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歲的故事讀後感(一)
李裴柔
山雖然高,但不及母子情高;海固然深,也不及母子情深,那感人肺腑的情愛是我從梅子涵的《十三歲的故事》中感受到的。
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梅子涵在十三歲那年,每天幫媽媽扛單車,而且護送才學會騎車的媽媽上下班,一直持續到媽媽不怕了,騎的時候也不搖搖晃晃。媽媽非常心疼梅子涵,怕他奔了很長的路會肚子疼,給子涵在課間吃。
文章里並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語去修飾,在每個樸實無華的文字里卻飽含深深的情意,讓人感受至深。這篇文章精華之處在於以情感人,使我們感受至深。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浙江省湖州市雙林鎮十三歲的劉霆生活在一個不幸的家庭。劉霆媽媽腎功能衰竭。一家人陷入了嚴重的困境,父母不堪負重離家另謀生路。面對母親的病危,家庭的變故,劉霆挑起了家庭的重擔。2005年,勤奮學習的他接收到了浙江林學院的錄取通知單。母親愁眉不展。體重只有九十斤的劉霆卻毅然地對母親說:"媽媽,讓我背你去上大學。"之後,他邊讀書邊照料母親。
讀完這篇文章和一本書,我想:愛也許只是這樣平常。一句關心的話語,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不經意的動作都恩能夠表現出來,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愛,它不一定需要驚天動地,也不一定要豪言壯語。它要的是我們的實際行動和真摯的感情。
愛是無價之寶,愛是人類最崇高的情感,它帶給人溫暖,帶給人快樂。
十三歲的故事讀後感(二)
這個假期,我看了一本書,名叫《十三歲的故事》,讓我感觸良多。
這本書講了作者梅子涵在十三歲時發生的各種各樣有趣的事和他在十三歲時的好朋友們,並且寫了許許多多的關於十三歲的故事,讓人們捧腹大笑。
其中有一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名叫戴小橋的小男孩,被同學們成為"大香蕉",而他的親朋好友們,也無一倖免地被人取了外號,他的爸爸戴豆豆被別人叫成"大土豆",他的朋友林曉琪被別人叫成"林小氣",他的朋友馬兒帥被別人叫成"摔馬兒".
他們的班主任毛利是一位非常受學生們喜愛的老師,他不會去過多地批評學生,而是讓他們自己承認錯誤,他的課不會像其他老師那樣枯燥、乏味,而是很生動有趣。就像我們的何老師一樣。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梅子涵在自己十三歲時發生了許許多多有趣的事,有的讓我們捧腹大笑,有的讓我們潸然淚下,但是裡面的所有故事都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擁有童真,孩子們在十三歲發生可愛事情讓我回憶無窮,正像梅子涵在這本書的最後說的"雖然年齡在增長,但是十三歲的故事一直在那裡。"
四年級:郭宇軒
十三歲的故事讀後感(三)
"學問不騙人"可能嗎?讀完《十三歲的故事》之後,獃獃的在想這個問題,我們作文里都唔,不能說都,大多數吧!幾乎是假的。文章里的小作者梅子涵真孝順,孝是假的嗎?我不敢相信,為了媽媽從家裡開始,跟着媽媽一直跑到工作的地方,再跑去學校,護送媽媽的任務還沒完,下午四點鐘他再來接媽媽,接着又跑回家。猜猜,半年後他成了什麼?初中田徑隊隊長!他成為田徑隊隊長並不是跟在媽媽後面跑練出來的,為什麼?為什麼?我不知道。
我想:我應該向梅子涵學習(當這事真的)他真的很孝順,我不知道該用什麼詞來修飾小作者梅子涵了,雖說他是田徑隊隊長,可身後是血汗每一滴都由用掉的力氣來襯托,多嗎不容易啊!
這應該叫愛,愛的力量是無窮無限的。愛是能夠給予他人的,愛也是可以毀了一切的,作者梅子涵很好的給予了愛,給予了他的媽媽。他的媽媽不再膽小,變得勇敢堅強,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不容易的。最後我想告訴大家:世界上有無數種愛,什麼愛書、愛打架、愛學習、愛玩……要正確地給予他人愛,無論何時都要記住:愛是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