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龍增剛先進事迹心得體會(一):用生命詮釋了"為民"內涵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
龍增剛同志走了,他永遠活在甕安縣人民的心中。2015年8月13日,我們永遠記得這個日子,這個讓我們悲痛的日子。
"組織上給了我這個機會,我一定把它干好".他說過,他做到了。他把自己年僅47歲的生命留在了甕安這片紅色的土地上,他用自己的一生展示了共產黨人的執着堅守和不變本色。他也將永遠守住為之奮鬥25個春秋的這塊土地。
一個共產黨員的信仰在龍增剛同志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詮釋。什麼是言行一致,我們在他的身上找到了答案。
一個共產黨員,要怎樣做才能稱得上真正地共產黨員,我在這毋庸多說,一句老話是這樣講的:不會做鞋,婆婆有樣。心裡總裝着人民、一舉一動都想着父老鄉親,你的工作就不會偏離軌道。心懷私利、目中無人,視有意見的群眾為"刁民"、為"亂民",那將把同人民的魚水關係搞成水火關係,水火不容,必將毀滅自身!
始終要相信:農民的集體智慧,才是我們取得成功的唯一源泉!把老百姓的意見和建議拋在腦後。對自己的父老鄉親高大空者,黨規黨紀已經約束不了他。恣意妄為,把自己置於黨規黨紀之上,舉手投足之間以自己為中心,管不住自己的手,守不住自己的心。忘了自己是誰,記不住一個共產黨員姓共,不配稱為一個共產黨員。這樣的共產黨員老百姓會說:活着不如死了!
堅持原則,守住底線,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基本要求。要牢牢記住"六個堅持":一是堅持理想信念不動搖;二是堅持勤奮學習不放鬆;三是堅持勤奮工作不懈怠;四是堅持黨的根本宗旨不能忘;五是堅持遵守黨的紀律不走樣;六是堅持"兩個務必"不變色。
父老鄉親的事事無巨細,老百姓的事就是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的事,總認為這些事情太不值得放在心上,總想着做大事,恐將一事無成。君未聽"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踏踏實實做點實際的工作。不要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來,揮霍時間。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古人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位卑未敢忘憂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等獻身精神,作為黨員幹部的我們,都應該繼承和發揚".
每一位共產黨員,請記住這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
活着,就活在人民群眾的中間,死去,也要讓大家記住記住,你是為父老鄉親貢獻了自己的一生。
學習龍增剛先進事迹心得體會(二):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2015年8月13日,貴州省甕安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龍增剛同志因忘我工作,積勞成疾,不幸病逝。他把自己年僅47歲的生命留在了甕安這片紅色的土地上,他用自己的一生展示了共產黨人的執着堅守和不變本色。
龍增剛同志是全省優秀基層幹部的代表,參加工作26年來,拼搏實幹,忘我工作,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龍增剛同志雖然已離我們遠去,但他卻用生命兌現了入黨誓言,用生命詮釋了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紮根基層無怨無悔。"組織上給了我這個機會,我一定把它干好".26年前,20歲的龍增剛,通過省公開招考,懷揣理想,從貴陽來到甕安縣這個一類貧困的青池鄉,從此,他就安家落戶,紮根在這片紅色革命老區的沃土,與這裡的山、水、人接下了不解之緣。就這樣,龍增剛一干就是24年,長期奮戰在基層一線,兢兢業業,任勞任怨。
始終踐行服務宗旨。"鄉鎮幹部的工作地點不是在辦公室,是在老百姓的家裡,在田間地頭".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鄉鎮,他走遍了家家戶戶;在機關,他走遍了全縣99個村(居),他有一垛工作筆記本,專門記錄著所到地方幹部群眾反映的點點滴滴。
清正廉潔人淡如竹。有的人認為,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應該很風光,更不會差錢。相反,龍增剛始終堅守清廉的底線,與家人一道,共同承擔起生活的沉重壓力。在縣城文峰花園不足100平米的住所中,除了一台舊彩電,幾乎沒有像樣的傢具,屋裡隨處可見的擺設就是各種書籍,清潔辦公桌上,除了處理的文件、稿子、材料外,最多的就是他那記錄著所到地方幹部群眾反映的點點滴滴的工作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