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韻律》讀後感
文 秋葉
前段時間,劉書明老師給我推薦了一本書——《青春韻律》,這是老師為我指導過許多篇散文後,特意將這本哲理美文書推薦給我閱讀的。
本書共分《青春的秘密》、《浪漫的意義》、《事情的法則》、《成功的秘訣》、《心靈的氣質》等五個部分。薈萃了近百年來中外著名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關青春的哲理美文。
當我手捧此書閱讀,第一天和第二天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第一天只讀了幾篇,就讀不下去了,感覺這些青春的哲理與我無關,於是,隨手把書放至一邊。第二天沒事時又拿起來再一次細心地品讀,這一讀就不可收拾了,我邊拜讀邊摘抄大師們閃光的語言。精闢睿智,鞭辟入裡,是社會的濃縮,世事的內核。是大師們思想的精髓和心血的結晶,深刻體現了大師們的洞察入微和真知灼見,簡直是句句經典,字字璣珠,閃耀着智慧的光忙和精神的力量,對我們的人生、思想和心靈具有很強的指點意義。
聽霍秋白、冰心、賈平凹、托爾斯泰、歌德、泰戈爾等許多大家講述着《青春的秘密》,理解着青春的特徵是年輕活躍,有着激流搬的熱情和無邊際的夢想,像白雪一般的純潔。青春可以說是人生的花朵,無價的珠寶。大師們的文字,是用自已的智慧和心聲破譯着青春的密碼!
感受中國作家周作人、石評梅、廬隱、周國平,台灣作家林清玄、三毛、張曉風、劉墉和許多著名的外國作家評說《浪漫的意義》。體味着英國19世紀初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所說的沒有青春的愛情有何滋味?沒有愛情的青春有何意義的浪漫主義情懷!
任何遊戲都有自已的規律,任何事情都有自已的法則。看大師們是怎樣描述自然界里的一分為二的《事情的法則》。在《事情的法則》這一部分里,德國的哲學家康德描述“穿衣打扮”這件事時說:“好的、端莊的、舉止得體的衣着是一種引起別人敬重的外部假象,也是一種慾望的自我壓抑。”意思是在與人交往前,注重自已的形象是十分必要的,但這種必要不應在交往中體現出來,因為那樣會產生難堪,或者是裝腔作勢,應追求的是自然大方。在舉止得體方面、衣着方面不會被別人指責的某種自信;又如台灣詩人余光中在《尺素寸心》一文闡述:“寫信,是對人周到,記日記,是對自已周到。” 都是寫,可就是書寫出的境界不同;作家畢素敏描述“友情”時說:友情之鏈不可承接,它為我們度身而做,就像神話中的水晶鞋,換一隻腳就套不進去。它是一種純粹個人栽植的感情樹,樹上只結一個果子叫信任,這樸實的語言闡述了信任是加深友誼的法則;俄國的哲學家托爾斯泰闡述“事情的法則”,是要我們完全摒棄在某個人的意志中尋找原因的時候,才可能發現事情的法則,正如人們要摒棄那些有關地球的一切成見,才可能發現行星運動的法則一樣!
分享中外著名的成功家馮友蘭、朱自清、胡適、徐志摩、培根、雨果、愛因斯坦、愛迪生、居里夫人、羅素、羅斯福、泰戈爾等國內外的大師們《成功的秘訣》。在這一部分里,作家胡適1958年6月5日在台灣大學法學院的演說詞中,先生以自已坎坷一生的求學經歷和成功的經驗,告訴在大學生活的學生選擇和學習科系的標準,要依着“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學下去,其未來對國家的貢獻,也許比現在盲目所選的或被動選擇的學科會大得多,將來前途也是無可限量的; 作家朱自清在對即將畢業大學生的《贈言》中是這樣說的:“一個大學生的畢業之感是和中小學生不同的。他若不入研究院或留學,這便是學校生活的最後了。他高興,為的已滿足了家庭的願望而成為堂堂的一個人。但也發愁,為的此後生活要大大地改變了,而且往往是不能預料的改變。在現下的中國尤其如此。一面想到就要走出天真的和平的園地而踏進五花八門的新世界去,也不免有些依戀彷徨。這種甜裡帶着苦味,或說苦裡帶着甜味,大學畢業諸君也許多多少少感染着吧。”但是,先生又接着強調:“ 在國家多難之期,更該沉着地挺身前進,決無躲避徘徊之理。他或做自己職務,或做救國工作,或從小處下手,或從大處着眼,只要賣力氣干都好。” 哲學家馮友蘭先生在論述《成功與失敗》時說:“就一個人說,他做事應該只問其是否應該做,而不是計較個人的厲害,亦不必計較其事的可能底成敗 。此既是無所為而為。” 這些愛國的哲學家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語言,鼓勵着新一代的年輕人積極地走向社會、走向成功!就像作家高爾基所說的:“要愛惜自已的青春,世上沒有什麼再比青春更美好的了,再沒有比青春更珍貴的了,青春就像黃金,你像做什麼就能成為什麼。”
本書最後的一部分是大師們慨括人生《心靈的氣質》,蘇格蘭的哲學家休謨有句格言:“品質善良是最幸福的心靈氣質。”也就是說,品質善良能引導我們的行動和工作,使我們在同別人的交際時通情達理,在遭受命運打擊時有鋼鐵般的意志,使各種感情趨於適中,使我們自已心安理得。任何一件事,就它本身來說都無所謂哪個更能使人幸福。好和壞,包括自然和道德,都是完全相對於人的感受和情感而言的。那麼只要人們能改變自已的情感,沒有人會永遠不幸。 而林語堂先生描述人生像一首詩,它有起自已的韻律和拍子,也有其生長和腐壞的內在周期。我們應該體驗出這種人生的韻律之美,應該能夠像欣賞大交響曲那樣,欣賞人生的主要題旨,欣賞它衝突的旋律以及最後的決定。人生沒有所謂好壞之分,只有“什麼東西在那一個季節是最好的”問題。如果我們抱着這種生物學的人生觀,而循着季節去生活,那麼,沒有人會否認人生不能像一首詩一樣地度過;這正如英國的散文作家哈茲里特所說的:“在青春時期有一種永生不滅的心境,它使我們我們在一切事情上不斷改進。享有青春年華就有如成為永垂不朽的聖人。”
讀書乃人生立藝術,讀書使人生完美精彩!這本書溫馨生動、真摯感人,愉悅心靈,蘊藏着生活的哲理。深刻揭示了青春的真正意義,閃爍着思想的光輝,是指引我們成長的耀眼航燈,非常適合我們廣大文學愛好者閱讀和收藏,能使我們站在大師的肩上,展望未來,不斷思索、充實和啟動生命的青春!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我是個記憶好,忘性大。愛讀書,而又不求甚解之人。都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於是就盡自已的悟性所能寫出自已的感想,充實自已的生活,減少與年輕人溝通的代溝,也給自已留下難忘的樂趣!願接受朋友們的指正!
《青春韻律》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