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序】
雨雪霏霏,似乎永遠都帶着哀愁。
【幕一】採薇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他早已記不得是在幾年前離開了家鄉,征戰四方。
他猶記得當初離開時,“萬條垂下綠絲絛”,“和鶯吹折數枝花”,他本以為,在他回鄉之時,會有他的妻子笑容滿面的迎接他,或許她的容顏改,或許她的嗓音改,但他從不曾料到,迎接他的,竟是這樣的景象!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一片又一片白色的憂傷從天而降,慢慢覆蓋上一座座墳冢,冰凍着後土之下的屍骨,凝結着他的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日光穿不透飛舞於天空的雪花,只有厚重的積雪反射着寒光。雙膝再也支撐不住疲憊的身軀,他頹然跪倒在地上,喉嚨里發出野獸似低吼,雙手無助的抓住一團團“輕於柳絮重於霜”的飛雪。我看到,久經沙場的他的眼角,有兩行熱淚。
——“為何孤獨的“獨”有個反犬旁?”
——“當人感到特別孤獨時,就會像野獸一樣發狂。”
他就這樣跪倒在雪裡,足膚皸裂而不知。直到太陽在西山隱起了殘酷的面龐。殘陽如血,斷壁如殤。
他嘆:“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他是孤獨的“風雪夜歸人”,卻不會有人“柴門聞犬吠”。
……
幾年後,我回到這裡,看到“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又很多年後,在那“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般的冰河上,仍有一位“孤舟蓑笠翁”,久久地,“獨釣寒江雪”。
【幕二】葛生
葛生蒙楚,蘞蔓於野。
本應是滿頭烏絲的女子,發間隱隱透露出一絲絲雪白。手捧着野菊,靜坐在墳冢前。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小雨淅淅瀝瀝地下,不如春雨那般溫柔,也不如夏雨那般狂躁,只是靜靜的,如同侵潤着無窮悲傷般沉重地落下。天空一片陰霾,“愁雲慘淡萬里凝”。
女子輕啟薄唇:“予美亡此。誰與?獨處!”不會有什麼聲音回答她,不會再有人和她“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女子抬頭,望向天空,一滴又一滴雨水無情地落下,帶着濃濃的感傷,化進她的心房。
她把那一束野菊靜靜地放在他的墳前,抬手,顫抖地撫摸墓碑上的字。一句句,一行行,“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的回憶一下子湧上心頭,終於淚如雨下。
是淚,還是雨,早也分不清。
又是清明雨上。
突然,女子站起,甩開廣袖,跳起了一支舞。她舞地哀傷,舞地凄涼,那雨水彷彿在她身旁凝結了一般,形成一展簾幕。她唱起了那首葛生:
“夏之日,冬之夜。
百歲之後,歸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歲之後,歸於其室!”
夏日漫長,冬夜凄涼。待到百歲之後,再來與你相伴。
日落。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幕三】風雨大作
形容枯槁的老人,僵卧在硬床上。
窗外的“北風利如劍,布絮不蔽身”,屋內的寒流席捲着一切。
老人睜着眼,茫然地看向窗外,“明月照積雪”,皚皚白雪折射着月光的清輝,映在人的臉上,倍添凄涼。老人的手無力地抬起,像是要扎住什麼似的,終又落下。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老人嘆息,大宋王朝曾經如同一顆不倒的青松——“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可現在,也只是“時聞折竹聲”。
“嗚呼!……”
老人無奈的閉上了眼,卻聽得他喃喃: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幕四】白雪。離別。
又是寒冬。“殘雪亂山中。”
冬日似乎承載着許多悲憂的情感。岑參“輪台東門送君去”。是離別,卻沒有楊柳可折。只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胡天的雪,可不會“旋撲珠簾過粉牆”,它們是雨的精魂,在“瀚海闌干百丈冰”處不斷地飛舞。
馬蹄聲陣陣。看那“雪上空留馬行處。”卻早已是“山迴路轉不見君。”岑參,你的心裡,可是一番感傷?
如果是這樣,請看看高適吧!在“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之際,同樣是離別,但他的豪放闊達卻直入我心中:“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那是怎樣一番豪情!
【尾聲】
雨雪霏霏,不僅僅有愁苦,還有“一片冰心在玉壺”,更有豪情傲骨!
成都七中初中學校初二:王可
雨雪霏霏 標籤:雨雪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