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西部詩人、散文家孟楊散文集《在戈壁深處行走》
王珂
走進沙漠
再不奢盼有水有草有樹
走出沙漠
你覺得天很渺小地很渺小人很渺小( : )
於是你想放聲大笑
或者縱情大哭
你不覺得
擺脫古堡荒漠的誘惑是
一種幸運
你願意在大漠野曠
頑強地生或孤獨地死
孤獨地死或頑強地生
——王珂《走進沙漠》
這是我1989年12月5日在重慶西南師範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上研究生時寫的一首詩中的第一個詩節。那時我已決定研究生畢業到大西北工作。“沙漠”只在影視作品中見過,並末身臨其境,想象走進沙漠多麼“可怕”,寫出“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樣的“悲情詩”。
近段時期讀西部詩人、散文家孟楊散文集《在戈壁深處行走》,不由自主地想到這首詩。孟楊“在戈壁深處行走”,並沒有我“走進沙漠”那樣的感受:“惶恐”、“無奈”、“悲壯”、“凄涼”。他走得很“洒脫”、“詩意”、“淡定”、“自然”。他發現了“戈壁深處”的“美”——美的人民和美的自然。通過“行走”,他還發現了“思想”,陶冶了情操,精神得到升華,靈魂獲得安寧。
仔細探討孟楊的寫作動力數天後,我得到了一個答案:孟楊是詩人,他的散文寫作如艾青詩所言:“為何我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鄭愁予的名詩《錯誤》中有這樣的句子:“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與近年流行的“旅遊文學”或“行走文學”的作者迥異的是,孟楊不是單純的“旅遊者”,更不是簡單的“過客”。正因為不是“過客”而是“主人”,新疆人才會讓那首《咱們新疆好地方》唱遍全國。但是孟楊又不是真正的主人,他老家甘肅,大學畢業後分到石油部門,在新疆工作生活了二十年,熱愛上了這片表面單調荒涼實則富有生命力色彩斑斕的土地。所以他的散文又不會像《咱們新疆好地方》,是牧歌或頌歌,甚至改變“戈壁”的性質:“我們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場/戈壁沙灘變良田/積雪溶化灌農莊/戈壁沙灘變良田/積雪溶化灌農莊”。他筆下的戈壁就是戈壁,詩人絕不粉飾大平,也絕不故作高深,更不虛情假意。他想在戈壁深處真實地行走,只是想用筆記錄下行走的過程、行走的情感和行走的思想。
孟楊做人一向低調,他自己寫的這本書的“介紹”也保持了這種低調的處事風格:“本書收入作者散文習作96篇,分為北疆行旅、故鄉的記憶、心靈的思索、在戈壁深處行走、托木爾提峰下、在路上六個部分,是作者居於戈壁深處二十年的生命體會,是作者以旅者的心境對西部山山水水的深刻感悟。文章中簡單質樸的文字敘述,能讓你感受不一樣的新疆、不一樣的西部,在不經意的時刻,會讓你產生心靈深處的共鳴。”事實上,這些散文並不是“習作”,作者不只是以“旅者的心境”在西部、在大漠戈壁深處行走,採用的也不只是“簡單質樸的文字敘述”。這些散文呈現的思想更多是“過客”的思想,情感更多是“歸人”的情感,語言更多是“詩人”的語言。多篇散文如他所言是“作者居於戈壁深處二十年的生命體會”,是“對西部山山水水的深刻感悟”。這種“生命體會”及“深刻感悟”,也許只有孟楊才能寫出。
“知人論世”,讀這些散文,有必要知道孟楊的人生經歷和創作經歷。這是他的自我介紹:“孟楊,原名孟興傑,1966年6月出生於甘肅正寧,1993年7月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電教系,吐哈油田機械廠職工,經濟師,中共黨員。現居新疆哈密,遊走於西部的溝溝坎坎,用山水陶冶情志。在《西部散文家》、《金城文學》、《新一代》、《哈密日報》、《吐哈石油報》等刊物發表詩文數十篇,詩作曾收入《中國當代青年詩人抒情詩選》、《青春的思索》等書,著有詩集《戈壁和城市的對唱》。”
這個介紹也太簡單,我對他的了解比這更深入。
