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荷塘》教學反思
文/王少男
《野荷塘》是長春版教材第五版塊的最後一課,課文主要寫的是祖國北方的邊陲小鎮野荷塘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塞北美景的無比熱愛之情。本文是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敘述的。本課的閱讀重點之一就是抓住野荷塘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課文層次分明,對野荷塘有獨特的觀察和描述,多處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聯想豐富,值得借鑒。教學本課時,我重點抓住第二部分——作者白天欣賞到的野荷塘,引導學生讀文。感悟體會荷花的茂盛,領悟到荷花無拘無束的生長,以此體現荷塘的“野”的特點。然後引導學生重點學習文章第三部分9、10自然段。
在品讀賞析,指導朗讀7、8、10自然段的重點部分時,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方法: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然後討論,你認為哪句話最美?美在哪?
2.仔細品讀課文,嘗試大膽說出自己的體會和收穫。
3.嘗試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荷塘中荷花、荷葉、荷香、水珠的獨特美及作者的驚奇喜愛之情。
這時,讓學生各抒己見,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見解,教師適當點撥一些重點詞句。如,“葉子上凝聚着水珠,晶瑩剔透,光彩四溢。”“荷葉空隙處,一朵朵粉紅色的野荷花挺拔而出,競相媲美。”和晚上荷塘的景色“荷葉荷花相映成了淡淡綠影,平靜的水面上倒映出金色明月,對岸的水面上反射出一抹橘紅色的霞光。”結合圖片和自己的理解品味文章的語言美、意境美;學習作者描寫事物的方法,觀察細緻、描寫逼真,7自然段呈現局部的細緻美;10自然段感受整體的意境美。兩次描寫荷塘卻給人不同的感覺,讓人充分感受那野荷塘的美。這一環節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讀為本、以質疑研討為主線,以自主發展為靈魂的教學思想,學生大膽嘗試,問題讓學生提出,疑問讓學生自己討論,方法讓學生自己歸納,教師則點撥關鍵處,營造一個民主、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全體學生在積極的參與和協作中主動讀書、自覺感悟、主動發展。
導讀第八自然段猜想的兩句話:“也許,是候鳥從江南銜來的一粒蓮子,不小心遺落在野池塘里;也許,是我們的祖先曾將南方帶來的蓮子,小心地播種在這裡。”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續編,並採用“也許……也許……”這個詞說話,學會使用聯想的表達方式。同時在讀中體會這塘野荷花堅強的生命力,要讀出對荷花品格的讚美之情。
這一環節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讀為本、以質疑研討為主線,以自主發展為靈魂的教學思想。學生大膽嘗試,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討論解決,讓學生自己歸納學習方法,教師則點撥關鍵處,從中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總之,本堂課我重點採用“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的教學方法,課堂上沒有繁瑣的一問一答,沒有教師瑣碎的分析講解,而是讓學生自讀、自悟,課堂上書聲琅琅,靜思默想,議論紛紛。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真正體會到了讀書的樂趣。
(作者單位 吉林省大安市四棵樹二小)
野荷塘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