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依據子非魚兄之文章次第,詳細考據,系統列舉新文化運動中之三位風雲人物的生平事迹,即讀其文,更識其人。可知吳虞、柳亞子事實上並不具備符合革命時代的真實的革新品格和健康人格,甚至缺乏起碼的道德修養。他們自己的實際作為,就是吃人虛偽禮教、封建迷信的最佳代表。陳獨秀作為領袖人物,雖有至為高尚之處,但其個性智識亦未脫專制氣息,思想更未成熟,其晚年之徹底反省,亦無濟於匡正其領袖一時風雲之時而導致之社會亂象。化裁孔子之言來形容,正所謂“一言亂邦”。
五四以來滄桑百年,歷史到今天已經證明,上述這些新文化的領軍旗手人物的品格與思想,均不能使自己戰勝舊時代的“局限”而“克明峻德”、革新進步,僅是口頭上的號稱革命。雖其文章貌似可取之處,奈何其人格道德品質、學術智識,不足鑒取。其德其智其能,即使一旦風雲際會獲得政治實權,亦不免特權專橫的霸道與腐敗。亦僅破壞有術,而建設無功。根本不能夠成就真正的革命與新文化。
五、今日中國大陸反儒沒有意義
中國大陸文革浩劫,早已成功擊垮儒家文化,今天中國大陸人高層與基層的生活和政教思想,無多原典儒家和專制“孝文化”的味道。大陸社會生活中主導思想,不是原典孔孟儒家思想,也不是專制儒家文化,而是六十年內先後倡導的馬恩列斯毛的“階級鬥爭”、“超英趕美”、“兩個凡是”“三面紅旗”、“四個偉大”、“批林批孔批周公”、“三個代表”、“八榮八恥”的種種“革命性”理念,再將今天中國社會種種腐敗現象歸咎於孔子或者“專制儒家文化”的種種,則是以誣衊已經被打倒的先人及傳統文化,來為今天中國人對大陸社會各種不理想現象之無能為力,作無聊開脫的滑稽笑談。如果這種謬論也能堅持稱為所謂“進步思想”,則已經不是了解不足那樣簡單,乃是如同自五四偏激思想和文革“批林批孔”一樣無知以至於狂妄無恥的思想。
因此今天再談“反孝”、“反儒”,不切實際。今天中國社會的不孝子也空前增多。原因就出在思想偏激造反過頭,精擅破壞而建設無方之後遺症。是以必須大力提倡和諧。正是老子李耳所謂“大道廢,有仁義”的客觀需要。因此今天所必需的,是做建設的工作,而不是繼續破壞。可以值得借鑒的,是台灣同胞的成就。
六、孫中山先生繼承和發展了儒家原典精神
環顧世界,反孝、反儒、反傳統的人們,大概不會認為自己對於中西文化的實際了解程度,不會認為自己的學力、眼界,和實際的人格修養,以及對中華民族的貢獻,足以超越偉大的國父孫中山先生吧?孫中山先生如何看待孔子思想呢?其認識的實際效果是如何呢?刻下謹從《三民主義》中系統次弟引據原文如下:
《三民主義·民族主義·第四講》中說:“近年來歐洲盛行的新文化……,都是我們中國幾千年以前的舊東西。……我們中國的新青年,未曾過細考究中國的舊學說,便以為這些學說就是世界上頂新的了,殊不知道在歐洲是最新的,在中國就有了幾千年了。”
“說到歐洲的科學發達,物質文明的進步,不過是近來二百多年的事。在數百年以前,歐洲還是不及中國。我們現在要學歐洲,是要學中國沒有的東西。中國沒有的東西是科學,不是政治哲學。至於講到政治哲學的真諦,歐洲人還要求之於中國,諸君都知道世界上學問最好的是德國,但是現在德國研究學問的人,還要研究中國的哲學,甚至於研究印度的佛理,去補救他們科學之偏。”
“世界主義在歐洲是近世才發表出來的,在中國,二千多年以前便老早說過了。我們固有文明,歐洲人到現在還看不出。不過講到政治哲學的世界文明,我們四萬萬人從前已經發明瞭很多,就是講到世界大道德,我們四萬萬人也是很愛和平的。但是因為失了民族主義,所以固有的道德文明都不能表彰,到現在便退步。”
“一定要先講民族主義,所謂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國。把從前失去了的民族主義從新恢復起來,更要從而發揚光大之,然後再去談世界主義,乃有實際。”
《三民主義·民族主義·第六講》中說:“講到孝字,我們中國尤為特長,尤其比各國進步得多。《孝經》所講孝字,幾乎無所不至。現在世界中最文明的國家講到孝字,還沒有象中國講到這麼完全。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國民在民國之內,要能夠把忠孝二字講到極點,國家便自然可以強盛。”
