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一盞孤燈,坐擁濃重的夜,黯然神傷。一抬頭,空中那一點竟是久違的對美的感動。看流星劃過天際,牽出一縷對美的遐想。
陶淵明放棄對高官厚祿的追求,一句“菜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將塵世的喧囂拋於心靈之外。漫步于田園之間,遊走於柴米油鹽,有的是一個田園詩人的怡然自得。“結廬在人境,心遠地自偏”,陶君為自我營造一方樂土,詮釋着對生活之美的追求。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一把劍,一匹馬馳騁出一段壯美人生。也許曾有過“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惆悵,也許曾有過“可憐白髮生”的悲嘆,也許曾有過報國無門,壯志未酬的落寞……但“贏得生前身後名”是他一生的誓言與豪情,生命的篇章上延伸出一種悲壯之美。
李太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仰天大笑出門去”,“且放白鹿青崖間”,追求人生自由洒脫之美;蘇東坡“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西子湖上靜靜橫卧的蘇堤訴說著一位大文豪對山水之愛,對百姓之愛的美麗情結;范仲淹“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道出了范君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不可謂不是一種豪壯之美……
文人墨客們或只是一時才情涌動,文思噴發,寫下一首首對美的讚歌,或是長久的生活積累發現美追求美已成了一種本能。“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是一種國破山河在的哀傷之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一種夕陽西下,生靈競自由之美……
這一切的一切已積澱成一種文化之美,在探尋其深沉內涵時,我們也正接受着一次次美的洗禮。
我羨慕海子能“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獲得心靈寧靜平和之美;我仰慕三毛能將足跡遍灑撒哈拉沙漠,探尋荒蕪之美;我欽佩王昭君憑女性特有之美,一把琴彈奏了兩個民族的長治久安;我也驚嘆於萬里長城綿延萬里,引領古代人工建築的雄壯之美;驚嘆於秦始皇兵馬俑再現歷史奇迹之美……徐志摩逝於藍天,是美的詩歌中的一種遺憾;圓明園被帝國主義滅絕人性的焚毀是美的一種隕落……有欣喜的流傳也有無奈的逝去;有熱烈的綻放也有落寞的枯敗。但美始終能在人們心中留下一段刻骨銘心。
堅毅的土地承載了歷史的滄桑,而歲月銘刻下了每一種美。海鷗有敢於搏擊海空,笑傲暴風雨的勇敢之美;鋪路石有踩着我的身軀出去就能開創一片新天地的犧牲之美;爆竹有縱使粉身碎骨也要釋放生命精彩的豪壯之美……
一種美,是一種精神;一種美,是一種精彩;一種美,也是一種生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