讀季老的文章,感覺就像在寬闊的湖畔公路開車一樣,無比順暢而又風景旖旎,湖面微波蕩漾,兩岸風景秀麗,心情也格外的安靜舒暢。這本書也不例外,但也有所不同。回憶錄都有一個共同點,"憶往昔崢嶸歲月稠",還有"憶苦思甜"等等,這些話無不說明一個道理,回憶總是帶有苦澀和傷感的。既有對過去艱難歲月的嗟嘆,又有思念親人故友的傷感。羅素曾說過人生的幸福正是來源於生活的缺失,也許正是有了這麼多的悲歡離合,才有了人生的豐富多彩吧!
留德十年實際上是從1935年到1946年的11年時間,24歲離家35歲還,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都留在了他鄉異國,說哥廷根是季老的第二故鄉一點都不過分,人生有這樣的際遇既是一件幸事,也是一次艱難的選擇,十年的德國生涯,一定讓季老對德意志這個民族有了更加切身的體會和理解,二戰時的德國到底是啥樣的?我想通過這本書都能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
雖然是回憶錄,但並不是完全按時間順序來一一敘述,而是用相對獨立的文章構成,在我看來有點雜文的感覺,反而更容易讀下去,季老的寫作已無需拘泥於形式,隨意行文皆成文章,敘事達意爐火純青,這就使本書無論從那一頁看進去,都能順利的閱讀下去,而絲毫不會有銜接不上的感覺。
在這裡,我想通過三個方面簡單介紹一下本書,希望能夠拋磚引玉,給喜歡季羨林的朋友們一點提示。
首先是本書是有序有尾的。《楔子》為序,《餘音裊裊》為尾。讀序可以了解本書的由來,讀尾能夠體會季老完成本書後的感慨,既是書的一個起始,也代表了感情的圓滿完整,人生的有始有終。
雖然是"留德十年",但大體也可分為三個部分記述。
一是出國和回國的經歷;
二是在德國的學業和遇到的人;
三是二戰給德國自身帶來的巨大創傷;
說到出國,現在看來非常簡單,辦個護照基本就能成行,但在1935年的中國,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出國留學。季老畢業於清華大學,后回老家中學教書,本來可能要吃一輩子"粉筆末",卻突然獲得了一個到德國交換留學的機會,人生就是這樣,下一個驚喜可能就在眼前,但對季老來說,既是驚喜又是煩惱,家有老親、少妻、幼子,更加囊中羞澀,最後終得家人支持和朋友相助,艱難成行。
1935年西伯利亞鐵路和火車
當時去德國只有一條路可走,蘇聯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在國內還要路經"滿洲國",然後進入蘇聯,途經波蘭最後抵達柏林。這個鐵路線不知道現在還是否存在,即便是有,恐怕也沒有季老描寫的那些場景了。
出國路上的描寫,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有"滿洲國"的特務,哈爾濱白俄人開的地下小飯店,駕着高頭大馬車的白俄男孩,乾著划船營生的白俄盲童,還有西伯利亞的原始森林,莫斯科的傲慢和做作,波蘭的文明和禮貌,還有美麗的女孩wala,萍水相逢又轉瞬永別。
回國就更麻煩了。季老本來只有2年的學業,但畢業后二戰爆發了,德國和日本是軸心國,只承認"汪偽政府",南京駐德辦事處已經撤出了德國,季老回國無門,只好去德國政府宣布自己是"無國家人士",申請在德國避難,期間剛好又有了一個合適的工作機會,只好留了下來,沒想到一留就是十年。
二戰結束后,終於可以回國了,"十年兩茫茫,家書抵億金",家書一封都沒有收到,季老歸心似箭。但回國的路也並非一帆風順。
季老從1945年10月6日離開哥廷根,到1946年5月19日到達上海,歷時近8個月的時間,足見路途之艱難。
回國的路線大致如下,從哥廷根到瑞士,從瑞士到法國,從法國到越南,從越南到香港,從香港到上海。這麼長的回國之路,當然也有了更加豐富的見聞。