“就信字一方面的道德,中國人實在比外國人好得多。在什麼地方可以看得出來呢?在商業的交易上便可以看得出。中國人交易,沒有什麼契約,只要彼此口頭說一句話,便有很大的信用。……所以外國在中國內地做生意很久的人,常常讚美中國人,說中國人講一句話比外國人立了合同的,還要守信用得多。”
“中國人幾千年酷愛和平,都是出於天性。論到個人便重謙讓,論到政治便說‘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和外國人便有大大的不同。所以中國從前的忠孝仁愛信義種種的舊道德,固然是駕乎外國人,說到和平的道德,更是駕乎外國人。這種特別的好道德,便是我們民族的精神。我們以後對於這種精神不但是要保存,並且要發揚光大,然後我們民族的地位才可以恢復。”
“我們今天要恢復民族精神,不但是要喚醒固有的道德,就是固有的知識也應該喚醒他。中國有什麼固有的知識呢?就人生對於國家的觀念,中國古時有很好的政治哲學。我們以為歐美的國家近來很進步,但是說到他們的新文化,還不如我們政治哲學的完全。中國有一段最有系統的政治哲學,在外國的大政治家還沒有見到,還沒有說到那樣清楚的,就是《大學》中所說的‘格物、致知、找狻⒄?摹⑿奚懟?R家、治國、平天下’那一段話。把一個從內發揚到外,由一個人的內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像這樣精微開展的理論,無論外國什麼政治哲學家都沒有見到,都沒有說出,這就是我們政治哲學的知識獨有的寶貝,是應該要保存的。這種正心、找狻⑿奚懟?R家的道理,本屬於道德的範圍,今天要把他放在知識範圍內來講,才是適當。”
“中國從前講修身,推到正心、找狻⒏裎鎩⒅輪??@是很精密的知識,是一貫的道理。像這樣很精密的知識和一貫的道理,都是中國所固有的。我們現在要能夠齊家、治國,不受外國的壓迫,根本上便要從修身起,把中國固有知識一貫的道理先恢復起來,然後我們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地位才都可以恢復。”
“由此可見中國古時不是沒有能力的。因為後來失了那種能力,所以我們民族的地位也逐漸退化,現在要恢復固有的地位,便先要把我們固有的能力一齊都恢復起來。”
“我們要將來能夠治國平天下,便先要恢復民族主義和民族地位。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礎,去統一世界,成一個大同之治,這便是我們四萬萬人的大責任。諸君都是四萬萬人的份子,都應該擔負這個責任,便是我們民族的真精神。”
“中國進化比較歐美還要在先,民權的議論在幾千年以前就老早有了,不過當時只是見之於言論,沒有形於事實”
“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張民權。孔子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便是主張民權的大同世界。又‘言必稱堯舜’,不是家天下。堯舜的政治,名義上雖然是君權,實際上是行民權,所以孔子總是宗仰他們。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又說:‘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又說‘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他在那個時代,已經知道君主不必一定是要的,已經知道君主一定是不能長久的,所以便判定那些為民造福的就稱為‘聖君’,那些暴虐無道的就稱為‘獨夫’,大家應該去反抗他,由此可見,中國人對於民權的見解,二千多年以前已經早想到了,不過那個時候還以為不能做到,好像外國人說‘烏托邦’是理想上的事,不是即可以做得到的。”
“民權發生至今還不甚久,世界許多國家還有用君權的。各國實行民權,也遭過了許多挫折、許多失敗的。民權言論的發生中國有了兩千多年,在歐美恢復民權不過一百五十年,現在風行一時。”
“窮本極源,我們現在要恢復民族的地位,除了大家聯合起來做一個國族團體以外,就要把固有的舊道德先恢復起來。有了固有的道德,然後固有的民族地位才可以圖恢復。”