1990年7月,我碩士畢業后,到蘭州西北師範大學中國西部文學研究所專業從事西部現代詩歌研究工作。這所大學堪稱培養校園詩人的“黃埔軍校”之一,湧現了彭金山、張子選、高尚、汪幼琴、唐欣、阿信、桑子、葉舟、武承明等優秀詩人。在九十年代初,校園詩歌仍然繁榮。我與師兄胡兆明是當時西北具有新詩理論與創作研究碩士學位的大學老師,自然受到校園詩人們的歡迎。如1991年冬天印刷的西北師範大學大學生詩刊《我們》15期的序言所言:“新詩碩士胡兆明和王珂一跌進西部,就受到我們的喜愛。”當時我倆成天與徐兆壽、肖音、牛昌慶等校園詩人們呆在一起。孟楊不是中文系學生,詩卻寫得很好,發表的詩還獲得了獎,一位東北漂亮女護士被他的詩感動,不遠千里,來蘭州見他,與他談詩論文,讓一幫渴望浪漫的校園詩人羨慕不已。
孟楊深受愛詩的師生們喜歡除詩寫得好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做人特別實在,生活非常自立。他取筆名為“孟楊”的原因是母親早逝,孟楊與“夢娘”同音。他是那群校園詩人中最實幹苦幹的大學生,一直做家教,有個假期還去火車站當搬運工。那是重體力活,很多工友都不相信他是大學生。這種生活經歷使他比同齡的大學生成熟很多,懂得民間疾苦,珍惜人間真情,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做人,是公認的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在中文系任教的胡兆明老師特別喜歡他,給了他學習生活上很多幫助。他也經常和我一起談詩,甚至還主動幫助我帶孩子,我兒子也特別喜歡“孟楊叔叔”。校園外的一些作家詩人也喜歡他的“義氣”與“懂事”。《在戈壁深處行走》中多篇散文提到的與他一起行走的“高原賢人”就是當年一起談詩說文的李海波,當進李海波在武裝部任職。1993年7月他以優秀畢業生身份優先分配到吐哈油田。當時油田新建,生活條件較差,他又要離開家鄉向更西部進發,蘭州的詩友都為他的西行創業擔心。我與他亦師亦友兩年多,知道他的能力和人品,我也是從先進地區到落後地區工作的,推崇那個年代的流行口號“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所以很支持他的選擇,當然也認為他到新疆工作是“壯舉”,想把《走進沙漠》一詩送給他,為他“壯行”。
孟楊的西行創業並沒有我的詩所寫的那麼“絕望”:“走進沙漠/再不奢盼有水有草有樹”。吐哈油田處在大漠戈壁,自然環境中確實缺少水和草與樹,但是因為有了一群敢與天斗與地的“石油人”。有一首歌唱出了中國石油工人的“豪邁”:“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有了一群願意為國家民族興旺發達而奉獻青春的“志願者”,一座新的大油氣田不僅在不毛之地建設起來了,孟楊他們的居住地也有了草有了水有了樹。最重要的是,在他們的堅強信念中,在他們的希望中,始終有水有草有樹。如我的詩所言,過去二十年,“你願意在大漠野曠/頑強地生或孤獨地死/孤獨地死或頑強地生”。二十年後,“走出沙漠/你覺得天很渺小地很渺小人很渺小”。二十年後,孟楊成了經濟師、詩人和散文家,最重要的是成為了真正的男子漢——人格健全、心理健康、富有愛心、善於思考、熱愛生活的成熟男人。
最近我在寫學術論文《風景名勝和文化記憶結合的類型寫作——台灣中生代詩人大陸紀游詩的創作動力源探源》時,發現一個特殊現象:遊記並非單純的旅行記錄文字,也不是簡單的寄情於景或懷古思今。好的遊記是作者的人格寫照,是作者用心和情寫出的“生命體會”。所以我把它稱為“風景名勝和文化記憶結合的類型寫作”。我認為旅遊不僅是時間上的轉換,更是空間上的位移和文化上的變換,對情感豐富又善於思考的詩人而言,由“文化記憶”構建的“文化時空”比物理距離產生的“自然時空”對他們的創作影響更大,正是因為有這種“文化記憶”和“敏感氣質”,即使詩人游的地方默默無聞,也會有創作靈感,也能從細微處見精神,與平凡里顯偉大。這類遊記散文的寫作,西藏詩人馬麗華、新疆詩人周濤都頗有成績,馬麗華寫出了《藏北遊歷》,周濤寫出了《游牧長城》。