我印象最深的一是與國民黨駐各國領事館的周旋,一群吃硬不吃軟的貪吏,好好的協商不行,只要往辦公桌上一坐,就立刻好辦了,這樣的政府官員,這樣的黨,不亡才怪。
二是季老對途經幾個國家民族特點的描述,德國人老實憨厚,和他們打交道不用留什麼心眼;英國人嚴肅保守,即便是大熱天去餐廳吃飯也要穿上燕尾服;法國人熱情自由,好像把心放在手上托着,隨時準備交給別人。歐洲一直是我嚮往的地方,讀完這本書就更加朝思暮想了。
梵文經卷
季羨林在哥廷根大學研究的是梵文和吐火羅文,並以全優的成績取得了博士學位。
在這裡我想多說兩句。梵文是一種很古老的文字,屬於印度語體系,其流傳下來的文獻僅次於漢文而又遠遠多於歐洲的拉丁文和希臘文。吐火羅文也是印度文字的一種,世界僅存的殘本為我國新疆出土的一批古代文獻,現存在德國等歐洲國家,據說有點類似於中國的甲骨文。
大家都知道古代西方文明要比東方文明落後許多,而文明的延續主要靠文字,據說"倉吉造字,有鬼半夜哭泣".人類自從有了文字,各類文化、科技、醫學、藝術等等偉大的成就都通過文字被記錄和流傳下來。近代歐洲為什麼能迅速的超越東方呢?我想通過對古文字的研究成果就可見一斑。
單單德國就有很多中國古代書籍和梵文的原始文本,無論是私人的藏館還是大學的圖書館,其收藏的廣度和研究的深度都遠遠超越了中國,這些古人的智慧結晶,能夠給現代發展帶來什麼樣的智慧和啟迪,都未可知。大家都知道玄奘取經,到印度去求取大乘佛法,原版就是梵文,後來也僅僅是部分被翻譯為漢文,但對梵文的研究和著述,從唐代伊始,中國歷史上就從未出現過有相關的記載。
從對語言學的研究來管中窺豹,德國的確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他們第一個開創了古代語言比較學,從一個宏觀的角度對古代漢文、梵文、拉丁文、希臘文等進行了比較和分析,發現了很多驚人的相似之處,取得了燦爛的研究成果,對人類文明的延續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理解了這一點,就能更深刻的體會季羨林當時經過艱難的選擇,最終決定把梵文和吐火羅文作為研究方向的意義所在,如果他選擇德文甚至是漢文作為博士研究課題,豈不是要容易和輕鬆的多,但他並沒有這麼做。
哥廷根大學
二年的讀書生活是既清苦又有趣的,清苦的滋味做過窮學生的都知道,有趣的是哥廷根的席勒草坪,是季羨林和朋友們周末去聚會和遊玩的地方,那裡終年綠草如茵,古木參天,山中有脾斯麥塔,走累了有咖啡廳,偶爾還能看到梅花鹿,的確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
在學習之餘就是對家鄉和母親的思念,在本書里,季羨林多次提到了母親和對母親的愧疚之心。季羨林基本沒有在母親身邊生活過,以至於多年後夢到母親都始終無法有一個清晰的面容,這也成為季老終生的遺憾,(具體可以查閱季羨林的另外一本書《談人生》),現摘抄一段文字,來更加直觀的說明季老的心情:
母親一人凄清的躺在故鄉的地下,忍受着寂寞的襲擊,上面是萋萋的秋草,在白楊簌簌中,淡月朦朧里,我知道母親會借了星星的微光到各處去找她的兒子,借了西風聽取他兒子的消息。然而所找到的只是更深的凄清與寂寞,西風也只帶給她迷離的夢。
每次讀到這一段,我都禁不住淚流滿面。
季羨林在德國的朋友給我印象最深的有兩人:章用和哈隆。章用也是留學生,出身世家大族,有"衙內"的身份,卻沒有紈絝的習氣,學識淵博,但性格也孤傲,和羨林一見如故,但不幸的是家族衰敗,一年後回國了,之後兩人再沒有見過面。章用回國後生活應該是相當不順,竟然英年早逝,他把一些僅有的著作都寄給了季羨林,大有託付的意思,章用是一個寂寞的人,和季羨林雖只有一年的交情,卻心心相印,視為平生唯一的知己,失去了章用的季羨林也深感知己難求,人天懸隔,欲哭無淚!