孫中山先生批評五四運動帶來的民族虛無主義與盲目崇洋、全盤西化的傾向,講求恢復“國粹”,他說:“余之民族主義,特就先民所遺留者,發揮而光大之。”孫中山先生對“共和”的解釋,闡發了中華民族傳統人文精神。他指出:“共和者,我國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遺業也。我國民之論古者,莫不傾慕三代之治,不知三代之治實能得共和之神髓而行之者也。勿謂我國民無理想之資,勿謂我國民無進取之氣,即此所以慕古之意,正富有理想之證據,亦大有進步之機兆也”。
五四后興起聲勢浩大的全面否定儒家之潮流思想,一般文人、學者隨波逐流,而政客和野心家,則變幻疇張,加以利用。孫中山先生博通中西學問之根本精髓,智慧深廣,因此可以不迷惑於歷代反動派歪曲利用儒家文化的手段,也能夠看清新文化運動中某些文人於中西之學僅得局部、狹隘之知識概念,而不能識其根本與全面的誤區,始終如一堅持儒家精神。斯時惟有孫中山先生以其超越眾庶之遠見卓識和非凡勇氣,審時度勢,正確對待此極端潮流。挽狂瀾於既倒。文革“批孔”極致病狂,踐踏人權,冤獄誅連,破壞文化,遠甚於二千年專制時代。並伏下中國社會道德危機之惡因,今日乃惡果呈現。今天大多數人已醒悟當時之謬誤。但百年之前,首先站出來維護中華道統文明,回擊盲目攻擊儒家思想狂潮的,以孫中山先生為第一人。今日台灣稟承孫中山先生精神之文明進步成就,可知孫中山先生學貫中西、深邃博大之智慧修養、大無畏之革命風範,和崇高的民族情懷,對於所有的中國人,尤其對於即不通西學、又不通中西,卻自命了解儒家文化的所謂反儒者,都是一個良鑒。
1921年12月,共產國際的代表馬林曾經問孫中山先生:“你的革命思想,基礎是什麼?”孫中山先生明確地回答說:“中國有一個道統,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相繼不絕,我的思想基礎,就是這個道統,我的革命,就是繼承這個正統思想,來發揚光大”。蔣介石《軍人的精神教育》指出:“總理在中國的人格,政治上的道德,是要繼承中國固有的道統”戴季陶作《三民主義之哲學的基礎》,指出:“中山先生的思想,完全是中國的正統思想。就是繼承堯舜以至孔孟而中絕的仁義道德的思想”。
孫中山自稱其所持三民主義,“有因襲吾國固有之思想者,有規撫歐洲之學說事迹者,有吾所獨見而創穫者”,極其準確地指出了他的學說思想的來源。系繼承中國儒家思想精華加以發展。蔡元培分析孫中山先生的哲學思想主要來源於孔子提出的中庸之道。他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思想則來源於儒家思想和西方先進思想的融合。不但繼承了儒家原典精義,更引進西方先進思想。而為中西文化的集大成者,這種開放包容、與時俱進、革故鼎新的精神,是先秦孔孟所傳述“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的原典儒家精神。偉大革命先行者、國父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就是孔孟原典儒家文化在新時代的正確繼承與發展。
在儒家文化的反對與正確繼承發揚這個認識上,與五四以來至今的中國大陸人意見相左。並不贊同反儒的人們,雖有專制奴才及野心家,但亦不乏真正的革命者,作為大陸形形色色反儒者的對立面,中國人中不反儒的真正革命者,今天已經在台灣建立了中華民族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文明成就。以鐵的事實,破斥承襲五四偏激思想、文革罪錯之所有極端反孝、反儒、反孔的偏激荒謬陋見。最低限度,至少也證明儒家文化的存在,並不妨礙中華民族文明的革命與進步,反而能相得益彰。
福州陳宇作於湯池
黃帝紀元四千七百零九年辛卯夏曆六月廿三大暑
孔子紀元二千五百六十二年
辛亥革命一百零一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一年
西元2011年7月23日星期六
《百惡孝為先》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