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教學反思>教學後記範文

教學後記範文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篇一:《除法的驗算》教學後記

  這次我講的是《除法的驗算》。這節課對於學生來說並不難,因為三年級上冊學生學過有餘數的除法后,已經知道了除法及有餘數除法的各部分關係。商×除數=被除數,商×除法+餘數=被除數,這些知識已經很好地為學習這節課做好了鋪墊。所以我認為這節課的重點應是體會驗算的必要性,使用性。可我還是不夠了解學生,使我始料未及。

  每次講課,我堅持的原則是:1、不試課。(不提前講講,改改。想試試自己備課備的怎麼樣,是不是真正吃透教材,是不是真正了解學生)2、不挑課。(跟據學校安排的講課時間,結合學生學習的進度,該講那節課了,就選那節課講)。但是這次在我講課前一節課,我在我教的另一個班講了《除法的驗算》,發現課的導入太過呆板、嚴肅,課中學生又出現了我沒有料想到的問題——小部分學生竟然找不準除法豎式中的商、除數、餘數、被除數。可他們都知道商×除數+餘數=被除數。可離我公開課的時間就剩下一節課了,改還是不改。如果要改,課件就得重新做,時間有點趕。不改,明知道這節課的重難點已經不是自己所預料的了,必須改,馬上改。

  於是乎,在短短的40分鐘之內我把原先的教學設計幾乎改了個大半,從課的導入,到課中在驗算之前解決問題的分析、計算全部進行了改動。

  課後,最大的遺憾是課前自己沒有完整的觀看一遍自己改動后的課件,讓課件上一個左右跳躍的小豬分散了一點點學生的注意力,我不得不提醒孩子應該看什麼。其次感覺自己這節課上的淡而無味,沒有令人回味的地方。

  現在的我已進入真真正正的平淡期,也許我本就沒有耀眼過、興盛過,也談不上返璞歸真,我一直都是這樣的平淡。

  篇二:《葡萄溝》教學後記

  “五步六動”課堂模式下的常態課堂,應該是自信的、快樂的,學生能夠充分表達自我內心的想法,老師能夠充分調動孩子的自主性和能動性。

  上周,區教研員來聽課,我講得是《葡萄溝》一課,簡短的導入過後,便是出示學習目標和自學提示,緊接着孩子自主學習,小組討論,接着進行反饋展示。一堂課,氣氛活躍,從容不迫。上完課下來,聽課老師給我指出了一些不足:首先就是隨文識字部分。低年級以認字識字為主,但是我的一堂課下來,全是都是識字認字寫字,雖然設計了部分遊戲環節,但是這樣40分鐘完全都在講識字、寫字,未免有些許枯燥。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字放在課文中的具體語言環境中去,讓孩子在具體語言環境中識字認字。然後就是孩子讀課文的機會太少。我總以為早讀孩子讀個兩三遍課文就可以了,其實不是的。語文課堂,就要把課堂還給孩子,以讀代講,而不是老師一味地講。

  經過這次評課,我學到了很多,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會繼續努力,認真汲取各家之有點,爭取把自己的課上好。

  篇三:《星期》教學後記

  1、 “一個都不少”——面向全體學生。

  本節課我能面對全體學生,除了不說話的一個孩子外,每人都提問都提問多次,尤其是多提問B類學生比較多,對於不說話的王同學也特別指導他看日曆等等。

  2、教學中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

  在教學一星期有幾天時,學生不能根據生活經驗說對一星期有7天,而是有同學說6天,有同學說7天,還有同學說8天,這是因為把星期日作為一星期的第一天,同學們不太習慣,這時,我就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把星期日的板書先拿掉,讓學生從星期一數到星期六,是6天,再加上星期日,一共是7天。這樣教學學生容易理解和記憶,就連B類生苗同學也牢牢地記住了一星期有7天。

  3、學生合作,互相幫助。

  在前面的教學中我發現,有個別學生不能正確地翻看日曆,所以我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進行分組教學,讓學生互相幫助,合作學習。

  4、學生動手操作,加強教學效果。

  從看日曆找出發現星期的表示方法,在自己的日曆表上找出表示一星期7天的內容,還有一星期的不同表示方法等等,我都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找出答案,這樣教學更能加深學生的記憶,還密切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5、注重學用結合。

  在設計練習時,運用本班課程表,讓學生充分練習學習星期的用處。

  6、着眼全面發展。

  如在提問學生回答問題時,讓學生說完整的話、指導學生認真細心看日曆表、讓學生互相幫助等等細節方面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着眼學生的全面發展。

  不足之處:

  1、個人性格原因,語調太高,給人不舒服的感覺,自己的嗓子也比較累。以後要注意慢慢改正。

  2、補差多,培優少。

  教學中,照顧到B類學生比較多,發現B類學生不懂的問題,能及時想辦法解決,而對於程度較好的A類學生提問較少,對這些學有餘力的學生沒有設計相應的難度。

  3、學生自主學習還不夠充分。

  如:學生不知道一星期有幾天,可以讓學生在日曆表上充分的數一數,自己找出答案。以後的教學中,再加大讓學生自主學習的力度,爭取做到把課堂都交給學生。

  篇四:《借行想象畫》教學後記

  這次我有幸參加了區組織的“美術優質課”活動,在活動當中我看到了許多比我年輕的老師上的課都很棒,有的老師選材很新穎、有的老師上課很有激情、有的老師在評價孩子時很有針對性等,從她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針對我的課我也做了一下反思:

  首先,我的這節課是大班美術《借形想象畫》,就是藉助畫紙上原有的圖案,通過自己的觀察、想象添畫成自己的作品。因為對這些孩子來說,他們是第一次接觸這種形式的美術活動,所以孩子們是充滿了好奇,但同時這節課讓孩子自己想象創造的特別多,有的孩子繪畫經驗少,而且還不能很好的遷移自己僅有的經驗。大部分幼兒在繪畫時只是在隨意的塗鴉,創造想象的很少。問他是什麼時,他就說是怪獸。只有幾位幼兒把相鄰的色塊合在一起進行了想象添加。

  其次,我在給孩子引導時,引導的很少,加上孩子本身接觸的也少,所以在創作時就有的孩子隨意亂塗。因為孩子頭腦中的表象少,所以在平時生活中要注重引導幼兒進行觀察一些動物或植物,引領幼兒欣賞一些名畫,豐富幼兒的經驗。

  最後,我在課堂的把控及對孩子的評價上還需要在不斷的努力。課堂中激情也不夠,不能很好的感染孩子,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我應該是以飽滿的激情來感染孩子,這樣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從而更好地進行我的課程。在評價孩子方面,我的評價應該更具體一些,不應該是簡單的“好,不錯”、“你真棒”等等。應該把孩子好的地方說得更具體,不好的地方也要指出來,並告訴他什麼是對的,這樣孩子才更明白自己哪好哪不好。

  通過這次活動,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我把這次的經歷當成了自己通往成長之路的一扇大門,我也堅信以後我每一次的經歷,都會是我一生的財富。



教學後記範文 標籤:語文教學