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上的霍金》教學反思
《輪椅上的霍金》課文里介紹了非凡的科學家霍金以堅強的毅力不斷的挑戰命運,挑戰科學。他那種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偉大人格令所有世人嘖嘖稱讚和折服。因此本課的教學目的就是教育學生學習他的堅強毅力和人格魅力,做一個生活的強者!在當今人才濟濟的競爭社會裡,人要具有這種堅強的毅力簡直是太重要了,作為教師,我們的使命不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為了教育現代的獨生子們能更好地走入社會,融入社會,這篇教材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平台。教學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第一:讓學生充分預習。說實在的,課前,我心裡很沒底。首先,學生沒有對殘疾人生活的深刻體驗,對霍金這樣一位外國的著名科學家更是陌生,再加上那些難懂的物理術語。其次,課文篇幅較長,語言凝練,學生理解有一定的難度。但是,課還是要上。如何激發學生的情感,如何讓霍金的人格魅力深深震撼學生的心靈,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這是我在備課時一直思考的問題。為此,我首先讓學生進行充分的預習,搜集資料,了解霍金的生平事迹,為學習本篇課文進行大量的鋪墊。在上第一課時時,師生進行充分交流,並讓學生模仿霍金身體徹底變形后的樣子,保持一分鐘,再讓他們談談感受。然後順勢進入課文的學習,這是,霍金的形象已初步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
第二:想方設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高年級的課文一般都比較長,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我做到了長文短教,長文精教,以讀促講,讀中體會,讀中感悟。本課教學,我抓住女記者的提問來切入本課的教學,合理選擇並調整了教學內容,重點引導學生研讀命運對霍金究竟怎樣殘酷及從哪些方面看出他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和一個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引導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體會霍金不斷探索,孜孜以求的科學精神和堅強、樂觀的人格魅力。
第三:創設情境,讓學生與文本充分對話。《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教師、文本、學生之間對話的過程。因此,教學中,我引領學生用心靈與文本對話,與強者對話,與自己對話,以這三大板塊來組織本課時的教學。課堂的一開始,我採用身份置換的方式讓學生以一個記者的身份走近霍金,向霍金提問,質疑心中的困惑。學生帶着問題走進課堂,走進文本,開始了和霍金的對話。課堂中,我又引領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不斷地讓學生誦讀課文,品讀課文,充分感受霍金面對困難不屈服,坦然面對殘酷命運的樂觀而又豁達的精神。其間又不斷拋出發人深省的問題,引導學生用心靈和人物對話,與文本中的人物產生共鳴。如,在教學命運對霍金實在是殘酷時,提出“同學們,一般人如果遭遇如此的命運,可能會怎麼想、怎麼做呢?”再如,假如這樣一位不幸的人此刻就在我們教室里,你的心情怎樣?又如在引導學生體會霍金對名利的淡泊、忘我工作的崇高品質時。以一句“生活中的一些明星出名後會幹什麼”調動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促使學生聯繫生活去觸摸語言、感悟文本。學生的體驗豐富了,才透過文本的語言文字領悟到霍金的淡泊名利以及對事業的執著追求。這不僅帶給了學生曼妙豐盈的心路歷程,同時也教會他們學會做一個生活的強者。
縱觀本課教學,我覺得有幾個地方的教學還很不到位:
1、由於課文比較長,因此雖然在設計的時候想方設法抓住重點展開教學,但還是覺得時間很緊,為了趕進度,所以對幾個重點的品讀感悟還不到位,感覺浮於表面,不能品到點子上,深感遺憾。例如對一組排比句的教學,對霍金這段話的理解等。
2、課的結尾有匆匆收場之感。本來還安排了一個說話練習,但臨近下課,便匆匆結束,未能將課堂推向高潮,甚為遺憾!
3、讓學生潛心閱讀感悟的時間太少,交流時導得過多,總是擔心教學任務完不成而匆匆收場,進入下一環節的教學。
4、雖然這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的好教材,但這首先是一堂語文課,而我在教學中,過多地注重了語文學習的人文性,沒有更好地挖掘本課教學的語文味,這是我本課教學的又一不足之處。如何在本課教學中把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機結合起來,敬請各位朋友給我提出寶貴建議。
《輪椅上的霍金》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笑貓日記之塔頂上的貓 地球上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