與兩位西部大詩人、大散文家的曾被讚揚為“大散文”的傑作相比,孟楊的《在戈壁深處行走》只能稱“小散文”,視野不那麼開闊,文采也沒有那麼飛揚,特別是想象力沒有那麼豐富。但是作為業餘作者的業餘寫作,孟楊的散文也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如《回望北庭》結尾一段頗有思想,寫出了作者透過歷史獲得的思考:
“走出西大寺博物館,環繞北庭古城走了一周,雖參不透北庭這本厚重地有些沉重的歷史符號,但透過西大寺的宏偉博大,讀到了佛教曾經在這裡的盛行的盛況,透過城牆和護城河以及那些殘存的城垛,看到了發生在這裡的征戰和殺伐,透過遺留下來的斷壁殘垣,讀出了這裡曾經有過的苦苦爭鬥以及連綿不斷的悲歡離合。
綠樹掩映的城郭似乎在告訴人們,和平對每一個民族的發展都是那樣的重要和別無選擇,同樣對於生存的個體也是獲取生存權利享受人生幸福不可或缺的條件。但願那些生存與斯的人們,從北庭的風風雨雨中能讀出一些安詳與淡定來。”
如同以上文字所示,孟楊“在戈壁深處行走”與其說是在自然界行走,不如說是在心靈深處行走,在歷史深處行走。行走出的不只是景觀、物相或生相,更重要的是情感、思想或啟迪。但是這種行走又是“安詳與淡定”的,邊走、邊看、邊唱、邊想,四者之間絕不極端。正是這樣的行走,讓孟楊感嘆自己“遊走於西部的溝溝坎坎,用山水陶冶情志”。這種“安詳與淡定”,是孟楊“居於戈壁深處二十年”的結果。
近二十年來的散文創作,特別是遊記散文出現“大散文”和“美文”兩種極端,前者太粗放,尤其是思想性太強,創作者常常以超人和哲人自居;後者太精細,過分追求語言的華麗和結構的精緻,“美而不實”。孟楊的散文較好地克服了這些弱點,清新自然而又不失文雅雕琢。特別是語言上頗有特色,常常採用想象力豐富、語詞優美的詩家語式語言。擅長將描述性語言、情感性語言和想象語言結合,形成“景、情、意”融合的立體效果。如《情動江布拉克》的結尾:
“天山深處清晰可見的雪峰冰川,繞山而居的如黛雲杉,還有滑落在一道道山樑起起落落的草原,以及散落在山腳下縹緲雲煙中的田園,在深秋里泛着瑰麗與柔媚。肥碩的麥茬正在肥碩着數不清的牛兒羊兒,而棕紅色的馬群,卻像一朵朵深紅色的雪蓮,依附在那雲杉之下的草原上。遠處的山巔與溝壑里,依稀可見藍的透亮的海子,我想那就是傳說中西王母洗腳時不慎灑落的洗腳水,正是這灑落成北斗七星一樣的海子,和着那天山深處的雪峰冰川,才滋養了江布拉克這方神奇的土地,給生活在東天山南北的人們送去無盡的遐想和生存的嚮往。
探完怪坡的人們帶着遺憾和不盡的說辭回到車上,而我依舊攬不盡面前的勝景。褐色的木屋子,潔白的氈房,穿梭其中的遊人,牽着馬兒等待遊人獵騎的哈薩克牧人,以及那些騎着馬兒攀附草甸的遊客,一星一點,動靜相宜,幾乎全是這世外桃園上的精緻。
車載着一群唧唧喳喳的旅者向雪山走去,雲杉林下的潔白雪線離我們越來越近。如蝸牛般爬行的轎車,不曾想驚動了幾隻黑色的大鳥,似大鵬似雄鷹,展翅飛向蒼穹,這時我才注意到原來天空可以這麼地藍,藍到不留一絲雲彩,直沁得人的心發慌。難道是平日里那些飄飄蕩蕩的雲朵悄悄躲在雪山深處,獨留一輪太陽在天空徘徊?還是那些站的高看的遠的精靈一樣的雲彩,去了更美的景色里去陶醉?”
這些文字既是散文,也是詩。
王珂2013年10月10日於東南大學進香河獨齋
王珂:重慶人,東南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西南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主要從事現代詩歌研究和文藝理論研究。出版專著《詩歌文體學導論——詩的原理和詩的創造》(61萬字,北方文藝出版社2001年),《百年新詩詩體建設研究》(21萬字,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新詩詩體生成史論》(58萬字,九州出版社2007年),《詩體學散論――中外詩體生成流變研究》(39萬字,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新時期30年新詩得失論》(42萬字,上海三聯書店2012年)參編(譯)著作10餘部,發表論文三百餘篇,詩作百餘首,散文千餘篇,共發表各類文字六百多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