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七律·戰宛平》讀後感

《七律·戰宛平》讀後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七律·戰宛平》讀後感

  與網友聊天,談到一首詩,網友對之大加讚賞,卻又說不具體。在他的指點下我找到了這首詩。這首詩2015年6月26日發表於某論壇上。當時全國上下都在準備慶祝中國抗日戰爭暨國際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看得出,作者心情激動,熱血沸騰,適時揮筆寫下了這首七律,表達了緬懷先烈,慶祝勝利的赤子之情。

  我看詩,歷來是只注重內容,不看格律。因為人家可能用的是古韻,我不懂,即使是新韻,由於我的普通話不夠標準,在平仄方面我也不具備可靠的辨別力,至於拗救我也只知道基本的東西,所以為了藏拙,我總是對格律不置一詞,只看內容。我不喜歡過於古奧費解的,不喜歡風花雪月的,也不喜歡無病呻吟,牢騷滿腹,指桑罵槐,閃爍其詞,空洞說教的,當然滿紙標語口號也算不得好詩。

  看這首詩,覺得很對我的胃口。詩寫得大氣凜然,豪氣衝天。我先大大地點了個贊。然而平靜下來,細看,卻覺得頗有幾點可商榷之處。老朽不揣冒昧,略說如下。

  先把原詩抄錄下來:

  七律·戰宛平

  悼念二十九路軍抗日陣亡將士

  七秩輕彈一指間, 盧溝喋血憶當年。

  大刀閃閃雲空落, 壯士瀟瀟馬裹還。

  永定橋頭獅怒吼, 宛平城下鬼嚎天。

  忠魂傲骨今何在, 林海松濤聽杜鵑。

  先看首聯:"七秩輕彈一指間, 盧溝喋血憶當年。"盧溝喋血發生在1937年,標誌着中國人民全面抗戰的開始,距今年(2015年)是78年,不是七秩(七十年)。七十年是抗戰勝利至今(2015年)的年數。雖不確,但因為是寫詩嘛,可以用約略數。盧溝喋血憶當年是倒裝句,實際是憶當年盧溝喋血。倒裝是詩家語一大特點,會讀詩的人不會誤解為"(今天)盧溝喋血(了才)憶起了當年。"問題較大的是"輕彈一指",這是錯用。錯用來自於誤解。

  作者本意是,時間過得太快了,彈指間七十年過去了。問題在彈指,彈指有好幾個含義,讀者自己可以百度一下。然而輕彈一指,那彈指顯然是動作,而輕彈一指是說動作輕盈,輕快。武俠小說里常用來描寫某高手武功高強,舉重若輕,好整以暇,一擊而成。

  當彈指用來表示時間短的時候,彈指是名詞,而且是專有名詞,這一概念出於佛經,彈指是一個時間單位。

  以下一段是百度來的:

  (彈指是)梵語之意譯。即拇指與食指之指頭強力摩擦,彈出聲音;或以拇指與中指壓覆食指,復以食指向外急彈。於印度,彈指有四義:(一)表示虔敬歡喜,據法華經卷六神力品載,諸佛之謦聲與彈指聲普傳至十方,大地皆起六種振動。(二)表示警告,據新譯華嚴經卷七十九載,善財童子至彌勒菩薩之樓閣前,彈指出聲,門即開啟令其入內。(三)表示許諾,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載,有二龍王請世尊准許彼等為優婆塞,世尊彈指允之。(四)時間單位,彈指所需之極短暫時間,稱為一彈指或一彈指頃。關於一彈指時間之長短,諸說不一,如大智度論卷八十三謂,一彈指有六十念。俱舍論卷十二(大二九。六二上):「如壯士一疾彈指頃六十五剎那,如是名為一剎那量。」現今一般常用語「一彈指」即源自佛教經典。〔菩薩處胎經卷二、觀無量壽經、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八、祖庭事苑卷三〕(參閱「一彈指」78、「剎那」3731)

  換算:

  一日一夜=30須臾=1.2萬彈指=20萬眨眼=24萬瞬間=480萬剎那;

  一日一夜為86400秒,

  一"須臾"為2880秒,合48分鐘,

  一"彈指"為7.2秒,

  一"眨眼"為0.432秒,

  一"瞬間"為0.36秒,

  一"剎那"為0.018秒。

  以上皆為佛教用語,多為音譯。

  請注意第四個意思,彈指是時間單位,是專有名詞。

  專有名詞是不能分開來用的,分開用就不是原意了。比如馬力,一馬力不能說一馬之力,焦耳不是燒焦了耳,牛頓,安培、歐姆,海里、卡路里也都不可分開來用的,但約定俗成,在不引起誤解的情況下可以簡化。但也不可隨心所欲,任意簡化。你不能把公斤簡化為公,簡化為斤也不可以。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早已想起毛主席的那個名句了:"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這裡老人家究竟用的是哪個意思,行家們莫衷一是,我們也不必深究,反正毛主席怎麼用都是對的,都說得通。老人家並未把彈指拆開來用。如果拆開,無論你寫成:彈你一指,彈他一指,虛彈一指,遙彈一指,彈出一指,彈了一指,還是輕彈一指,重彈一指都是一樣的,彈指都是動作,不是時間單位。

