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教學反思>先學后教教學反思

先學后教教學反思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篇一:先學后教教學反思

  先學后教,漸進內化"是以人為教育對象,致力於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培養的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課前把學案發給學生,在學生先預習的基礎上進行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自己去學習、去探索、去實踐,而教師則真正起到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作用。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還節省了學生記錄課堂筆記的時間,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對問題的深入理解上,增大了課堂信息量,使學生在課堂上就可以把知識充分"消化吸收",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

  從課前寫學案到課上用學案,學案的使用是"先學后教,漸進內化"教學改革的亮點和重點。學案作為課堂學生自學、教師導學的主要憑藉,在改變傳統教學結構、面向全體學生、減輕學生負擔、培養學生能力,特別是大面積提高中、差生的學習成績上具有十分明顯的效果。為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其設計編寫時應注意以下

  幾個基本原則:

  1、指導性原則。學法指導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了的核心因素,學習方法的知識是學生知識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能力結構的重

  要組成部分。重視學法指導是教會學生學習的前提和保證。第多斯惠曾深刻的提出:"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因此在學案設計和編寫過程中,學法線貫穿始終。

  2、問題化原則。將知識點轉變為探索性的問題點、能力點,通過對知識點的設疑(以問題形式設計成題組)、質疑、釋疑、激思,培養學生的能力品質和創新素質。

  3、參與性原則。優化教學過程最根本的目的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學會學習,使他們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在學案設計中應多考慮學生進行參與性學習,提高人人參與的機會,激勵人人參與的成功,內化人人參與的意識,讓學生在參與中學習,還課堂予學生。

  4、層次性原則。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規律,學案的設計及編寫應注意它的層次性和梯度性。應將難易不一、雜亂無序的內容處理成有序的、階梯性的、符合每階層學生認知規律的學習方案,從而達到更佳的教學效果。

  通過習題訓練鞏固所學的知識,是學生掌握知識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習題的設計要有一定的梯度和難度,這一環節在學案中佔有最大的篇幅,一般來講分成以下類型:形成性練習,針對性較強的一種用於課前檢驗學生自學情況的練習;鞏固性練習,用於鞏固和加強所學知識,較形成性練習有一定的難度;拓展性練習,針對學有餘力,且對化學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有一定水平的學生而設,它可以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更好的與綜合性習題相聯繫,提高對知識的應用能力,讓學生"學有所用"。

  一節課知識點通過學生自學和教師的點撥共同完成。學生總會有一些問題還沒有消化理解或者從中有所感悟而提出的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因而需要老師不斷地指導,以進一步調整改進,使之具體化、可操作化。這裡設置學生質疑,就為學生提供了一定的探究情境,激起學生的興趣或疑問,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討論並解決問題。

  總之,為了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教師在"先學后教,漸進內化"教學模式中設計學案時,應盡量多為學生創設學習、獲取新知識的探究問題,設法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通過自己的主動學習去獲得,而不要熱衷於教授學生知識,這樣可以引導和誘導學生學習動機,使他們進入有意義學習或稱為自覺學習狀態。

  篇二:先學后教教學反思

  自從去年九月進入陽泉七中至今,已經整整一年了,在校園中我也認識學習到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在這一年中,我對這種模式由陌生到了解,收穫頗多,感悟頗多。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更有利於分層推進。“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學生是主體,在知識的學習中主要以學生自學、學生講解為主。但有的老師總認為自已不講講,學生不會,總結的不全面,這就錯了。如果學生總結的深度不夠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師“引導”這個工作沒有做好。就需要我們在“引導”的內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導得當,學生可能比老師想得全面。在提問時,提問的對象要因題而異,對於學習差些的同學,可以提問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讓原來不愛學的同學通過自學,能完成這些任務,老師就要及時地進行鼓勵和表揚。對於複雜的、容易出錯的問題,可以叫成績較好的同學回答,回答完畢后,再讓其他同學再評判正確與否。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無論是備課還是上課、無論是自習還是作業批改,要真正按照“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去教好學,工作量是特別繁重的。課前預習你一定要分析清課程的知識點、重點、難點。課上的巡迴指導和提問會使感到勞累。課下的輔導和作業更需要的細心和奉獻。

  綜上所述,“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的主要內涵就是“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即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主要是自學能力)的培養,能力培養不能到位,就是降低教學要求。只有使能力培養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到位,學生才能學得主動,學得愉快,才能真正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變“苦學”為“樂學”。

  我今後要結合“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以及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提升我的課堂,我們要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把它融化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去。

  篇三:先學后教教學反思

  上學期開始學校讓老師們舉行“先學后教,高效課堂”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嘗試。對教師的要求是20+25,用20分鐘講課,已儘可能少的時間、經歷和物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好的效果,用25分鐘當堂完成作業,即實現輕負擔、高質量,低耗時、高效益。經過一個多月來的反覆嘗試,讓我在教學中受益匪淺,對“高效課堂”有了更深的認識。也豐富了課堂教學。在這裡,我就談談這段時間的嘗試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點成績。

  一、成功方面

  1、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和互相幫助的精神。在不同程度的學生中,一幫一互助,對於優生有鞏固知識的作用,對於學困生有輔導學習的作用。我認為在這一點上,可以說是影響比較大的。我認為今後應該保持小組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

  2、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先學后教的理念,培養了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自學學習能力潛能的開發。老師們設計學案,學生利用學案提前自學,對當天的新課內容有了初步了解和深刻體會,能夠認識自己已經懂得了哪些知識,可以培養成就感。同時,遇到不會的知識,可以很容易的發現,在新課教學中有針對性的學習。這樣老師上課的效率就提高了。

  二、不足方面

  課堂口語操練時間少了些,更多的是語法知識點的講解。這樣對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訓練上,時間不夠。

  對於一些學習不好的同學(學困生)而言,可能在興趣上會更加下降。因為他自學學不懂,而老師講解的也許只是大部分同學不懂的問題,這樣就不能照顧到他們的學習程度。也許他們還是更加喜歡讓老師帶着他們學習。也許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學生才會有更多的自主性。

  總之,我們要再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求效率,讓課堂服務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游收穫。



先學后教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