哈隆是德國人,大季羨林20歲,也算是忘年之交。哈隆是季羨林工作的漢學院所長,和很多的德國教授一樣,每天除了教學就是伏案研究學問,和老妻過着形單影隻的生活,此人在大學里很不得志,後來終於去國他鄉,到英國劍橋教授漢學,在餞行的時候,這個老頭留着眼淚對季羨林和田德望說,在哥廷根真正的朋友只有他們兩個中國人。老教授離別時的真情流露,讓我久久不能釋懷。
除了這兩個朋友外,季羨林還用幾個篇幅談了授業的老師、房東太太、幾戶街坊朋友、幾個反對納粹的德國人和一些留在德國的中國人。這些人顯然都在季老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正如季老所說的,每次回憶都好像是把這些人重新都召喚到了眼前,好像重新生活了一次一樣,辛酸苦辣五味俱全,這滋味絕不是美好的。有些回憶,一次就夠了。
但是這些篇章我卻讀了好幾次,老實而又個性的房東太太,和中國的媽媽一樣,嘮嘮叨叨又勤勤懇懇。邁耶家的小姐伊姆加德對季羨林的委婉挽留,博恩克家的盛情款待和盡興暢談,還有那些萍水相逢的"青田商人"們,恐怕是流落歐洲的中國人最典型的代表了吧!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記下一些人,這些人從來不用想起,又永遠無法忘記,因為他們已經融入了你的靈魂,永遠值得珍惜。
第二次世界大戰
我在前面一篇讀後感里說過,最早想讀本書,也是想真實的了解一下二戰中的德國和希特勒的覆滅,這本書果然讓我如願以償。
季老到達柏林的時候是1936年,剛好是希特勒當政時期,德國人給季老的整體印象是老實,不關心政治,希特勒開展的種族歧視,宣傳"北方人"是優秀種族的策略,還是蒙蔽了一大部分民眾的,直到戰爭開始后,德國用謊言當借口,自衛戰打到了別人的國家,才逐漸的讓許多國人明白過來。
但是戰爭的機器一旦啟動就很難再停下來了,整個德國被捲入了戰場。
首先是徵兵,適齡的男丁幾戶都應徵入伍了,季羨林的幾個老師也未能倖免,哥廷根大學幾乎變成了女子大學,戰爭後期負傷的學生開始陸續的歸校,回來的大多都帶着殘缺不全的身體,教室里到處都是拄着拐杖和斷臂的學生,還有很多人再也沒有回來。
俘虜也漸漸多了起來,各個國家的都有,頗具世界大戰的特色,後期因為俘虜太多看管的人手不夠,於是就有了這樣的風景,俘虜們三五成群到處閑逛,餓了就去地里找地瓜烤着吃,敵我關係在後方其實還是蠻融洽的。
然後就是大轟炸,德國的大小城鎮在後期都遭到了轟炸,尤其是大城市,幾乎是幾遍地毯式的轟炸,很多躲在地下室里的人直接就被埋在了下面,能聽到呼救的聲音,但地面上的人卻無能為力,由於死人太多,有地方傳聞地下的老鼠都長到了1尺多長。德國這樣一個優秀的民族,竟然落到這個下場,也的確是人間悲劇。
還有就是飢餓,德國人民被戰爭拖入了飢餓的深淵,哥廷根這樣的小鎮幾乎已經斷糧了,政府發的麵包里摻有魚骨頭粉,隔天就有很濃的腥臭味,季老房東家先生本來是一個大胖子,都被餓成了小瘦子。
這裡還有一個小細節,因為燃料缺失,政府最後同意砍伐城鎮附近的森林,但就是在那樣惡劣的情況下,德國人還是在森林裡劃了一個固定的區域,並把每棵可以砍伐的樹木做上標籤,無標籤的嚴禁砍伐,德國民族的素質和認真可見一斑。
美國大兵終於挺進了哥根廷,戰爭結束了。
有趣的是季老因為是中國人,屬於同盟國戰友,竟然被當做在德難民優待了一把,可以每天領到新鮮的牛肉和大米,這對飽受飢餓折磨的季羨林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驚喜,於是乎房東太太和許多德國朋友都跟着大快朵頤了一把。
以上算是我對本書的整體印象吧。本書的精彩絕不是一篇文章能夠描述的,我所說的只能是冰山一角。總之,本書絕對值得大家一讀。
讀別人的回憶錄,最能直觀的反思自己的生活,我的生活能否寫出回憶錄呢?我想今天恐怕是不行的,既無可寫的內容,又無碼字的本領,虛度三十餘載而已,撏扯一句禪語略表心情:本來無一物,何需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