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槍炮病菌與鋼鐵讀後感

槍炮病菌與鋼鐵讀後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槍炮病菌與鋼鐵讀後感(一):站在間諜衛星的高度

  作者 | 虛竹

  1

  環境決定論的是與非:論演化中的環境因素

  (一)

  假如時光可以倒回,哪怕只倒回一點點,倒回到我接觸《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本書之前,我肯定會和絕大多數朋友一樣,對環境決定論嗤之以鼻:TOO YOUNG TOO SIMPLE!睿智如我們中國人,最善長辯證思維,怎麼會認同如此片面主觀的觀點呢?!

  但是看完此書之後,我已經被作者所深深影響。作者博採諸學科之長的豐富知識和樸實無華卻極具說服力的論證打動了我。雖然我仍然認為"環境決定論"這個提法本身還有很大問題,但是關於環境對人類社會曾經產生的無與倫比的影響,我已不再懷疑。

  (二)

  環境決定論及地緣政治學,是在西方有着悠久傳統的思潮。從古希臘開始,緣於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而不同於東方思想家主要思考人與人的關係),希波克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先哲都有關於環境決定民族和社會特質的論斷。近代以降,孟德斯鳩、黑格爾和馬克思等著名思想家都不同程度地接受環境決定論的觀點。如孟德斯鳩認為,地理環境決定人們的氣質性格,人們的氣質性格又決定他們採用何種法律和政治制度。黑格爾視地理環境為"歷史的地理基礎".馬克思恩格斯則認為,在人類文明初期,地理環境對於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和社會生活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環境決定論並非一派胡言。相反地,人類從古至今深深地受到了環境的影響。本書中提到了影響各大陸間社會文明水平的四組環境差異:可馴化的野生動植物數量;影響文明傳播和遷移速度的因素,如主軸線、地理障礙等;影響大陸間文明傳播的因素,如孤立程度等;各大陸的面積和人口。由於這些環境差異,導致了各大陸進入農業文明的時間順序和發達程度各不相同。比如歐亞大陸很早就全面進入了農耕時代,但是澳洲大陸在近代被西方征服前仍然沒有農業發生。居於中間的美洲和非洲,則由於水平相對較低,也逃脫不了被征服或殖民的命運。這正是由於農業文明的差異,導致落後的一方對病菌的抵抗力、軍事技術、政治組織和文化水平都不能很好地發展,以至於在兩種文明發生衝突時完全居於下風。

  至於人類社會受環境影響的程度,則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赫拉利在《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中告訴我們,"想觀察歷史的方向,重點在於要用哪種高度……要看更長期整體的趨勢,鳥瞰高度便有不足,必須拉高到類似太空間諜衛星的高度,看的不是幾世紀,而是幾千年的跨度。"(P161)要論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程度,就必須站在這樣的"間諜衛星"的高度。從這個高度看來,環境對人類的影響不能說是決定性的,也應該說是無與倫比的。總的來說,在人類社會的早期,由於自身能力的低下,環境的影響是相當大的,很多時候往往是關鍵性的。由於環境是一個長期變量,在近現代人類歷史進入加速發展軌道之後,就相對不那麼明顯了。

  隨着人類能力的增長,環境因素的影響在消退。但是環境因素是否已經不重要了呢?筆者認為下此結論尚且為時過早。現代科技的進步,"全球帝國"(赫拉利語)的形成,信息時代的來臨,確實抹平了很多環境上的差異。但是以資本主義(市場)為基本邏輯的當代社會,便利性的反面就是比較優勢的馬太效應——強者更強、弱者更弱。一點點微小的成本就可能造成全球資本對該地區的放棄,而地理環境因素在當代經濟中仍然深刻地影響着市場的成本。從這個角度來說,環境對人類的影響,恐怕還遠遠不是表面上的那樣簡單。

  (三)

  任何帶有"決定論"色彩的理論,往往帶有宿命的傾向,更有片面的弱點,因而也往往成為他人所攻擊的目標。與環境決定論類似的還有文化決定論、基因決定論等等。

  但是環境決定論本身是否就是對手的一種標籤化攻擊策略?先把你標籤化,使你具備可攻擊的狹隘性,然後再狠狠予以攻擊。其實很多思想家或學者只是注意到了或者強調環境在人類進步中的作用,本不應該被狹隘地標籤化為"環境決定論".本書作者也是這樣,他的核心觀點是"不同民族的歷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進,其原因是民族環境的差異,而不是民族自身在生物學上的差異"(前言P15),"所有的人類社會都有擁有發明才能的人。事情恰恰是有些環境比另一些環境提供了更多的起始物種和利用發明的更有利的條件"(P436)。這樣的觀點和論述當然不能簡單粗暴地歸於環境決定論,然而恐怕也較難完全擺脫被標籤化的命運。

  2

  民以食為天:論糧食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

  讀完此書的另一個體會是:"民以食為天——古人誠不欺我也!"