  再看頷聯,"大刀閃閃雲空落, 壯士瀟瀟馬裹還".詩的副標題是悼念盧溝橋抗日陣亡二十九路軍將士,應該是傾向寫實的。二十九路軍的大刀隊赫赫有名,大長中華民族志氣,是中華民族的驕傲。然而,將士們的大刀閃閃自雲空落下,雖然豪邁,卻讓我有神話的感覺,是人太高了還是雲太低了?大概是抗日神劇看多了,也是神來之筆吧?這還可以,可以算是誇張,至於誇張得是否過度還可以討論。可是"壯士瀟瀟馬裹還"問題可就不小了。瀟瀟形容颳風下雨,如風雨瀟瀟;形容小雨,如瀟瀟微雨。而蕭蕭形容馬嘶聲,或風吼聲,如大家熟知的荊軻的絕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姚雪垠在其長篇小說《李自成》里有一篇的回目就用了"雷鳴虎吼馬蕭蕭".馬蕭蕭,風蕭蕭都有人用,可蕭蕭不等於瀟瀟。所以壯士瀟瀟絕對不行;壯士蕭蕭也不好,意象不雅,含義不明。馬蕭蕭行,蕭蕭馬不行;馬瀟瀟不行,瀟瀟馬更不行。"壯士瀟瀟"什麼意思?怎能如此搭配?"馬裹還"又是什麼情況?壯士被馬(群)裹着回來了?如果你想用"馬革裹屍還"的意思,那麼革不可省略!馬革,革是主體,是核心,馬是修飾成分,所以,馬革可以簡化為革,不可以簡化為馬。我想,作者聽說過"馬革裹屍還",卻沒有弄清到底是什麼意思。馬革即馬皮。軍人戰死沙場,同伴用馬皮把屍體包裹起來,運回營帳或運回家鄉安葬。形容為國作戰,決心為國捐軀的意志。該典故出自《後漢書·馬援傳》。馬援說:"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毛澤東主席的親生兒子毛岸英同志不幸在朝鮮戰場犧牲,彭德懷元帥請示毛澤東主席是否要把毛岸英屍體運回國內安葬,毛澤東主席說出一句詩:"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所以是"馬革裹屍",不是"馬裹壯士".

  另外,"雲空落","馬裹還"也不對仗。

  以上幾處知識錯誤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事先翻翻字典,查查百度就可以了。現在有一些人心情浮躁,急功近利,急於求成,趕時間,追風頭,造成創作上粗枝大葉,知識上不求準確,似是而非。我認為,知識上出了錯是必糾的,知識上的準確是必究的。辛苦一點,認真負責才是正理,對讀者負責同時也是對自己負責。

  再看頸聯,"永定橋頭獅怒吼, 宛平城下鬼嚎天。".獅怒吼對鬼嚎天對仗不工。怒吼是壯謂結構,嚎天是動賓結構,結構不同,這是對仗的大忌。

  尾聯問題不大,"忠魂傲骨今何在, 林海松濤聽杜鵑。".尾聯緊密扣題,悼念二十九路軍抗日將士。那些為國捐軀,英勇犧牲的將士們,你們的忠魂傲骨都在哪裡呀?青山林海的松濤聲中傳來杜鵑的陣陣哀鳴。這裡隱含着"杜鵑啼血"這一典故。

  (杜鵑啼血是一個典故,傳說古蜀國有國君名杜宇,又稱望帝,被臣子逼位,逃于山中,死後憂憤,化而為鳥,名為杜鵑鳥,終日悲啼,以至嘴角流血,血流到花上,就是杜鵑花。在古詩文中,杜鵑是一種悲鳥,但凡心中哀傷悲痛時,往往會借這鳥來表達,所以但凡出現杜鵑,即是表達一種悲傷。

  其實,杜鵑鳥就是布谷鳥,又因其聲"布穀",像"胡不歸"(為什麼不歸),又成了思鄉思家的一個象徵。

  反正,杜鵑是種悲鳥,含着傷感。)

  以上括號中的表述摘自百度。

  由此可見,杜鵑悲鳴,杜鵑啼血是古詩詞中常見的一個意象。表達悲傷、哀怨的心情。

  這一意象,悲則悲矣,憤則不足,忿和奮則無有。用來表達我們悼念抗日先烈的心情尚差強人意。道理不言自明:悼念正常死亡的父母、親戚、朋友、同事,用"杜鵑悲鳴"也就足夠了。悼念先烈只悲哀、悲傷和悲痛是不夠的,還應該有悲壯、悲憤、悲忿和悲奮。從而激勵後人繼承先烈遺志,學習先烈的精神,團結奮起,不怕犧牲與敵人做殊死的鬥爭。

  2015年7月16日



《七律·戰宛平》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