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譚汝為先生報告會心得體會
很久沒有聆聽譚先生的講座,前幾日,與譚先生有了聯繫,聽聞譚先生有一場關於“深化閱讀鑒賞,提升漢語能力”的講座,便欣然前往聆聽先生教誨。先生是語文學界,尤其是修辭學界的大師,這次講座,使我受益匪淺。總結起來主要有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對過去一年學會工作的總結,另一方面是對我們年輕一代語文教育工作的者的知識上的指點。在這裡,我不敢談講座紀要之類的內容,只把自己學習的一點心得,加以自己的理解談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
首先是對語文內涵的理解,譚先生比較贊同語文是語言與文化結合的觀點,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我的理解是,“語文”二字實際上,“語”是基礎,“文”是核心,我們的語文教學應該是從語言的角度出發,最終的目的是文化的傳播與教化,這裡面涉及到兩個問題,一個是語言的角度出發,途徑是什麼?第二個問題是我們語文教師應該把“文化”的範疇拓展到多大的範圍?關於第一個問題,我們也進行過相應的思考,得出的結論是,我們的語文教育,應該從語言的角度告訴學生具體的知識,包括構詞法、修辭方式、表達方式、表現手法等具體內容,這是學生進行思考的前提,也是工具。但這並不是語文教學的結束,而是開始。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我們認為,對於中學語文教育,文化的概念不宜過於寬泛,以常規的是非觀,榮辱觀為主導即可,過於開放的文化思考,會將本來迷茫的青少年引入一個更加惡性的思維環境。但對於中學教育,又切不可置文化教育於不顧,只是談些文法寫法,鑒賞手段等,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自然會認為語文學習寡而無味。
其次是關於語文能力提高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譚先生談了兩點,我覺得最為切中時弊,一是寫作能力的提升,一是閱讀鑒賞能力的提升。同時譚先生再講胡明揚談語文教學一節時強調,文學鑒賞能力加寫作能力並不完全等於語文能力的提高,還包括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文化修養的提升。而這種修養提升的途徑,則主要是通過鑒賞與寫作,那麼這裡就要求我們一線的語文教師,通過有限的語言知識把文化素養的部分滲透進去。
第三部分,譚先生着重從鑒賞分析的角度,通過亦莊亦諧的語言,為我們呈現了一堂優秀的語文教學案例,其中對“落英”的考據與解釋,對古代詩歌中地名的解釋,無不為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譚先生是站在學者的高度,為我們呈現詩歌的魅力,而回到中學語文的課堂,我們必須首先給學生一種踏實的文化暗示,回歸課本,真正把課本講得鮮活才是中學語文教師的過硬功夫。其中,譚先生所講的內容中,談到“貌離神合”詩歌表現的穿透力時,“境同而情異”“理殊而趣諧”這兩個詞組,就恰恰規範了學生在詩歌鑒賞方面的答題用語,高中詩詞鑒賞環節,相當一部分考題,出現在兩首主題相近的詩詞之中,這樣的詞組使用頻率相當高。這既是學會的宗旨之一,也是這場講座為一線教師“解渴”的有力證明。
這次講座之後,我感慨頗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亮點,一是這次報告會是概括與具體結合的報告會,既有高度的指導性,又有客觀的可執行性,聽過之後讓我們能夠有所行動。二是這次報告會的內容,極大程度地體現了學會服務於一線教師的宗旨,讓我們真正看到語文教育的新希望和新目標。這是一個極好的開始,衷心希望學會多舉行這樣的報告會,也希望學會越辦越好,譚先生身體健康。
以上內容,如有不妥,歡迎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