  在人類的需求層次中,生存是最基本的需求。而在生存這個層次中,填飽肚子又是最基本的一個子層,是最最基礎的需求。但是基礎的含義往往不是人們所直觀感受到的那麼簡單。比如糧食,在滿足人類填飽肚子之外,還有着更深刻的意義。

  糧食生產技術的差異本身就是環境差異的直接結果。必須有合適的野生物種,供人們馴化出作物和家畜,人類社會才能從狩獵採集社會轉變到農耕社會。然而,世界上至少有140多種大型食草類野生哺乳動物,最後只有14種被人類馴化成功。野生植物方面,被馴化的比例就更少了。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地區發展出了糧食生產,而其他地區大多是從這些地區學習來的。但是一旦擁有了糧食生產能力,人類就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一個加速發展的時代,使得數萬年的狩獵採集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糧食生產帶來定居生活,能夠養活更多的人口,形成規模更大的社會。糧食剩餘導致食利階層和專業人士的產生,從而發展出技術、行政組織、文字,甚至還有對流行病菌的抵抗力。或許,農耕時代的食物是單一而缺乏營養的,農耕時代的農民是更加辛苦終身而無所依傍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人類當代的一切文明,都是基於糧食這個人類與大自然的中介。

  在近代工業革命和當代的信息技術革命之後,世界上大部分地區已經擺脫了生理性貧困,農業也被邊緣化而逐漸脫離大多數人的視野。可能以後很多人終其一生也難以真切地體會到食不果腹的滋味。但無論如何,填飽肚子仍舊是人類這種"動物"的頭等大事。而我們曾經的和未來的文明,都離不開糧食這一普普通通的物質。

  3

  語言:人類社會的活化石

  生在南方山區方言繁雜之地,又曾經陰差陽錯地修過語言學的課程,因此對於我來說,語言學的相關知識都是既有趣又貼近實際的。而這本書中,戴蒙德教授關於語言學的精彩論述,又讓我禁不住要擊節讚賞。

  戴蒙德教授自述從小受語言學影響,甚至在取得生理學博士之後還差點放棄科學而去做一個語言學家(前言P16)。正是這樣的積累,使得他在寫作本書時對語言學的成果手到擒來、運用自如。比如新幾內亞語言佔全球6000種語言的六分之一,比如中國的四大語族八大方言,比如南島語系所包含的四個語族有三個在台灣,又比如非洲的五大語系。資料如此豐富,縱橫分析又鞭辟入裡,讓我對語言學的認識又加深了一分。

  人類的語言是隨着人類的繁衍和遷徙而同步擴散與演化的。有人類的地方,就有人類的語言。人類每個個體的語言,都存在着一定差異。這個差異的形成,則歸於各種歷史和環境因素的結果。但是人類總體的語言,又可以根據語音語法劃為不同的語系語族語支,而這種劃分的系譜,還有諸多可挖掘利用之處。比如本書中作者在分析語言的親屬關係時所指出的,語言的起源地會擁有更多更高階的語支,這是因為語言的流變與時間密切相關。

  人類歷史上不同民族的擴張如同走馬燈一般,除了殺戮之外,原住民被驅趕流放到蠻荒之地,又造成了更邊遠地區的人口更替。這種現象的頻繁往複,造成了人與土地的斷裂。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地方,每個人都不是純正的原住民血統,語言則更是既受了外來語言的衝擊,又在自身內部發生了變化。但是語言的變化是需要時間的。只有經歷越久遠的年代,才能發生更大的變異。而相對晚近的變異,基本上只產生較低語階的變化。正是基於這個原理,我們可以推斷出:南島語系的起源在土著已經非常少的台灣,而不在佔領了跨度達大半個地球的那些廣闊島嶼上(雖然他們的語言佔了南島語系959種語言中的945種);而占非洲最廣闊面積的班圖語,起源於西部一小塊地區。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槍炮病菌與鋼鐵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